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674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锁,包括:主体,开设于所述主体左侧的圆柱腔,固定安装于所述圆柱腔内部前方的摄像头装设结构,开设于所述主体内部后方并与圆柱腔贯通的矩形腔,设置于所述矩形腔内部的遮盖机构、清洁机构及除雾机构,通过设置遮盖机构,通过外接触发装置远程控制电机运行,在使用摄像头装设结构时,电机带动丝杆反转,其上块随之在丝杆外部右移,遮挡盘随之右移,同时下块在固定柱外部右移,使其遮挡盘移动至矩形腔内部右侧,即可使用摄像头装设结构,反之在不使用摄像头装设结构时,电机带动丝杆正转,其上块随之在丝杆外部左移,遮挡盘随之左移,同时下块在固定柱外部左移,即可将摄像头装设结构进行遮挡。即可将摄像头装设结构进行遮挡。即可将摄像头装设结构进行遮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锁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锁
,具体是一种智能锁。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因此现在智能门锁的使用越来越常见。智能门锁的种类很多,例如:指纹智能门锁、密码智能门锁、虹膜识别智能门锁等等。不同的场所采用智能门锁也不同,在居民小区,用户选择智能门锁多选择带有指纹识别,密码识别和磁卡识别的智能门锁。
[0003]现有的可参考授公告号为:CN21760638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智能锁,使用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锁,驱动组件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后,就驱动所述盖板实现所述第二工作状态,此时将摄像头显露位显露,进而使摄像头显露以使智能锁正常工作;在没有接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就驱动所述盖板实现第二工作状态,将摄像头显露位遮挡,实现自动将摄像头隐藏,减少其他人的被监控感,也使摄像头具有防尘效果。
[0004]但是该智能锁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其一,该智能锁设置的遮盖板是翻转打开的,当遮盖板处于打开状态时,其遮盖板外露于主体外部,在使用时,会出现碰撞的现象,进而使遮盖板产生损坏,其二,在不使用摄像头设备时,该对比文件中直接将遮盖板将其摄像头遮盖住,由于在长期使用时,摄像头镜头部位会黏附灰尘,不能够较好的清理,进而影响了监测的效果,其三,对比文件中其遮盖板为实板,在潮湿季节时,其摄像头放置其内部,其镜头部分会出现潮湿水汽,进而影响力监测的清晰度,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智能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锁,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锁设置的遮盖板是翻转打开的,当遮盖板处于打开状态时,其遮盖板外露于主体外部,在使用时,会出现碰撞的现象,进而使遮盖板产生损坏,其二,在不使用摄像头设备时,该对比文件中直接将遮盖板将其摄像头遮盖住,由于在长期使用时,摄像头镜头部位会黏附灰尘,不能够较好的清理,进而影响了监测的效果,其三,对比文件中其遮盖板为实板,在潮湿季节时,其摄像头放置其内部,其镜头部分会出现潮湿水汽,进而影响力监测的清晰度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智能锁,包括:
[0008]主体,开设于所述主体左侧的圆柱腔,固定安装于所述圆柱腔内部前方的摄像头装设结构,开设于所述主体内部后方并与圆柱腔贯通的矩形腔,设置于所述矩形腔内部的遮盖机构、清洁机构及除雾机构;
[0009]所述遮盖机构包括:固定案子于所述矩形腔内部右侧上部的电机,固定连接于所
述电机输出端的丝杆,其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矩形腔内部左侧上方转动连接,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外部的上块,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块底端的上柱,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柱底端的遮挡盘,其遮挡盘大于圆柱腔的大小,固定连接于所述遮挡盘底端的下柱,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柱底端的下块,套设于所述下块内部的固定柱,其固定柱两端分别与矩形腔内部两侧下方固定连接,其电机与外接触发装置远程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块上开设有与丝杆的外表面相互匹配的螺纹孔,所述下块上开设有与固定柱的外部大小相互适配的通孔。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洁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遮挡盘前端中心处的圆孔,固定安装于所述圆孔内部的马达,固定连接于所述马达输出端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轴前方外部的一组转动板,设置于一组所述转动板上的清洁棉刷,嵌设于所述主体后端右侧下方的控制按钮。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组所述清洁棉刷与摄像头装设结构相接触。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按钮与马达之间为电性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除雾机构包括:开设于所述遮挡盘上的一组透气孔,设置于一组所述透气孔内侧的滤网。
