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706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包括气泵、冷凝发生器和制冷机,气泵安装在冷凝发生器上,冷凝发生器包括腔体和设置在腔体内的热交换器,腔体一端为开口,制冷机安装在开口处,并与热交换器连接,腔体与制冷机形成容纳六氟化硫气体密闭空间,气泵通过气管与密闭空间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气泵和制冷机均集成在冷凝发生器上,可以极大地极大地减小装置体积,六氟化硫气体经气泵加压引入冷凝发生器的腔体内,即可与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冷凝成液态,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净化装置是用于六氟化硫气体绝缘电器设备的制造厂,使用运行科研等部门,对各种电气设备进行抽真空,对电器设备充入六氟化硫气体,并从使用或试验的电器中回收六氟化硫气体,同时进行净化处理压缩贮存到贮罐。
[0003]目前现有的回收技术采用的方法大多采用的是压缩机对六氟化硫气体直接加压,采用的是高压液化,直接加压液化就能量浪费大,又因为采用的直接加压液化,需要装置可以提供较大压强,因此之前的六氟化硫液化装置体积庞大,重量较重,实际操作存在着很大的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可以极大地极大地减小装置体积。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包括气泵、冷凝发生器和制冷机,气泵安装在冷凝发生器上,冷凝发生器包括腔体和设置在腔体内的热交换器,腔体一端为开口,制冷机安装在开口处,并与热交换器连接,腔体与制冷机形成容纳六氟化硫气体密闭空间,气泵通过气管与密闭空间连通。
[0006]进一步的,在腔体内围绕热交换器设置有若干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和热交换器叶片交错分布。
[0007]进一步的,腔体尾部和热交换器之间留有供液态六氟化硫容纳的储存空间。
[0008]进一步的,储存空间采用分隔层分开密闭形成储存腔室,并在分隔层上设置有单向阀。
[0009]进一步的,在开口和热交换器之间的腔体上设置有用于和气管连接的进气口。
[0010]进一步的,腔体为双层,包括内胆和覆盖在内胆上的外壳,外壳和内胆之间为真空夹层。
[0011]进一步的,制冷机为斯特林制冷机。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腔体内为密闭环境,六氟化硫整个流程都处于密闭环境中减少气体外溢,实现六氟化硫高效率回收。2.六氟化硫通过气泵加压引入腔体内,六氟化硫冷凝时处于高气压冷凝环境,大大增加了冷凝的效率,提高了冷凝点减少了能量浪费。3.腔体内设计有导流叶片,导流叶片与热交换器叶片交替分布,热交换器叶片增加了换热时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能量交换的效率,而导流叶片与热交换器叶片交错分布,隔热产生流道加快了流通速率,从而提高冷凝速率。4.六氟化硫气体由气泵直接泵入装置,实现较高温度的液化回收,且减少操作步骤,提升回收速率。5.在进行冷凝时是通过热交换器进行能量转换来降低温度冷凝,极大提高了冷凝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5]图中:1.气泵、2.真空夹层、3.热交换器、4.腔体、5.制冷机、6.气管、7.分隔层、8.导流叶片、9.冷凝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参照图1

2,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包括气泵1、冷凝发生器9和制冷机5,气泵1安装在冷凝发生器9上,冷凝发生器9包括腔体4和设置在腔体4内的热交换器3,腔体4一端为开口,制冷机5安装在开口处,并与热交换器3连接,腔体4与制冷机5形成容纳六氟化硫气体密闭空间,气泵1通过气管6与密闭空间连通。本技术气泵1和制冷机5均集成在冷凝发生器9上,可以极大地极大地减小装置体积,六氟化硫气体经气泵1加压引入冷凝发生器9的腔体4内,即可与热交换器3进行热交换冷凝成液态,使用方便。
[0017]本方案中,在腔体4内围绕热交换器3设置有若干导流叶片8,导流叶片8和热交换器3叶片交错分布。热交换器3叶片增加了换热时的接触面积增加了能量交换的效率,而导流叶片8与热交换3叶片交错分布,隔热产生流道加快了流通速率,从而提高冷凝速率。
[0018]本技术在工作时是处于竖立状态的,因此在腔体4尾部和热交换器3之间留有供液态六氟化硫容纳的储存空间,当六氟化硫液化后,自然流落在腔体4尾部,方便聚集收集。
[0019]其中,储存空间采用分隔层7分开密闭形成储存腔室,并在分隔层7上设置有单向阀。在六氟化硫液化后,可通过单向阀进入储存空间内,并防止液态六氟化硫进入热交换器3的热交换部位。
[0020]其中,在开口和热交换器3之间的腔体4上设置有用于和气管6连接的进气口。完全密封,气体通过气泵1直接压入腔体,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1]为了减少能量浪费,还可以在腔体4为双层,包括内胆和覆盖在内胆上的外壳,外壳和内胆之间为真空夹层2,进而减少与外界的热交换。
[0022]其中,制冷机5为斯特林制冷机5。
[0023]本技术在使用时,气泵1将六氟化硫气体压入冷凝发生器9的腔体4内,使六氟化硫冷凝时处于高气压冷凝环境,大大增加了冷凝的效率,在冷凝完成后,六氟化硫液体经单向阀流入储存腔室内存储,方便统一后续处理。
[002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气泵、冷凝发生器和制冷机,气泵安装在冷凝发生器上,冷凝发生器包括腔体和设置在腔体内的热交换器,腔体一端为开口,制冷机安装在开口处,并与热交换器连接,腔体与制冷机形成容纳六氟化硫气体密闭空间,气泵通过气管与密闭空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其特征是:在腔体内围绕热交换器设置有若干导流叶片,导流叶片和热交换器叶片交错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低温六氟化硫回收装置,其特征是:腔体尾部和热交换器之间留有供液态六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丰帆罗浪邓华璞王伟王骞赵泽予李佳武晓蕊郭琪潘晓璐何琦李钟顾浩韩飞赵海涛翁一潇韩煦袁军高牧风洪叶余皓许志浩袁净帅唐健耀康兵丁贵立王宗耀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