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711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其中,所述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大底包括对应脚掌不同区域分布的三个防滑部,每个防滑部的触地面均分布若干防滑部件和若干支撑部;中底包括支撑部、外环部,外环部表面对应第一、二防滑部设置的凹槽位置开设对应的分隔带,支撑部表面分布若干波浪形状的带状凸起。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大底上设置交错分布凸起的防滑部从而形成回弹机构,以及在中底的边缘设置条状凸起以在支撑部表面形成波浪形状的回弹纹理,从而能够提供良好的缓震回弹性能。的缓震回弹性能。的缓震回弹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0001]本技术涉及鞋子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技术介绍

[0002]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
[0003]为了提高行走时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降低行走时地面对足部关节的冲击,尤其是在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中,鞋底不仅要提供一定的弹力,最主要的是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及抓地力来配合运动员做各个方向的爆发性动作,例如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在击打背后球时,需要快速后撤,运动员做后撤动作时,主要是依靠前掌脚尖部位提供摩擦力,运动员在做急停转向动作时,鞋底前掌不仅要提供足够的抓地力还要提供侧向的摩擦力,目前的运动鞋鞋底还不能满足现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及运动鞋,在运动员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脚部对鞋底本体施加的作用力时能够起到缓震回弹作用,提高鞋底本体的舒适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大底包括:第一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外侧边缘、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一防滑单元、以及相邻两个第一防滑单元之间的设置第一凹槽;以及第二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若干第二防滑部件、第三防滑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二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分布的第二支撑部件;第二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内侧边缘、足弓内侧边缘至后跟内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第三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二防滑单元、第三防滑单元、以及分布在相邻所述第二防滑单元与第三防滑单元之间的第五凹槽;以及第四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四防滑单元和第五防滑单元;第三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中心、足弓中心至后脚跟中心所形成的区域,所述大底触地面未被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三防滑部,包括:第五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六防滑单元和第七防滑单元;以及第六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十一防滑部件和在所述第十一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的第十支撑部;所述中底,包括:外环部,环绕所述大底边缘上表面进行设置;其中,所述外环部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设置的凹槽位置开设
对应的分隔带;支撑部,环绕所述外环部边缘的上表面进行设置;其中,所述支撑部的表面分布若干条条状凸起,所述若干条条状凸起由若干条弧形带状凸起首尾相接组成的波浪形状带状凸起。
[0006]其中,所述大底,还包括:第一隔离带,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带中填充MD材料以增强硬度;第二隔离带,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与第三防滑部;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带中填充MD材料以增强硬度。
[0007]其中,所述第一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所述第二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三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内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四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五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触地面区域;第六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至后脚跟跟部中心位置的触地面区域;所述第六防滑区域为三角形防滑区域,其三角形区域的顶点设置在后脚跟跟部边缘中心位置,与其顶点相对的三角形底边设置在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且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
[0008]其中,所述第一防滑单元,包括:第一防滑部件,为四边形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以及第一支撑部件,为四边形形状,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二防滑部件,近似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其中,每个第二防滑部件的触地面矩阵分布若干个菱形的第二防滑凸起,且每个第二防滑凸起的尺寸基本相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近似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三防滑部件,对应覆盖后脚跟跟部外侧的区域还设置,近似为扇形形状的区域,其扇形区域的一个直线侧边沿着后脚跟跟部外侧边缘分布;其中,所述第三防滑部件内部的触地面还依次平行地并排分布若干个弧形的第三防滑凸起,所述第三防滑凸起的圆弧弧度与所述第三防滑部件的扇形弧度相同;所述第二防滑单元,包括:第四防滑部件,为三角形形状;以及第三支撑部件,为三角形形状,设置在所述第四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四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三防滑单元,包括:第五防滑部件,为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内侧至外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以及第四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五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五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四防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对应覆盖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至后脚跟内侧边缘中心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四防滑单元,包括:第六防滑部件,近似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x;以及第五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六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近似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
