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92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包括用作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主控芯片、以及三极管;所述主控芯片的十一引脚OUTA端和十四引脚OUTB端用于输出固定频率不同宽度的脉冲信号,该主控芯片的六引脚RT端通过微分电路并联在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上,其三极管的基极输入变换器的反馈信号STBY1以调节不同脉冲宽度;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国内成熟的F1525脉宽调制PWM芯片,进行脉冲频率调制PFM电路,提高航空电源设备及主控芯片的性能,并可推广至使用LLC谐振电源的其他领域,保证F1525主控芯片以最大占空比输出,实现脉冲频率调制的功能。实现脉冲频率调制的功能。实现脉冲频率调制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谐振变换器PFM控制
,具体为一种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航空LLC谐振变换器能够在全负载范围内实现软开关,大幅度提高DC/DC变换器效率和功率密度,在航空电源中使用越来越广泛,LLC谐振变换器采用的是脉冲频率调制PFM控制技术,即占空比固定、调制脉冲频率的技术。
[0003]目前国外和国内市场的PFM控制芯片均为国外生产的,使用较多的是TI公司生产的UC1860、UC25600以及ST公司生产的L6562等型芯片,为解决航空LLC谐振变换器国产化、航空LLC谐振变换器无国产专用脉冲频率控制PFM芯片使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国内成熟的F1525脉宽调制芯片脉冲频率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航空LLC谐振变换器无国产专用脉冲频率控制PFM芯片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包括用作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主控芯片、以及三极管;所述主控芯片的十一引脚OUTA端和十四引脚OUTB端用于输出固定频率不同宽度的脉冲信号,该主控芯片的六引脚RT端通过微分电路并联在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上,其三极管的基极输入变换器的反馈信号STBY1以调节不同脉冲宽度;所述主控芯片的一引脚EA

端与九引脚EA.COMP端一并连接有电容C228和电阻R248,该主控芯片的二引脚EA+端通过电阻R246、电容C223连接VREF2,其电阻R246的输出端还连接在主控芯片的十六引脚Vref端上;所述主控芯片的十引脚SD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249、电容C220和电阻R250,该电阻R250的输入端通过二极管D55接入SHUTDOWM停机信号。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芯片采用F1525型脉宽调制芯片,该主控芯片的七引脚DISC端连接有电阻R247、电容C227、电阻R256和电容C232,且电阻R256、电容C232的一端一并连接在三极管的基极上,其电阻R247的输出端连接在主控芯片的五引脚CT端上。
[0007]进一步的,所述微分电路包含电阻R245、电阻R241、电阻R242、电容C1、电阻R239、电阻R240、电阻R238和电容C225,其电容C225的一端连接GNDS。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主控芯片的十五引脚VCC端接入变换器的VDD1以及电容C229,其电容C229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的十二引脚GND端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二极管D55采用BAS21H型二极管,该二极管D55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136接地GNDS。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采用国内成熟的F1525脉宽调制PWM芯片,进行脉冲频率调制PFM电路,提高航空电源设备及主控芯片的性能,并可推广至使用LLC谐振电源的
其他领域,保证F1525主控芯片以最大占空比输出,实现脉冲频率调制的功能,解决航空LLC谐振变换器专用脉冲频率控制PFM芯片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PFM控制电路图。
[0012]图中:1主控芯片、2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包括用作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主控芯片1、以及三极管2;主控芯片1的十一引脚OUTA端和十四引脚OUTB端用于输出固定频率不同宽度的脉冲信号,以此来调节交换器输出电压;该主控芯片1的六引脚RT端通过微分电路并联在三极管2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上,其三极管2的基极输入变换器的反馈信号STBY1以调节不同脉冲宽度;其中,所提及的三极管2采用但不限于NPN三极管;所提及的微分电路包含电阻R245、电阻R241、电阻R242、电容C1、电阻R239、电阻R240、电阻R238和电容C225,其电容C225的一端连接GNDS;其中,主控芯片1的一引脚EA

端与九引脚EA.COMP端一并连接有电容C228和电阻R248,该主控芯片1的二引脚EA+端通过电阻R246、电容C223连接VREF2,其电阻R246的输出端还连接在主控芯片1的十六引脚Vref端上;主控芯片1的十引脚SD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249、电容C220和电阻R250,该电阻R250的输入端通过二极管D55接入SHUTDOWM停机信号,二极管D55采用但不限于BAS21H型二极管,该二极管D55的输入端通过电容C136接地GNDS。
[0015]需要说明的是,主控芯片1的五引脚CT端和六引脚RT端为固定频率设置,PFM技术不使用F1525内部误差放大器,环路经外部误差放大和PI调节后,将反馈信号送至STBY1处,控制电路中的三极管2,使主控芯片1的六引脚RT端上微分电路的电阻电流发生变化,以达到工作频率的变化;主控芯片1采用F1525型芯片,主控芯片1的同相输入六引脚RT端接三极管2的基极,反向接输出,保证F1525以最大占空比输出,实现脉冲频率调制的功能。
[0016]在本实施例中,主控芯片1采用F1525型脉宽调制芯片,该主控芯片1的七引脚DISC端连接有电阻R247、电容C227、电阻R256和电容C232,且电阻R256、电容C232的一端连接在三极管2的基极上,其电阻R247的输出端连接在主控芯片1的五引脚CT端上;其中,主控芯片1的十五引脚VCC端接入变换器的VDD1以及电容C229,其电容C229的输出端与主控芯片1的十二引脚GND端连接。
[0017]需要说明的是,固定F1525型主控芯片1占空比输出,通过PI反馈环路后控制频率变化,将该固定F1525型主控芯片1从二次电源变换的PWM调制控制电路,实现LLC谐振变换器系统稳定,解决LLC谐振变换器无国产专用芯片使用的问题,实现该功能优选F1525型主控芯片1。
[0018]综上所述,采用国内成熟的F1525脉宽调制PWM芯片,进行脉冲频率调制PFM电路,
提高航空电源设备及主控芯片的性能,并可推广至使用LLC谐振电源的其他领域,保证F1525主控芯片以最大占空比输出,实现脉冲频率调制的功能,解决了航空LLC谐振变换器专用脉冲频率控制PFM芯片使用的问题。
[0019]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专利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专利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包括用作脉冲宽度调制控制的主控芯片、以及三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的十一引脚OUTA端和十四引脚OUTB端用于输出固定频率不同宽度的脉冲信号,该主控芯片的六引脚RT端通过微分电路并联在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上,其三极管的基极输入变换器的反馈信号STBY1以调节不同脉冲宽度;所述主控芯片的一引脚EA

端与九引脚EA.COMP端一并连接有电容C228和电阻R248,该主控芯片的二引脚EA+端通过电阻R246、电容C223连接VREF2,其电阻R246的输出端还连接在主控芯片的十六引脚Vref端上;所述主控芯片的十引脚SD端分别连接有电阻R249、电容C220和电阻R250,该电阻R250的输入端通过二极管D55接入SHUTDOWM停机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航空LLC谐振变换器PFM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芯片采用F1525型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德刚况清龙周思培欧广涛
申请(专利权)人:贵阳航空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