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风室中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901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风室中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排,有多个沿纵向 排列的主风室(1),在相邻的两主风室(1)之间有由隔板(2)、(3)形成的辅 风室(4),其特征在于:在辅风室(4)的相对两侧墙板(5)上分别设有进风 口(6),在隔板(2)或隔板(3)上分别设有导风口(7)。遵循动静压转换原 理,可消除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端部效应”,克服现有炉排两侧风压不足的问题, 使供风均匀,可明显改善燃烧效果、节省能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室送风的炉排,尤其是一种供风均匀、可明显改善燃烧 效果、提高燃料的热转化效率、节省能源的双风室中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 的炉排。
技术介绍
目前,分室送风炉排的送风结构是有多个沿纵向排列的主风室,在相邻的 两主风室之间有由隔板形成的封闭辅风室,进风口设置在主风室两端的墙板上。 由于进风口截面尺寸小于风室截面尺寸,故在进风口处产生涡流及局部风速过 高的问题,形成"端部效应",加之风在风室流动时形成"风室效应",均使炉 排两侧风压明显下降,导致供风不均,影响了燃料的燃烧效果,降低了燃料的 热转化效率,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供风均匀、 可明显改善燃烧效果、提高燃料的热转化效率、节省能源的双风室中间出风式 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排。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双风室中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 排,有多个沿纵向排列的主风室l,在相邻的两主风室1之间有由隔板2、 3形 成的辅风室4,在辅风室4的相对两侧墙板5上分别设有进风口 6,在隔板2 或隔板3上分别设有导风口7。所述导风口 7与墙板5之间有间距。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从辅风室进风、在主风室中间出风的分风室结构,可消除现 有技术所存在的"端部效应",同时遵循动静压转换原理,风从辅风室通过导风 口进入主风室向主风室两侧扩散,动压逐渐转化为静压,从而克服了现有炉排 两侧静压不足的问题,使布风均匀,可明显改善燃烧效果、节省能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 一种双风室中 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排,有多个沿纵向排列的主风室1,在相邻的两 主风室1之间有由隔板2、 3形成的辅风室4,在辅风室4的相对两侧墙板5上 分别设有进风口 6,在隔板2或隔板3上分别设有导风口 7,所述导风口 7与墙 板5之间有间距。需要供风时,送风风机将风从两个进风口5送入辅风室4中,再通过导风 口6进入主风室1中,供风均匀、可明显改善燃烧效果,可节约燃煤1~3%。权利要求1. 一种双风室中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排,有多个沿纵向排列的主风室(1),在相邻的两主风室(1)之间有由隔板(2)、(3)形成的辅风室(4),其特征在于在辅风室(4)的相对两侧墙板(5)上分别设有进风口(6),在隔板(2)或隔板(3)上分别设有导风口(7)。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双风室中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排,其特 征在于所述导风口 (7)与墙板(5)之间有间距。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风室中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排,有多个沿纵向排列的主风室(1),在相邻的两主风室(1)之间有由隔板(2)、(3)形成的辅风室(4),其特征在于在辅风室(4)的相对两侧墙板(5)上分别设有进风口(6),在隔板(2)或隔板(3)上分别设有导风口(7)。遵循动静压转换原理,可消除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端部效应”,克服现有炉排两侧风压不足的问题,使供风均匀,可明显改善燃烧效果、节省能源。文档编号F23L1/00GK101509664SQ200910010720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专利技术者刘玉振 申请人:瓦房店市永宁机械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风室中间出风式分风室均匀布风的炉排,有多个沿纵向排列的主风室(1),在相邻的两主风室(1)之间有由隔板(2)、(3)形成的辅风室(4),其特征在于:在辅风室(4)的相对两侧墙板(5)上分别设有进风口(6),在隔板(2)或隔板(3)上分别设有导风口(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振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市永宁机械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