一种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468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包括支撑组件、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取样组件和输送带组件,在趸船或岸基为基础的平台上设置采集区和载人承台区,在采集区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支撑组件,在采集区两侧且在支撑组件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输送带组件,各输送带组件的端部分别位于载人承台区。本发明专利技术输送带组件能够批量输送多个采样桶按依次移动至采样区深处,以利于在远端连续采样,并通过输送带组件向外依次输出,适合大量和批量采样作业,通过垂直保持组件能够始终确保采样桶处于竖直状态被提升、入水和出水,结合取样组件一起运动,能够将采样桶竖直状态转运至采样区任何采样位置的不同深度。区任何采样位置的不同深度。区任何采样位置的不同深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取样起重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

技术介绍

[0002]取水设施一般指取水头、引水管和与取水头、引水管相接处的喇叭口对接设施,其施工安装历来是水厂建设期中的最关键工序之一。具有施工安全风险大、环保难以达标、施工周期长及施工费用高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为一般分为涉水作业与水陆转换干法作业方法两种,用于取水设施的安装。涉水作业时通常采用浮运下沉安装的方法,分段将管道浮运至既定水域,注水下沉至既定位置,采用船舶、筏板船辅助实施。水陆转换干法作业相对简单明了,就是采用埋管、引流等方式进行水流引导,然后围堰、沉箱等方式抽水后形成干地条件进行作业。但是,水陆转换干法作业适用于水浅、流速较慢、不通航的工况,涉水作业时的浮运下沉安装的前提是必须在分段、流缓、通航要求低的工况下。像在距岸边20m~80m、水深9m、流速6m/s的金沙江(属于金沙江流域河中心航行区域、一级水源、中华鲟保护区)中安装取水设施(具体情况是:双根φ1420
×
14mm的引水管(其中水下部分里程为K0+000~K0+055)与长12.4m,宽3.6m,高5.9m的船型钢结构取水头(其总重量36.9吨)),且必须预留通航条件的工况,采用分段浮云下沉安装的方法安全风险巨大,所以研发一种适用于急流河床内取水设施安装的新工艺、新方法,在急流河床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工期、成本效益、安全质量控制方面解决取水设施的安装问题,是一项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
[0003]如申请号为CN201921201206.5的实用性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急流河床内取水的设施,该方案包括引水管、定位钢管桩、与引水管轴线平行的联系梁、桩帽、工字钢横梁、分配梁、钢面板、立柱、承重梁、取水头、取水头花架、挡水设施、横梁架管、栏杆、人行道板、吊环焊件、手拉葫芦、帆布起重吊带、滚筒、引水管花架、与引水管轴线垂直的联系梁,其引水管包括喇叭口与直线段,取水设施是通过取水管路汲取江河中心江水用于生活生产用水,由取水头与引水管组合而成;以定位钢管桩位为支撑体系,建立引水管桁架工作平台和喇叭口拼装工作平台,利用泊吊、手拉葫芦将连接成整体的取水设施整体下放落槽,实现取水头拼装与引水管连接的干法作业,但该方案的应用无法针对大量且多点位不同深度取水作业,且无法保证安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取样设备普遍存在无法大量且多点位不同深度取水作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以解决上述问题,并确保取样工作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包括支撑组件、横向移动组件、纵向移动组件、取样组件和输送带组件,在趸船或岸基为基础的平台上设置采集区和载人承台区,在采集区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所述支撑组件,每
侧的一组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安装有横向移动组件,以横向移动组件为基础安装有纵向移动组件,以纵向移动组件为基础安装有取样组件,在采集区两侧且在支撑组件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输送带组件,一侧为输入输送带组件,另一侧为输出输送带组件,各输送带组件的端部分别位于载人承台区。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大板,支撑大板端面开设有底部固定螺丝孔,支撑大板上端面连接有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端面连接有支撑加强筋,支撑立柱上端面连接有支撑上端板。
[0007]优选地,所述横向移动组件包括横向移动方管,横向移动方管端面连接有端面传动齿条,端面传动齿条端面放置有端面限位感应板,端面传动齿条端面啮合连接有横向移动齿轮,横向移动齿轮上端面传动连接有横向移动电机,横向移动方管上端面连接有横向移动导轨,横向移动导轨上端面连接也有横向移动滑块。