[0015]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一组所述透气孔为等距设置。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通过设置遮盖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外接触发装置远程控制电机运行,在使用摄像头装设结构时,电机带动丝杆反转,其上块随之在丝杆外部右移,遮挡盘随之右移,同时下块在固定柱外部右移,使其遮挡盘移动至矩形腔内部右侧,即可使用摄像头装设结构,反之在不使用摄像头装设结构时,电机带动丝杆正转,其上块随之在丝杆外部左移,遮挡盘随之左移,同时下块在固定柱外部左移,使其遮挡盘移动至矩形腔内部左侧,即可将摄像头装设结构进行遮挡,有效解决了现有的智能锁设置的遮盖板是翻转打开的,当遮盖板处于打开状态时,其遮盖板外露于主体外部,容易出现碰撞的现象。
[0018]2、本技术,通过设置清洁机构,在使用完其摄像头装设结构时,经过控制按钮使其控制马达运行,马达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使一组转动板转动,一组清洁棉刷随之在摄像头装设结构表面清洁,可将摄像头装设结构表面的灰尘污垢及时的处理,便于较好的监测工作。
[0019]3、本技术,通过设置除雾机构,一组透气孔的设置用于在潮湿天气下,以防其案安装的摄像头装设结构产生水汽,在使用时,提高了后续的使用监测清晰度,滤网的设置用于防止外部灰尘进入。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一种智能锁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一种智能锁的竖剖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一种智能锁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一种智能锁中的清洁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一种智能锁中遮挡盘剖切示意图。
[0025]图中:1、主体;2、圆柱腔;3、摄像头装设结构;4、矩形腔;5、遮盖机构;501、电机;
502、丝杆;503、上块;504、上柱;505、遮挡盘;506、下柱;507、下块;508、固定柱;6、清洁机构;601、圆孔;602、马达;603、转动轴;604、转动板;605、清洁棉刷;606、控制按钮;7、除雾机构;701、透气孔;702、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锁,包括:
[0028]主体1,开设于主体1左侧的圆柱腔2,固定安装于圆柱腔2内部前方的摄像头装设结构3,开设于主体1内部后方并与圆柱腔2贯通的矩形腔4,设置于矩形腔4内部的遮盖机构5、清洁机构6及除雾机构7;
[0029]具体的,在使用时,设置的遮盖机构5用于在不使用时,将摄像头装设结构3遮挡防护,设置的清洁机构6,可便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开设于所述主体(1)左侧的圆柱腔(2),固定安装于所述圆柱腔(2)内部前方的摄像头装设结构(3),开设于所述主体(1)内部后方并与圆柱腔(2)贯通的矩形腔(4),设置于所述矩形腔(4)内部的遮盖机构(5)、清洁机构(6)及除雾机构(7);所述遮盖机构(5)包括:固定案子于所述矩形腔(4)内部右侧上部的电机(501),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501)输出端的丝杆(502),其丝杆(502)的一端通过轴承与矩形腔(4)内部左侧上方转动连接,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杆(502)外部的上块(503),固定连接于所述上块(503)底端的上柱(504),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柱(504)底端的遮挡盘(505),其遮挡盘(505)大于圆柱腔(2)的大小,固定连接于所述遮挡盘(505)底端的下柱(506),固定连接于所述下柱(506)底端的下块(507),套设于所述下块(507)内部的固定柱(508),其固定柱(508)两端分别与矩形腔(4)内部两侧下方固定连接,其电机(501)与外接触发装置远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块(50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健钱振华邓立坤李建卓蒋健吕欣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新能源海上风电运维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