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腔科补牙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600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口腔科补牙辅助系统,包括口腔开合辅助装置包括双向驱动组件、上腭抵板和压舌板;上腭抵板与患者上腭相抵,压舌板压住患者舌部;处理模块包括:计时单元生成第一时间和第二时间;计算单元根据各第一受力区域的面积和第一压力数据计算得到上腭综合受力值,以及根据各第二受力区域的面积和第二压力数据计算得到舌部综合受力值;综合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时间、第二时间、上腭综合受力值和舌部综合受力值处理得到脸部肌肉酸痛等级;指令生成单元根据脸部肌肉酸痛等级处理得到驱动调整指令;驱动部根据驱动调整指令调整上腭抵板对患者上腭的压力和压舌板对患者舌部的压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患者补牙过程中的舒适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患者补牙过程中的舒适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升了患者补牙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口腔科补牙辅助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牙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口腔科补牙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口腔科进行补牙过程中,需要将各类牙科器械放置到患者口腔中,医生一般使用压舌板抵住患者上腭,为了保证补牙效果,患者的口腔需要一直保持开合状态,随着补牙时间的增长,患者口腔肌肉酸痛会不自觉地合上口腔影响补牙,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医生一般使用口腔开口器维持患者口腔张开,但是口腔开口器材质较硬,同时需要医生手持,长时间使用会导致患者不适,也会导致医生手部肌肉酸痛,严重影响到患者补牙过程中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口腔科补牙辅助系统,用于提升患者补牙过程中的舒适度。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科补牙辅助系统,包括口腔开合辅助装置和处理模块,所述口腔开合辅助装置包括双向驱动组件、上腭抵板和压舌板;
[0005]所述双向驱动组件设置在牙科椅的侧端,所述双向驱动组件包括限位导轨、双螺纹丝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在所述限位导轨的一端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输出端连接所述双螺纹丝杆,所述双螺纹丝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导轨内,所述双螺纹丝杆包括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分别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上,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导轨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块和上腭抵板,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压舌板;
[0006]所述上腭抵板与预设的上腭模型形状相适配,所述压舌板与预设的舌部模型形状相适配,所述上腭抵板与患者上腭相抵,所述压舌板用于压住患者舌部,所述上腭抵板被预先划分为若干第一受力区域,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内均设有用于实时检测内部第一压力数据的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所述压舌板被预先划分为若干第二受力区域,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内均设有用于实时检测内部第二压力数据的第二压力检测模块;
[0007]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各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各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数据和所述驱动部,包括:
[0008]计时单元,用于在所述上腭抵板与患者上腭相抵时开始计时生成第一时间,以及在所述压舌板与患者舌部相抵时开始计时生成第二时间;
[0009]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的面积和相应的所述第一压力数据计算得到上腭综合受力值,以及根据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的面积和相应的所述第二压力数据计算得到舌部综合受力值;
[0010]综合处理单元,分别连接所述计时单元和所述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上腭综合受力值和所述舌部综合受力值处理得到一脸部肌肉酸痛等级;
[0011]指令生成单元,连接所述综合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脸部肌肉酸痛等级处理得到一驱动调整指令;
[0012]所述驱动部根据所述驱动调整指令调整所述上腭抵板对所述患者上腭的压力和所述压舌板对患者舌部的压力。
[0013]进一步地,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预设有相应的第一区域标签,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均预设有相应的第二区域标签,则所述计算单元包括:
[0014]第一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各所述第一区域标签将相应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的面积和所述第一压力数据代入预设的第一计算公式中,得到所述上腭综合受力值;
[0015]第二计算子单元,用于按照各所述第二区域标签将相应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的面积和所述第二压力数据代入预设的第二计算公式中,得到所述舌部综合受力值。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计算公式配置为:
[0017][0018]其中,F
p
用于表示所述上腭综合受力值;
[0019]S
i
用于表示各所述第一区域标签将相应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的面积;
[0020]F
i
用于表示各所述第一区域标签将相应的所述第一压力数据。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计算公式配置为:
[0022][0023]其中,F
t
用于表示所述舌部综合受力值;
[0024]S
x
