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尘回收站组件及具有其的集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64121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尘回收站组件及具有其的集尘系统,其中集尘回收站组件,包括:壳体,其包括尘桶、上盖和风道罩壳,尘桶中具有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和开口朝下的第一集尘腔;置于尘桶下侧且在盖合状态下能够盖合第一集尘腔的底盖,底盖能够相对于壳体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枢转;上端与上盖连接的过滤网装置,过滤网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以及第二集尘腔,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一过滤网内并与其间隔设置;其中,第一集尘腔用于收集被第一过滤网滤除的垃圾,第二集尘腔位于第二过滤网的下方,用于收集被第二过滤网滤除的垃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集尘回收站组件,其通过可重复利用的尘桶代替传统的尘袋结构,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的使用成本。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尘回收站组件及具有其的集尘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集成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尘回收站组件及具有其的集尘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集尘回收站又称为集成站、集尘宝,其与扫地机器人搭配使用。集尘回收站通过负压吸取扫地机器人尘盒中的垃圾,并收集到集尘回收站内的尘腔中,以使扫地机器人能够重复多次使用,减少倾倒垃圾的次数。
[0003]现有的集尘方式大都采用由棉带和一个圆孔板组成的尘袋插入集尘宝的尘腔侧壁上,圆孔对准进风通道。而尘袋外侧的尘腔底面有一个风机吸风口,风机工作产生吸风动力,吸风动力透过棉袋产生吸力渗透,利用进风通道将尘盒中的垃圾吸入尘袋内收集。其中,圆孔板上设有用于密封圆孔的推片,倾倒垃圾时丢弃整个尘袋,并在尘腔中换上新的尘袋。
[0004]在上述方案中,尘袋是透风的,容易导致尘袋因吸风动力把粉尘吸出落在尘腔内,开盖取袋过程中会产生扬尘,污染室内空气。当吸入尖锐垃圾时容易刺破棉袋,导致较细的灰尘进入到风机内部中,增加风机的损耗;并且尘袋作为一种耗材,无法重复利用,不环保还增加用户的使用成本。
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尘回收站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其包括尘桶(11)、固定安装在尘桶(11)上侧的上盖(12)和与上盖(12)连接的风道罩壳(13),所述尘桶(11)中具有进风通道(11a)、出风通道(11c)和开口朝下的第一集尘腔(11b),所述风道罩壳(13)位于所述第一集尘腔(11b)内并与进风通道(11a)连通;置于所述尘桶(11)下侧且在盖合状态下能够盖合所述第一集尘腔(11b)的底盖(20),所述底盖(20)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0)在打开位置和盖合位置之间枢转;上端与所述上盖(12)连接的过滤网装置,所述过滤网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风道罩壳(13)内的第一过滤网(15)、第二过滤网(16)以及与所述第一集尘腔(11b)隔开的第二集尘腔(14a),所述第二过滤网(16)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15)内并与其间隔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集尘腔(11b)用于收集被所述第一过滤网(15)滤除的垃圾,所述第二集尘腔(14a)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16)的下方,用于收集被所述第二过滤网(16)滤除的垃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尘回收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装置包括有开口朝下的尘管(14),所述尘管(14)上端与所述上盖(12)连接,内部具有所述第二集尘腔(14a),所述第一过滤网(15)分布在所述尘管(14)的外周,所述第二过滤网(16)安装在所述尘管(1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集尘回收站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尘管(14)的下端连接有密封件(17),所述底盖(20)上设有与所述密封件(17)适配的堵头(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尘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磊易通权郭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国琅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