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579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其锁芯选择安装在车门钣金下部的装饰条处,由饰盖盖住具有钥匙孔的锁芯头部,拉索经车门防撞梁定位后再与门锁主体连接,不影响车门的外观,摆脱了传统锁芯只能布置在车把手内部的限制,适用范围广。用范围广。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门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车门门锁的锁芯一般布置在车门把手的内侧位置,在把手上开孔,将锁芯钥匙孔露出来。但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现在多是采用钥匙遥控器来控制车门门锁的上锁或解锁,直接用锁芯功能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少。锁芯长期不使用,裸露在外又影响美观。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车门把手的造型也发生了变化。隐藏式的车门把手已经广泛应用,只有在使用车门把手时,车门把手才从车门板中伸出,其余时间车门把手隐藏在车门板中。有些车型甚至取消了车门把手,完全由电控机构控制车门开关。传统的锁芯安装方式,不再适合新型的车型的要求。
[0004]有鉴于此,提供一种新型的车门结构及汽车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车门结构及汽车,其锁芯选择安装在车门钣金下部的装饰条处,由饰盖盖住具有钥匙孔的锁芯头部,拉索经车门防撞梁定位后再与门锁主体连接,不影响车门的外观,摆脱了传统锁芯只能布置在车把手内部的限制,适用范围广。
[0006]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提供一种车门结构,包括车门钣金、安装在所述车门钣金上的车门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门钣金的外表面上的装饰条和安装在所述车门钣金上的门锁机构;
[0007]在垂直方向上,所述装饰条处于所述车门防撞梁的下方;
[0008]所述门锁机构包括门锁主体、锁芯和连接在所述门锁主体与所述锁芯之间的拉索;
[0009]所述门锁主体安装在所述车门钣金上,所述门锁主体处于所述车门防撞梁的上方;
[0010]所述拉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拉索扣,所述拉索扣与所述车门防撞梁连接;
[0011]所述车门钣金与所述装饰条相对应的位置具有钣金凹槽,所述装饰条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钣金凹槽中;
[0012]所述钣金凹槽的槽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锁芯的锁芯头部穿过的安装通孔;
[0013]所述锁芯与所述车门钣金连接,所述锁芯的锁芯主体处于所述槽底板的内侧,所述锁芯头部处于所述钣金凹槽中;
[0014]所述装饰条上对应所述锁芯头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钥匙插入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中可拆卸地安装有饰盖。
[0015]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锁芯头部上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处于所述槽
底板的内侧,所述支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槽底板连接。
[001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架上具有卡脚,所述卡脚卡接在所述安装通孔中。
[0017]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车门防撞梁的底部间隔地设置有两片以上的耳板;
[0018]所述拉索上相应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述拉索扣;
[0019]每个所述拉索扣与一片所述耳板连接。
[0020]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耳板上具有耳板卡孔;
[0021]所述拉索扣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卡扣、挡片部和第二卡扣;
[0022]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拉索连接,所述第二卡扣卡接在所述耳板通孔中。
[0023]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卡扣上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倒钩。
[0024]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拉索与所述门锁主体连接的一端具有螺纹杆;
[0025]所述螺纹杆与所述门锁主体的门锁摇臂连接。
[0026]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拉索包括拉索套管和能够实现推拉功能的内拉索,所述内拉索穿过所述拉索套管;
[0027]所述车门钣金上设置有钣金架,所述钣金架处于所述门锁摇臂的下方;
[0028]所述拉索套管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锁芯主体,所述拉索套管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钣金架上;
[0029]所述拉索扣连接在所述拉索套管上,所述拉索套管通过所述拉索扣定位到所述车门防撞梁上;
[0030]所述螺纹杆处于所述拉索套管的外侧,所述螺纹杆与所述内拉索的一端连接。
[0031]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内拉索包括一根主钢丝和缠绕在所述主钢丝上的多根副钢丝,所述主钢丝的直径大于所述副钢丝的直径。
[003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前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车门结构。
[003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车门结构及汽车,其锁芯选择安装在车门钣金下部的装饰条处,由饰盖盖住具有钥匙孔的锁芯头部,拉索经车门防撞梁定位后再与门锁主体连接,不影响车门的外观,摆脱了传统锁芯只能布置在车把手内部的限制,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0035]参见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003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结构中门锁机构的布置示意图,其中图1省略了装饰条;
[0037]图2为装饰条的饰盖关闭时的示意图;
[0038]图3为饰盖开启时,钥匙可插入锁芯的钥匙插孔中的示意图;
[0039]图4为车门钣金与锁芯的爆炸图;
[0040]图5为装饰条、锁芯头部及车门钣金的安装示意图;
[0041]图6为锁芯与车门钣金的剖视图;
[0042]图7为拉索与车门防撞梁的爆炸图;
[0043]图8为拉索通过拉索扣固定到车门防撞梁的耳板上的示意图;
[0044]图9为拉索扣与拉索装配的示意图;
[0045]图10为拉索与门锁摇臂连接之前的示意图;
[0046]图11为拉索与门锁摇臂连接后的示意图;
[0047]图12为拉索套管、内拉索及螺纹杆的连接示意图;
[0048]图13为拉索沿着径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50]如图1

1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结构,包括车门钣金1、安装在车门钣金1上的车门防撞梁2、安装在车门钣金1的外表面上的装饰条3和安装在车门钣金1上的门锁机构4。
[0051]在垂直方向上,装饰条3处于车门防撞梁2的下方。
[0052]门锁机构4包括门锁主体41、锁芯42和连接在门锁主体41与锁芯42之间的拉索43。
[0053]门锁主体41安装在车门钣金1上,门锁主体41处于车门防撞梁2的上方。
[0054]拉索43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拉索扣5,拉索扣5与车门防撞梁2连接。
[0055]车门钣金1与装饰条3相对应的位置具有钣金凹槽11,装饰条3可拆卸地装配在钣金凹槽11中。
[0056]钣金凹槽11的槽底板111上设置有用于锁芯42的锁芯头部422穿过的安装通孔1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门钣金、安装在所述车门钣金上的车门防撞梁、安装在所述车门钣金的外表面上的装饰条和安装在所述车门钣金上的门锁机构;在垂直方向上,所述装饰条处于所述车门防撞梁的下方;所述门锁机构包括门锁主体、锁芯和连接在所述门锁主体与所述锁芯之间的拉索;所述门锁主体安装在所述车门钣金上,所述门锁主体处于所述车门防撞梁的上方;所述拉索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拉索扣,所述拉索扣与所述车门防撞梁连接;所述车门钣金与所述装饰条相对应的位置具有钣金凹槽,所述装饰条可拆卸地装配在所述钣金凹槽中;所述钣金凹槽的槽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所述锁芯的锁芯头部穿过的安装通孔;所述锁芯与所述车门钣金连接,所述锁芯的锁芯主体处于所述槽底板的内侧,所述锁芯头部处于所述钣金凹槽中;所述装饰条上对应所述锁芯头部的位置设置有用于钥匙插入的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中可拆卸地安装有饰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头部上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处于所述槽底板的内侧,所述支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槽底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具有卡脚,所述卡脚卡接在所述安装通孔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防撞梁的底部间隔地设置有两片以上的耳板;所述拉索上相应地设置有两个以上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彬吴申峰
申请(专利权)人: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