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6897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涉及同步齿型带技术领域,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方一端滑动连接有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所述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设置有主动齿型模具,所述主动齿型模具侧边设置有挤出机构,所述床身另一端设置有被动齿型模具;床身侧边设置有自行走绕制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是,采用自行走绕制装置,能快速地在同步带齿型模具全宽范围内绕制出每根张力一致的加强绳,通过数控测量和位移定位装置能精准定长同步带的生产长度,使生产出的同步带全宽范围张力一致,全长范围齿型节距精准。全长范围齿型节距精准。全长范围齿型节距精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同步齿型带
,尤其是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闭式环形同步齿型带生产采用机械绕制加强绳,人工机械定长等方式。此工艺存在的缺点如下:机械式绕制加强绳工艺不能使加强绳在同步带全宽范围张力均匀一致,因为加强绳是通过同步带齿形模具旋转形成螺旋式位移使得加强绳逐根绕制到全带宽范围,这样绕制的加强绳从进入端到结束端的张力是会出现由小到大的渐进式变化,使生产出的同步带张力不均匀,直接影响同步带的精度和使用寿命,使用人工机械式定长不能保证同步带长度的制造定长精度,从而影响同步带齿型的节距精度,使所生产的同步带使用精度和平稳性得不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能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缺陷。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方一端滑动连接有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所述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设置有主动齿型模具,所述主动齿型模具侧边设置有挤出机构,所述床身另一端设置有被动齿型模具;床身侧边设置有自行走绕制装置。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包括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上方设置有张紧滚轮,所述张紧滚轮侧方设置有从动滚轮与主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上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主动滚轮、从动滚轮与张紧滚轮通过钢带连接。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型模具连接有第二电机。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床身上方设置有若干条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设置有光栅尺,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二滑台上方设置有第三滑台,所述第三滑台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被动齿型模具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台上方。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走绕制装置包括直行走底座,所述直行走底座上方设置有前后驱动组件,所述前后驱动组件滑动连接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连接有绕绳组件。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直行走底座底部一端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两端连接有从动滑轮,所述从动滑轮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上,所述直行走底座底部另一端设置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连接有第一减速机,所述第一减速机连接有第五电机;所述主动轴两端连接有主动滑轮,所述主动滑轮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上。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摆动组件包括有支撑滑板,所述支撑滑板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杆,
所述支撑杆侧边设置有加强筋,所述支撑杆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一端连接有第二减速机,所述第二减速机连接有第六电机,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绕绳组件,所述支撑滑板的下方设置有若干个滑块。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后驱动组件包括有丝杆螺母座,所述丝杆螺母座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连接有第七电机,所述丝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座,所述丝杆螺母座两侧设置有第一导轨,所述丝杆螺母座设置在所述支撑滑板的下方,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导轨上。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绕绳组件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一端设置有第一横杆,所述旋转杆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设置有磁粉制动器,所述磁粉制动器连接有储绳盘,所述储绳盘设置有加强绳,所述第二横杆中间设置有张力测力轮,所述张力测力轮两侧设置有导轮,所述第二横杆端部设置有换向导轮,所述加强绳依次滑动在所述导轮、张力测力轮以及换向导轮上。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采用自行走绕制装置,能快速地在同步带齿型模具全宽范围内绕制出每根张力一致的加强绳,通过数控测量和位移定位装置能精准定长同步带的生产长度,使生产出的同步带全宽范围张力一致,全长范围齿型节距精准。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7]图1是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总体图;
[0018]图2是自行走绕制装置示意图一;
[0019]图3是自行走绕制装置示意图二。
[0020]图中:a

自行走绕制装置,1

床身,2

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201

第一滑台,202

张紧滚轮,203

从动滚轮,204

主动滚轮,205

钢带,3

摆动组件,301

支撑滑板,302

支撑杆,303

加强筋,304

连接轴,305

第二减速机,306

第六电机,307

滑块,4

前后驱动组件,401

丝杆,402

第七电机,403

第一导轨,5

绕绳组件,501

旋转杆,502

第一横杆,503

第二横杆,504

磁粉制动器,505

储绳盘,506

加强绳,507

张力测力轮,508

导轮,509

换向导轮,6

主动齿型模具,7

挤出机构,8

直线导轨,9

被动齿型模具,10

光栅尺,11

第二滑台,12

第三电机,13

第三滑台,14

第四电机,15

直行走底座,16

从动滑轮,17

第二导轨,18

主动轴,19

从动轮,20

皮带,21

主动轮,22

第一减速机,23

第五电机,24

主动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实施例一
[0023]如图1所示,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包括床身1,床身1上方一端滑动连接有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2,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2设置有主动齿型模具6,主动齿型模具6连接有第二电机,主动齿型模具6侧边设置有挤出机构7,床身1另一端设置有被动齿型模具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身,所述床身上方一端滑动连接有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所述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设置有主动齿型模具,所述主动齿型模具侧边设置有挤出机构,所述床身另一端设置有被动齿型模具;床身侧边设置有自行走绕制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钢带旋转包覆机构包括第一滑台,所述第一滑台上方设置有张紧滚轮,所述张紧滚轮侧方设置有从动滚轮与主动滚轮,所述主动滚轮上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主动滚轮、从动滚轮与张紧滚轮通过钢带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型模具连接有第二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的上方设置有若干条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设置有光栅尺,所述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台,所述第二滑台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二滑台上方设置有第三滑台,所述第三滑台连接有第四电机,所述被动齿型模具设置在所述第三滑台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走绕制装置包括直行走底座,所述直行走底座上方设置有前后驱动组件,所述前后驱动组件滑动连接有摆动组件,所述摆动组件转动连接有绕绳组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闭式同步带数控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行走底座底部一端设置有从动轴,所述从动轴两端连接有从动滑轮,所述从动滑轮滑动连接在第二导轨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华李凌渊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丰力工业皮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