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632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包括:气体回收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至少一个滤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之间形成的间距内;调节装置,与所述滤筒相连;其中,所述滤筒通过所述调节装置转动安装于支柱上,并在所述调节装置作用下沿所述支柱的中心线周向转动;具有对滤筒进行快速更换的优点。滤筒进行快速更换的优点。滤筒进行快速更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回收再利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固态二氧化碳主要应用于冷藏易腐败的食品、液态二氧化碳可作制冷剂、气态二氧化碳可制造碳化软饮料和作均相反应的溶剂(超临界状态)等,为了避免对气体回收处理,通常需要对气体进行过滤回收。
[0003]现有的回收装置,如公开的一种CN206518983U公开的一种六氟化硫气体回收用过滤装置,其在管状部内设有滤芯,更换滤芯时需要将管状部拆下进行更换,更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包括:
[0007]气体回收装置,包括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
[0008]至少一个滤筒,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之间形成的间距内;
[0009]调节装置,与所述滤筒相连;其中,所述滤筒通过所述调节装置转动安装于支柱上,并在所述调节装置作用下沿所述支柱的中心线周向转动。
[0010]优选地,所述滤筒设置两个,且关于所述支柱的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气体回收装置还包括回收箱、驱动组件;
[0012]所述回收箱与所述第一进气管一端固定连接;
[0013]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进气管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二进气管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进气管,调节所述间距的高度。
[0014]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的伸缩驱动件;
[0015]所述第一支撑板固设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上,且与所述伸缩驱动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
[0016]所述第二支撑板固设于所述第二进气管上,且与所述伸缩驱动件的伸缩端固定连接。
[0017]优选地,所述滤筒的两端、所述第一进气管朝向所述滤筒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气管朝向所述滤筒的一端均设有法兰圈;相互配合的两个所述法兰圈之间设有密封圈。
[0018]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柱上的套轴;所述套轴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滤筒相连。
[0019]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固设于所述套轴一侧的吊板,所述吊板上插设有插杆,所述插杆下端固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滤筒固定连接;
[0020]所述吊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0021]优选地,所述滤筒包括筒体、滤网;
[0022]所述滤网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筒体内。
[0023]优选地,所述筒体内壁固设有承托所述滤网的限位件;
[0024]所述滤网上端至少固设有一根拉杆。
[0025]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气管中部设有伸缩软管。
[0026]与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其滤筒设置在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之间的间距内,使得滤筒能够直接从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上拆卸下来;调节装置与支柱的设置,使得滤筒能够在调节装置的作用下转离或转入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之间的间距内,便于滤筒的快速拆装与更换。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回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图1中A位置的放大图。
[0030]图3为滤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筒体的剖切示意图。
[0032]图5为第一进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气体回收装置;10、驱动组件;101、第一支撑板;102、第二支撑板;103、伸缩驱动件;11、第一进气管;12、第二进气管;121、伸缩软管;13、回收箱;2、滤筒;21、筒体;22、滤网;3、调节装置;31、套轴;30、连接件;301、吊板;302、插杆;303、连接板;304、弹性件;4、支柱;5、法兰圈;51、密封圈;6、限位件;7、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8]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包括:气体回收装置1、滤筒2、调节装置3、支柱4;其中,气体回收装置1包括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滤筒2可拆卸安装于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之间形成的间距内;滤筒2与调节装置3相连,并通过调节装置3转动安装于支柱4上,使得调节装置3能够驱动滤筒2沿支柱4的中心线周向转动,进而使得滤筒2能够转动至第一进气管11与第二进气管12之间实现对气体的过滤,也能够转离第一进气管11与第二进气管12之间,实现对滤筒2的清洁与处理;本装置中的滤筒2可设置为1个、2个或多个,设置为多个时,设备运行时,其中一个滤筒2位于第一进气管11与第二进气管12之间实现过滤,其余作为备用,支柱4可设置为矩形、圆柱形等结构,只需要在支柱4上设置用于调节装置3转动的转动槽即可。
[0039]在上述方案中,滤筒2设置在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之间的间距内,使得滤筒2能够直接从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上拆卸下来;调节装置3与支柱4的设置,使得滤筒2能够在调节装置3的作用下转离或转入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之间的间距内,便于滤筒2的快速拆装与更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回收装置(1),包括第一进气管(11)、第二进气管(12);至少一个滤筒(2),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1)、所述第二进气管(12)之间形成的间距内;调节装置(3),与所述滤筒(2)相连;其中,所述滤筒(2)通过所述调节装置(3)转动安装于支柱(4)上,并在所述调节装置(3)作用下沿所述支柱(4)的中心线周向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筒(2)设置两个,且关于所述支柱(4)的中心线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回收装置(1)还包括回收箱(13)、驱动组件(10);所述回收箱(13)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10)与所述第一进气管(11)、所述第二进气管(12)相连,并驱动所述第二进气管(12)远离或靠近所述第一进气管(11),调节所述间距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捕集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0)包括第一支撑板(101)、第二支撑板(102)以及连接第一支撑板(101)与第二支撑板(102)的伸缩驱动件(103);所述第一支撑板(101)固设于所述第一进气管(11)上,且与所述伸缩驱动件(103)的固定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102)固设于所述第二进气管(12)上,且与所述伸缩驱动件(103)的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艳鹏张才稳秦大川宋阳郭博闻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