[0008]优选地,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包括纵向移动方管,纵向移动方管端面连接有纵向移动齿条,纵向移动齿条端面放置有纵向移动限位,纵向移动齿条上端面放置有纵向移动滑轨,纵向移动齿条端面传动连接有纵向移动电机。
[0009]优选地,所述取样组件包括取样固定底板,取样固定底板上端面连接有第一取样支撑臂,第一取样支撑臂端面液压传动连接有第一取样液压缸,第一取样支撑臂端面传动连接有第二取样支撑臂,第二取样支撑臂端面液压传动连接有第二取样液压缸,第二取样支撑臂端面连接有取样机构。
[0010]优选地,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垂直保持组件和吊钩控制组件,其中垂直保持组件包括驱动臂、锤杆、功能杆、随动杆、配重体、驱动座、驱动机构和垂齿条,调节基座与驱动臂固定,调节基座通过销轴A铰接锤杆,驱动臂下端通过销轴B铰接功能杆的上端,锤杆的下部通过销轴C铰接随动杆的上部,随动杆的下部通过销轴D铰接与功能杆的下部;在锤杆的下端安装有配重体,在功能杆上固定有驱动座,在驱动座内沿竖向设置有导向孔并匹配套装有垂齿条,在驱动座上固定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垂齿条升降调节。在垂齿条的底部固定有吊钩控制组件。
[0011]优选地,输送带组件包括传送履带和固定型材支架,固定型材支架的底部通过输送支撑地脚与基础平台固定,固定型材支架一端安装的驱动电机用于驱动传送履带的带轮转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方案中设置采集区和载人承台区,输送带组件能够批量输送多个采样桶按依次移动至采样区深处,以利于在远端连续采样,并通过输送带组件向外依次输出,适合大量和批量采样作业。该方在通过取样组件进行对水域进行取水时,第一取样支撑臂与第二取样支撑臂进行对取样吊钩支撑,第一取样液压缸与第二取样液压缸进行吊运并自锁保护人身安全,通过取样机构对内部水域挂靠相应机构进行取水,从而更加简单,集成化高,并保护人身安全。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垂直保持组件能够始终确保采样桶处于竖直状态被提升、入水和出水,结合取样组件一起运动,能够将采样桶竖直状态转运至采样区任何采样位置的不同深度。采样过程中仅在采样点位置通过控制打开采样桶采样,吊装和移动过程确保采样桶完全密封,保持采样过程可靠。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主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横向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位本专利技术中取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垂直保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采样桶与吊钩控制组件配合关系图。
[0021]图8为图7配合关系的剖面图。
[0022]图中:1、支撑组件;11、支撑大板;12、底部固定螺丝孔;13、支撑立柱;14、支撑加强筋;15、支撑上端板;2、横向移动组件;21、横向移动方管;22、端面传动齿条;23、端面限位感应板;24、横向移动电机;25、横向移动齿轮;26、横向移动导轨;27、横向移动滑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包括支撑组件(1)、横向移动组件(2)、纵向移动组件(3)、取样组件(4)和输送带组件(5),其特征在于,在趸船或岸基为基础的平台上设置采集区和载人承台区,在采集区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所述支撑组件(1),每侧的一组所述支撑组件(1)的顶部安装有横向移动组件(2),以横向移动组件(2)为基础安装有纵向移动组件(3),以纵向移动组件(3)为基础安装有取样组件(4),在采集区两侧且在支撑组件(1)的内侧分别安装有输送带组件(5),一侧为输入输送带组件(5A),另一侧为输出输送带组件(5B),各输送带组件(5)的端部分别位于载人承台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支撑大板(11),支撑大板(11)端面开设有底部固定螺丝孔(12),支撑大板(11)上端面连接有支撑立柱(13),支撑立柱(13)端面连接有支撑加强筋(14),支撑立柱(13)上端面连接有支撑上端板(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组件(2)包括横向移动方管(21),横向移动方管(21)端面连接有端面传动齿条(22),端面传动齿条(22)端面放置有端面限位感应板(23),端面传动齿条(22)端面啮合连接有横向移动齿轮(25),横向移动齿轮(25)上端面传动连接有横向移动电机(24),横向移动方管(21)上端面连接有横向移动导轨(26),横向移动导轨(26)上端面连接也有横向移动滑块(2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文水资源多点自动取样起重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组件(3)包括纵向移动方管(31),纵向移动方管(31)端面连接有纵向移动齿条(32),纵向移动齿条(32)端面放置有纵向移动限位(33),纵向移动齿条(3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欣欣高瑞臣周星宇陈贝贝赵扬扬郝卫国李星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新乡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