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型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166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噪型雾化装置,包括外壳、雾化芯及固定座组件,外壳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进气口,雾化芯设于外壳内,并具有雾化腔体,固定座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并与雾化芯连接,外壳、雾化芯及固定座组件之间形成储液腔,储液腔与雾化芯连通,降噪型雾化装置还包括消音棉,固定座组件内设有第一进气道、第二进气道及第三进气道,第一进气道沿外壳横向延伸,且与进气口连通;第二进气道沿外壳纵向延伸,且与第一进气道连通;第三进气道沿外壳横向延伸,且分别与第二进气道、雾化腔体连通;消音棉设于固定座组件内,且位于第三进气道与雾化腔体的连通处。这种降噪型雾化装置可以较好地降低雾化芯加热及外部气流遇到外壳内部部件时产生的噪音。产生的噪音。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噪型雾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雾化
,特别是涉及降噪型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子雾化装置通常包括外壳、储液腔、雾化芯及进气通道,储液腔设于外壳内,雾化芯与储液腔连通,且雾化芯能够通电加热储液腔内的液体,并产生雾化气体。外部气体由进气通道进入雾化芯内,且能够将雾化气体一起带出外壳,供使用者吸食。然而,雾化芯在对储液腔内的液体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传递给周围的噪音,以及外部气体由进气通道进入外壳后,会碰撞到外壳内部的各个部件,也会产生一些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雾化装置内容易产生较大噪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较好地降低雾化芯加热以及外部气流遇到外壳内部部件时产生的噪音的降噪型雾化装置。
[0004]一种降噪型雾化装置,包括外壳、雾化芯及固定座组件,所述外壳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进气口,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雾化芯内具有雾化腔体,所述固定座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固定座组件与所述雾化芯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雾化芯及所述固定座组件之间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芯连通,所述降噪型雾化装置还包括消音棉,所述固定座组件内设有第一进气道、第二进气道及第三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沿所述外壳横向延伸,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道沿所述外壳纵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进气道连通;所述第三进气道沿所述外壳横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气道、所述雾化腔体连通;所述消音棉设于所述固定座组件内,且位于所述第三进气道与所述雾化腔体的连通处。
[0005]上述降噪型雾化装置,外部气流会由外壳上的进气口流入,并经过转折型的第一进气道、第二进气道及第三进气道后,能够顺畅地流入雾化芯的雾化腔体内,第一进气道、第二进气道及第三进气道是特地为外部气流顺畅流入而设置的,气道内不会存在阻碍外部气流流动的障碍物,进而极大地较小外部气流流动产生的噪音。另外,雾化芯在加热储液腔内的液体时,会产生一些振动噪音,这些噪音会向周围扩散,最主要的是会向下扩散至固定座组件内,而位于第三进气道与雾化腔体的连通处的消音棉能够有效地降噪。此外,由于雾化芯温度过高,外部气体为室温,外部气体遇到较高温度的雾化芯时,容易产生冷凝液,消音棉还能够吸附该冷凝液。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道远离所述第一进气道的一端设有凹陷的消音孔。进一步为外部气流提供较多地流动空间。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气道朝所述外壳底部倾斜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雾化腔体的端口连通。可以使得第二进气道、第三进气道及雾化腔体形成类似N字型的气体流道,保证外部气流顺畅地流入,更好地避免产生噪音。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气道靠近所述雾化腔体的一侧呈曲面型。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进气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道连通的一端设有第一弧形过度面。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进气道包括第一段气道及第二段气道,所述第一段气道沿所述外壳的横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段气道的中部与所述第二进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段气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段气道连通,所述第二段气道的另一端向所述外壳底部倾斜向下延伸并与所述雾化腔体的端口连通。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段气道的相对两端设有第二弧形过度面。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相对两侧设有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道、所述第二进气道及所述第三进气道为一组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设有两组,分别位于所述雾化芯两侧。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型雾化装置还包括内壳,所述内壳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内壳底部与所述固定座组件连接,所述内壳中部设有所述雾化芯,所述内壳顶部与所述外壳顶端连通,所述内壳、所述雾化芯及所述固定座组件之间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内壳靠近所述外壳顶端的端口向所述储液腔内延伸形成两个相对间隔的阻挡部。通过设置阻挡部可以防止整个降噪型雾化装置倒放时,储液腔内的液体容易由外壳的顶端流出。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降噪型雾化装置还包括盖体及滚珠,所述外壳的一面上设有迷宫槽,所述滚珠滚动地设于所述迷宫槽内,所述盖体设于所述外壳上,并将所述迷宫槽密封。可以增加趣味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降噪型雾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7]图3为图2所示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图2的立体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降噪型雾化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00、降噪型雾化装置;1、外壳;11、进气口;12、储液腔;13、迷宫槽;2、雾化芯;21、雾化腔体;3、固定座组件;31、第一进气道;32、第二进气道;321、消音孔;322、第一弧形过度面;33、第三进气道;331、第一段气道;332、第二段气道;333、第二弧形过度面;4、消音棉;5、内壳;51、阻挡部;6、盖体;7、滚珠。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以下描述的具体细节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本技术还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实施例来实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
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一种降噪型雾化装置100包括:外壳1、雾化芯2、固定座组件3及消音棉4。外壳1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进气口11。雾化芯2设于外壳1内,且雾化芯2内具有雾化腔体21。固定座组件3设于外壳1内,且固定座组件3与雾化芯2的底端连接。固定座组件3内设有第一进气道31、第二进气道32及第三进气道33,第一进气道31沿外壳1横向延伸,且与进气口11连通。第二进气道32沿外壳1纵向延伸,且与第一进气道31连通。第三进气道33沿外壳1横向延伸,且分别与第二进气道32、雾化腔体21连通。消音棉4设于固定座组件3内,且位于第三进气道33与雾化腔体21的连通处。外壳1、雾化芯2及固定座组件3之间形成储液腔12,储液腔12与雾化芯2连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噪型雾化装置,包括外壳、雾化芯及固定座组件,所述外壳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进气口,所述雾化芯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雾化芯内具有雾化腔体,所述固定座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固定座组件与所述雾化芯连接,所述外壳、所述雾化芯及所述固定座组件之间形成储液腔,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型雾化装置还包括消音棉,所述固定座组件内设有第一进气道、第二进气道及第三进气道,所述第一进气道沿所述外壳横向延伸,且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进气道沿所述外壳纵向延伸,且与所述第一进气道连通;所述第三进气道沿所述外壳横向延伸,且分别与所述第二进气道、所述雾化腔体连通;所述消音棉设于所述固定座组件内,且位于所述第三进气道与所述雾化腔体的连通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道远离所述第一进气道的一端设有凹陷的消音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道朝所述外壳底部倾斜向下延伸至与所述雾化腔体的端口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降噪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进气道靠近所述雾化腔体的一侧呈曲面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型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气道与所述第一进气道连通的一端设有第一弧形过度面。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怀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福瑞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