用于表示各所述第二区域标签将相应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的面积;
[0025]F
x
用于表示各所述第二区域标签将相应的所述第二压力数据。
[0026]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处理单元包括:
[0027]存储子单元,预存有若干第一历史时间、若干第二历史时间及相应的若干上腭历史受力值、若干舌部历史受力值和若干脸部肌肉历史酸痛等级;
[0028]训练子单元,连接所述存储子单元,用于引入一初始模型,并将各所述第一历史时间、各所述第二历史时间、各所述上腭历史受力值和各所述舌部历史受力值作为输入,将相应所述脸部肌肉历史酸痛等级作为输出,对所述初始模型重新训练得到肌肉酸痛预测模型;
[0029]输出子单元,连接所述训练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上腭综合受力值和所述舌部综合受力值输入所述肌肉酸痛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脸部肌肉酸痛等级。
[0030]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处理单元还包括优化子单元,分别连接所述输出子单元和所述训练子单元,用于在所述肌肉酸痛预测模型输出所述脸部肌肉酸痛等级后,获取患者反馈的体感肌肉酸痛等级,并根据所述体感肌肉酸痛等级与所述脸部肌肉酸痛等级之间的等级差值调整所述肌肉酸痛预测模型的权重参数,直至所述体感肌肉酸痛等级与所述脸部肌
肉酸痛等级之间的等级差值小于标准等级误差允许范围。
[0031]进一步地,所述上腭抵板的下端面开设有转动槽口,所述转动槽口内纵向铰接有摆杆,所述摆杆包括包括纵向摆动部和伸缩部,所述纵向摆动部与所述转动槽口依靠互相之间的摩擦力相对固定,所述纵向摆动部远离所述转动槽口一端横向铰接所述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远离所述纵向摆动部一端球铰连接有反光镜片。
[0032]进一步地,所述反光镜片的侧端设有补光灯珠。
[0033]进一步地,所述上腭抵板的外部套接有第一缓冲套,所述压舌板的外部套接有第二缓冲套,所述第一缓冲套和所述第二缓冲套均由柔性缓冲材料制成。
[003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所述双螺纹丝杆。
[003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3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牙科椅的侧端设置双向开合驱动组件,利用双向驱动组件中的驱动部驱动双螺纹丝杆转动,带动上腭抵板和压舌板相对远离或靠近,实现对患者口腔的自动开合控制;同时本专利技术利用设置在上腭抵板各第一受力区域内的第一压力检测模块以及设置在压舌板各第二受力区域内的第二压力检测模块实时检测第一压力数据和第二压力数据,处理模块通过对第一压力数据、第二压力数据、第一受力区域的面积以及第二受力区域的面积预测得到患者的脸部酸痛等级,进而根据脸部酸痛等级调整驱动部对上腭抵板和压舌板的驱动力,进而调整上腭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腔科补牙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口腔开合辅助装置(1)和处理模块(2),所述口腔开合辅助装置(1)包括双向驱动组件、上腭抵板(11)和压舌板(12);所述双向驱动组件设置在牙科椅的侧端,所述双向驱动组件包括限位导轨(13)、双螺纹丝杆(14)、第一滑块(15)、第二滑块(16)、第一连杆(17)、第二连杆(18)和驱动部(19),所述驱动部(19)设置在所述限位导轨(13)的一端部,所述驱动部(19)的驱动输出端连接所述双螺纹丝杆(14),所述双螺纹丝杆(1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导轨(13)内,所述双螺纹丝杆(14)包括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所述第一滑块(15)和所述第二滑块(16)分别螺接在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第二螺纹部上,所述第一滑块(15)和所述第二滑块(16)滑动连接在所述限位导轨(13)内,所述第一连杆(17)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滑块(15)和上腭抵板(11),所述第二连杆(18)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滑块(16)和所述压舌板(12),所述驱动部(19)用于驱动所述双螺纹丝杆(14)转动,带动所述上腭抵板(11)和所述压舌板(12)相对靠近或远离;所述上腭抵板(11)与预设的上腭模型形状相适配,所述压舌板(12)与预设的舌部模型形状相适配,所述上腭抵板(11)与患者上腭相抵,所述压舌板(12)用于压住患者舌部,所述上腭抵板(11)被预先划分为若干第一受力区域,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内均设有用于实时检测内部第一压力数据的第一压力检测模块(7),所述压舌板(12)被预先划分为若干第二受力区域,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内均设有用于实时检测内部第二压力数据的第二压力检测模块(8);所述处理模块(2)电连接各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7)、各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数据和所述驱动部(19),包括:计时单元(21),用于在所述上腭抵板(11)与患者上腭相抵时开始计时生成第一时间,以及在所述压舌板(12)与患者舌部相抵时开始计时生成第二时间;计算单元(22),用于根据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的面积和相应的所述第一压力数据计算得到上腭综合受力值,以及根据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的面积和相应的所述第二压力数据计算得到舌部综合受力值;综合处理单元(23),分别连接所述计时单元(21)和所述计算单元(2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所述第二时间、上腭综合受力值和所述舌部综合受力值处理得到一脸部肌肉酸痛等级;指令生成单元(24),连接所述综合处理单元(23),用于根据所述脸部肌肉酸痛等级处理得到一驱动调整指令;所述驱动部(19)根据所述驱动调整指令调整所述上腭抵板(11)对所述患者上腭的压力和所述压舌板(12)对患者舌部的压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腔科补牙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预设有相应的第一区域标签,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均预设有相应的第二区域标签,则所述计算单元(22)包括:第一计算子单元(221),用于按照各所述第一区域标签将相应的所述第一受力区域的面积和所述第一压力数据代入预设的第一计算公式中,得到所述上腭综合受力值;第二计算子单元(222),用于按照各所述第二区域标签将相应的所述第二受力区域的面积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宇静李慧敏
申请(专利权)人:仙居县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