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30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盖、把手、培养盒、密封端盖、培养皿、支撑垫板以及限位卡槽,培养盒上侧设置有盒盖,盒盖上侧设置有把手,培养盒内部下侧设置有支撑垫板,支撑垫板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内部放置有培养皿,培养皿上侧设置有密封端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同时对多组不同培养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不同培养基微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对,提高了操作便捷性。提高了操作便捷性。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培养盒


[0001]本技术是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属于微生物培养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结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0003]在微生物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培养器具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一培养皿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在对照试验中,需要培养多组微生物,以便于对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存活状态进行比对,需要分别对多组培养皿进行一一拿取,操作十分不便,且不便于进行比对,现在急需一种微生物培养盒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同时对多组不同培养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不同培养基微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对,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盖、把手、培养盒、密封端盖、培养皿、支撑垫板以及限位卡槽,所述培养盒上侧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上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培养盒内部下侧设置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内部放置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上侧设置有密封端盖。
[000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槽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限位卡槽均匀开设于支撑垫板内部,所述限位卡槽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限位卡槽内径与培养皿直径相同。
[0007]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培养皿一一对应放置于限位卡槽中。
[000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端盖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掀片,所述培养皿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直径与密封端盖直径相同。
[0009]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外表面前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培养皿内壁底部刻设有网格状的标识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培养面外侧套设有防滑胶套,所述防滑胶套前侧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部宽度大于刻度线宽度。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通过设置的盒盖、把手、培养盒、密封端盖、培养皿、支撑垫板以及限位卡槽,该设计能够同时对多组不同培养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不同培养基微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对,提高了操作便捷性,解决了原有微生物研究过程中,需要
使用培养器具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一培养皿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在对照试验中,需要培养多组微生物,以便于对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存活状态进行比对,需要分别对多组培养皿进行一一拿取,操作十分不便,且不便于进行比对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操作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2]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盒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盒中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一种微生物培养盒中培养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盒盖、2

把手、3

培养盒、4

密封端盖、5

培养皿、6

支撑垫板、7

限位卡槽、8

限位挡片、9

防滑胶套、10

刻度线、11

豁口、12

标识线、13

掀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9]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盖1、把手2、培养盒3、密封端盖4、培养皿5、支撑垫板6以及限位卡槽7,培养盒3上侧设置有盒盖1,盒盖1上侧设置有把手2,培养盒3内部下侧设置有支撑垫板6,支撑垫板6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7,限位卡槽7内部放置有培养皿5,培养皿5上侧设置有密封端盖4,该设计解决了原有微生物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培养器具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一培养皿5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在对照试验中,需要培养多组微生物,以便于对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存活状态进行比对,需要分别对多组培养皿5进行一一拿取,操作十分不便,且不便于进行比对的问题。
[0020]限位卡槽7设置有多组,多组限位卡槽7均匀开设于支撑垫板6内部,限位卡槽7设置为圆形结构,限位卡槽7内径与培养皿5直径相同,通过设置的限位卡槽7便于对培养皿5进行限位固定,防止培养皿5在培养盒3发生偏移产生碰撞。
[0021]培养皿5设置有多组,多组培养皿5一一对应放置于限位卡槽7中,通过设置的多组培养皿5能够同时对多组微生物进行培养,便于对不同培养基中微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对,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0022]掀片13设置于密封端盖4环形侧面上侧,培养皿5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限位挡片8,限位挡片8直径与密封端盖4直径相同,通过设置的掀片13便于对密封端盖4进行开合操作,通过设置的限位挡板能够对密封端盖4进行限位阻挡,同时提高了密封端盖4与培养皿5连接处的密封性。
[0023]刻度线10设置于培养皿5外表面前侧,培养皿5内壁底部刻设有网格状的标识线12,通过设置的刻度线10能够对培养皿5中的培养液液面高度进行观察,方便在添加培养液时控制添加量,通过设置的网格状标识线12在划线操作时起到了引导的作用。
[0024]防滑胶套9设置于培养面外侧,防滑胶套9前侧开设有豁口11,豁口11内部宽度大于刻度线10宽度,通过设置的防滑胶套9提高了培养皿5的表面的防滑性,能够有效防止在拿取培养皿5时产生掉落,同时通过设置的豁口11方便对培养皿5上的刻度线10进行观察读数。
[0025]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把手2将盒盖1取下,然后将培养皿5从培养盒3中取出,向上拉动将密封端盖4取下,通过密封端盖4边缘处的掀片13便于对密封端盖4进行开合操作,然后将培养基加到培养皿5中,并观察培养皿5上的刻度线10,以便于对培养基的添加量进行掌控,然后将微生物添加到培养基中,若需要在培养基表面划线,只需要使用工具在培养基表面沿着标识线12进行划线即可,然后关闭密封端盖4,将培养皿5放置于培养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盖、把手、培养盒、密封端盖、培养皿、支撑垫板以及限位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上侧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上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培养盒内部下侧设置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内部放置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上侧设置有密封端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槽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限位卡槽均匀开设于支撑垫板内部,所述限位卡槽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限位卡槽内径与培养皿直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生郑丰郑丽洪翁其海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耀食同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