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六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五防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对应覆盖后脚跟内侧边缘中心至后跟跟部中心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五防滑单元,包括:第七防滑部件,为近似三角形的部件,其三角形区域顶点设置在后脚跟跟部中心位置,相对的三角形底边设置在后跟内侧中心位置,且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y;以及第六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七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近似为三角形部件,其三角形区域顶点设置在后脚跟跟部中心位置,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七防滑部件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包括大底和中底,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第一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外侧边缘、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一防滑单元、以及相邻两个第一防滑单元之间的设置第一凹槽;以及第二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若干第二防滑部件、第三防滑部件、以及在所述第二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分布的第二支撑部件;第二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内侧边缘、足弓内侧边缘至后跟内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第三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二防滑单元、第三防滑单元、以及分布在相邻所述第二防滑单元与第三防滑单元之间的第五凹槽;以及第四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四防滑单元和第五防滑单元;第三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前脚掌中心、足弓中心至后脚跟中心所形成的区域,所述大底触地面未被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覆盖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三防滑部,包括:第五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六防滑单元和第七防滑单元;以及第六防滑区域,包括触地面分布的若干第十一防滑部件和在所述第十一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的第十支撑部;所述中底,包括:外环部,环绕所述大底边缘上表面进行设置;其中,所述外环部的表面对应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设置的凹槽位置开设对应的分隔带;支撑部,环绕所述外环部边缘的上表面进行设置;其中,所述支撑部的表面分布若干条条状凸起,所述若干条条状凸起由若干条弧形带状凸起首尾相接组成的波浪形状带状凸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还包括:第一隔离带,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与第二防滑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隔离带中填充MD材料以增强硬度;第二隔离带,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与第三防滑部;其中,所述第二隔离带中填充MD材料以增强硬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所述第二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三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
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内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四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起点,以后脚跟后跟中心位置为终点,对应足弓外侧边缘至后跟外侧边缘所形成的区域;第五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尖中心位置为起点,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为终点,对应覆盖脚尖至前脚掌与足弓相接位置的触地面区域;第六防滑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三防滑部的触地面,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至后脚跟跟部中心位置的触地面区域;所述第六防滑区域为三角形防滑区域,其三角形区域的顶点设置在后脚跟跟部边缘中心位置,与其顶点相对的三角形底边设置在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且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缓震回弹功能的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单元,包括:第一防滑部件,为四边形形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以及第一支撑部件,为四边形形状,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二防滑部件,近似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其中,每个第二防滑部件的触地面矩阵分布若干个菱形的第二防滑凸起,且每个第二防滑凸起的尺寸基本相同;所述第二支撑部件,近似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三防滑部件,对应覆盖后脚跟跟部外侧的区域还设置,近似为扇形形状的区域,其扇形区域的一个直线侧边沿着后脚跟跟部外侧边缘分布;其中,所述第三防滑部件内部的触地面还依次平行地并排分布若干个弧形的第三防滑凸起,所述第三防滑凸起的圆弧弧度与所述第三防滑部件的扇形弧度相同;所述第二防滑单元,包括:第四防滑部件,为三角形形状;以及第三支撑部件,为三角形形状,设置在所述第四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四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三防滑单元,包括:第五防滑部件,为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内侧至外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以及第四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五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前脚掌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五防滑部件的尺寸;所述第四防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对应覆盖以前脚掌与足弓相接的位置至后脚跟内侧边缘中心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四防滑单元,包括:第六防滑部件,近似四边形的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形成预设夹角x;以及第五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六防滑部件与中底之间,近似为四边形部件,其长度方向与后脚跟外侧至内侧延伸的方向垂直,且尺寸大于所述第六防滑部件的尺寸;
所述第五防滑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对应覆盖后脚跟内侧边缘中心至后跟跟部中心所形成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五防滑单元,包括:第七防滑部件,为近似三角形的部件,其三角形区域顶点设置在后脚跟跟部中心位置,相对的三角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正群李龙发余康徐利光张宇昂林鸿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乔丹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