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及单勾无尾螺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915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及单勾无尾螺套;包括螺套和本体,所述螺套的前端设有勾部,所述本体的前端设有引导螺纹,本体的外缘面上沿轴向开设有沟槽,沟槽的前端贯穿本体进而在引导螺纹上形成豁口;所述沟槽内设有可沿本体径向活动的驻留件,驻留件的前端设有驻留拨片,驻留拨片与引导螺纹的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螺套旋入并套装在具有引导螺纹的本体前端,螺套前端的勾部与驻留拨片抵触形成配合连接,通过正向旋转本体可以将尾螺套旋入螺孔内,反转本体时螺套可挤压驻留拨片上的导入曲面,使驻留拨片以及驻留件前端缩入沟槽,使螺套从本体上的引导螺纹上旋出,使用方便,安装效率高。安装效率高。安装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及单勾无尾螺套


[0001]本技术涉及五金工具
,特别指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及单勾无尾螺套。

技术介绍

[0002]国内传统螺套为使用有尾螺套为主,因其成本低、造价不高、结构相对简单,目前占使用范围90%以上;而另外有高端要求电子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上完全依赖进口日本的加藤(KATO)无尾螺套,我国在这点处于完全落后状态。无尾螺套是在普通螺纹护套的基础上开发研制的新型螺纹护套产品。无尾螺套克服了传统螺纹护套存在安装柄及安装效率低的缺点,在安装时无尾螺套时,无需区分螺套的方向,直接安装即可,这一点是有尾螺套无可比拟的,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由于无尾螺套没有安装柄,现有的安装工具采用夹持固定的方式进行安装,夹持力度过大会导致无尾螺套变形难以旋入,夹持力度过小则会出现打滑现象。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及单勾无尾螺套。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前端设有引导螺纹,本体的外缘面上沿轴向开设有沟槽,沟槽的前端贯穿本体进而在引导螺纹上形成豁口;所述沟槽内设有可沿本体径向活动的驻留件,驻留件的前端设有驻留拨片,驻留拨片与引导螺纹的相交。
[0006]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驻留拨片与引导螺纹相交的一端具有导入曲面。
[0007]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沟槽内设有转轴,驻留件的后部通过转轴与本体转动连接。
[0008]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沟槽内设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的一端与本体配合连接,支撑弹簧的另一端抵触设置在驻留件的中部。
[0009]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驻留件的后端设有形位垫块,形位垫块与本体抵触连接。
[0010]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本体中部的外缘上设有配装螺纹,且本体的中部开设有通孔,通孔贯穿所述沟槽,且转轴穿设于所述通孔。
[0011]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配装螺纹处的本体直径大于引导螺纹处的本体直径。
[0012]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本体的后端设有外六角接头。
[0013]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包括螺套,所述螺套与本体前端的引导螺纹适配,螺套的前端设有勾部。
[0014]本技术的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及单勾无尾螺套,驻留件可活动的设置在沟槽内,单钩无尾螺套旋入并套装在具有引导螺纹的本体前端,螺套前端的勾部与驻留拨片抵触形成配合连接,通过正向旋转本体可以将尾螺套旋入螺孔内,反转本体时螺套可挤压
驻留拨片上的导入曲面,使驻留拨片以及驻留件前端缩入沟槽,使螺套从本体上的引导螺纹上旋出,使用方便,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单勾无尾螺套工具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单勾无尾螺套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
[0020]1、本体;2、驻留件;3、螺套;11、引导螺纹;12、沟槽;13、配装螺纹;14、通孔;15、外六角接头;21、驻留拨片;22、转轴;23、支撑弹簧;24、形位垫块;25、导入曲面;31、勾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2]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及单勾无尾螺套,包括螺套3和本体1,所述螺套3的前端设有勾部31,所述本体1的前端设有引导螺纹11,所述螺套3与本体1前端的引导螺纹11适配,本体1的外缘面上沿轴向开设有沟槽12,沟槽12的前端贯穿本体1进而在引导螺纹11上形成豁口;所述沟槽12内设有可沿本体1径向活动的驻留件2,驻留件2的前端设有驻留拨片21,驻留拨片21与引导螺纹11的相交。所述本体1用于螺套3,螺套3可旋入引导螺纹11从而套装在本体1的前端,其中驻留拨片21与引导螺纹11相交,螺套3前端的勾部31与本体1前端的驻留拨片21从周向上构成配合连接,而后所述本体1可将单勾无尾螺套3旋入螺纹孔中。按压驻留件2使所述驻留拨片21缩入沟槽12内,本体1反向旋转与螺套3分离,从而将螺套3留在螺纹孔内,安装方便效率更高。
[0023]所述驻留拨片21与引导螺纹11相交的一端具有导入曲面25,所述驻留拨片21的里端与驻留件2固定连接,且二者为一体结构。所述驻留拨片21的外端具有两个侧面,且两个侧面分别与引导螺纹11的正反螺旋方向对应,当螺套3旋入套装在引导螺纹11上后,驻留拨片21与螺套3的勾部抵触对其形成周向上的限位。当本体1将螺套3旋入螺纹孔后,本体1相对于螺套3反向旋转,此时,螺套3抵触导入曲面25构成滑动配合,且该抵触作用施加一个径向作用力在驻留件2上,使驻留件2以及驻留拨片21缩入沟槽12内,进而螺套3与驻留拨片21形成滑动配合,使本体1可直接旋出螺套3完成分离。
[0024]所述沟槽12内设有转轴22,驻留件2的后部通过转轴22与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2用于使驻留件2可活动的设置在沟槽12内,其中驻留件2前端的运动方向与本体1的径向平行。
[0025]所述沟槽12内设有支撑弹簧23,支撑弹簧23的一端与本体1配合连接,支撑弹簧23的另一端抵触设置在驻留件2的中部。所述支撑弹簧23用于支撑驻留件2,使驻留拨片21处于豁口中并与引导螺纹11相交。进一步地,所述本体1与螺套3相对反转时,螺套3可施加作用力克服支撑弹簧23,使驻留拨片21缩回沟槽12内。
[0026]所述驻留件2的后端设有形位垫块24,形位垫块24与本体1抵触连接,所述驻留件2整体沿沟槽12设置,且驻留件2中部通过转轴22与本体1转动连接,驻留件2的前后两端相对
于转轴22形成杠杆机构。所述转轴22前侧的驻留件2与本体1之间设有支撑弹簧23,通过后端的形位垫块24使驻留件2与本体1抵触配合,以保证所述驻留件2前端的驻留拨片21与引导螺纹11相交。
[0027]所述本体1中部的外缘上设有配装螺纹13,且本体1的中部开设有通孔14,通孔14贯穿所述沟槽12,且转轴22穿设于所述通孔14。所述配装螺纹13用于安装保护壳体,即在本体1中部可以套装一个保护壳体,将转轴22处的部件包覆处理。尤其在于,所述转轴22可转动地穿设于通孔14,设置一个保护壳可将转轴22限制在本体1上防止脱落。
[0028]所述配装螺纹13处的本体1直径大于引导螺纹11处的本体1直径。
[0029]所述本体1的后端设有外六角接头15,问问外六角接头15为通配结构,用于安装在电动装夹工具上,所述外六角接头15也可以采用其他花齿柱头、方形头等常规通配接头。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前端设有引导螺纹(11),本体(1)的外缘面上沿轴向开设有沟槽(12),沟槽(12)的前端贯穿本体(1)进而在引导螺纹(11)上形成豁口;所述沟槽(12)内设有可沿本体(1)径向活动的驻留件(2),驻留件(2)的前端设有驻留拨片(21),驻留拨片(21)与引导螺纹(11)的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驻留拨片(21)与引导螺纹(11)相交的一端具有导入曲面(2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2)内设有转轴(22),驻留件(2)的后部通过转轴(22)与本体(1)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勾无尾螺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12)内设有支撑弹簧(23),支撑弹簧(23)的一端与本体(1)配合连接,支撑弹簧(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仁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青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