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85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铰接,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活动块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交接于固定安装块上,所述固定安装块固定设置于安装板中部,所述活动块上表面设置有环抱枕;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不受人个体差异的影响,通过调整活动部分,使颈枕适应不同胖瘦的颈椎。椎。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颈椎牵引装置
,具体为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康复治疗中有一种用于颈锥的治疗方式,通过机械手段给颈椎施加拉力,使其发生相对伸长,从而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力线等目的,这种治疗方式被称为牵引治疗;
[0003]颈椎牵引装置,颈椎固定部分有:一、软结构枕颌带,呈人字形分别固定住枕骨位置和下颌位置,此种结构牵拉过程中下颌固定住,导致颞颌关节酸痛甚至颞颌关节紊乱,并且影响被治疗者说话;二、凹陷式头枕,患者把头部放入头枕的凹陷处,用软固定带固定住额头和下颌,因为个体差异的原因,每个人头的大小不一,所以凹陷不能适应所有人,且在牵拉时和头枕接触的枕部和颈部不同程度的受到挤压,疼痛感明显,还有固定下颌的带子使下颌受力,导致颞颌关节不舒服甚至是疼痛;三、双侧立柱式固定,这种固定装置是固定下颌骨和枕骨部位,牵拉过程中有明显不适感,还有导致颞颌关节脱位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不受人个体差异的影响,通过调整活动部分,使颈枕适应不同胖瘦的颈椎。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座,所述滑座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两端设置有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上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与第一连杆相铰接,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活动块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另一端交接于固定安装块上,所述固定安装块固定设置于安装板中部,所述活动块上表面设置有环抱枕;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处与推杆一端相铰接,所述推杆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中部下方设置的铰接座上。
[0006]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座。
[000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上的滑块与滑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推杆的通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与所述连接座位于相反的两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外侧设置有弧形外壳。
[0011]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块的侧方设置有头枕。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提供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不受人个体差异的影响,通过调整活动部分,使颈枕适应不同胖瘦的颈椎;受力点为颈椎和头部相交的地方,不会压迫枕骨,也不会累积到下颌骨,所以有效避免的牵拉过程中的不适感;与
皮肤接触的是PU包裹的慢回弹海绵,亲肤感好,软硬适中,不会有挤压感。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局部剖)。
[0015]图3为本技术底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滑座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去除外壳、活动块与环抱枕)。
[0018]图6为本技术安装板、活动块立体结构示意图(下方视角)。
[0019]图7为本技术安装板、活动块立体结构示意图(上方视角)。
[0020]图8为本技术安装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安装座;2、底座;3、滑座;4、滑杆;5、连接座;6、环抱枕;7、活动块;8、外壳;31、安装板;32、安装耳;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杆;35、连接块;36、固定安装块;37、推杆;38、铰接座;39、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0023]如图1

8所示,本技术的具体结构为: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固定设置于床体上,安装座1上设置有底座2,如图2所示,底座2的首端通过铰链与安装座1固定连接,底座2上设置有滑座3,滑座3为可滑动设置于底座2上,滑动方向与环抱枕6抱合的方向相垂直,滑座3的首端设置有安装板31,安装板3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安装耳32,左右两端的安装耳32上铰接有第一连杆33,第一连杆33上铰接有第二连杆34,第二连杆34一端与第一连杆33相铰接,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35,连接块35与活动块7的上侧通过螺栓相连接,活动块7的下端铰接于固定安装块36上,固定安装块36固定设置于安装板31中部,活动块7上表面设置有环抱枕6,所述环抱枕6为柔性材料,可以为弹性橡胶或者弹性海绵或为PU包裹的慢回弹海绵;如图6

8所示,第一连杆33与第二连杆34铰接处与推杆37首端通过插销铰接在一起,推杆37底端通过铰接座38铰接于安装板31中部下方,铰接座38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安装板31的下方,推杆37为电动推杆;通过铰接设置的活动块7搭配上安装耳32、第一连杆33、第二连杆34、连接块35与推杆37的设置使得能够调节环抱枕6的开合大小,从而能够适应不同人的颈椎,且受力点为颈椎和头部相交的地方,不会压迫枕骨,也不会累积到下颌骨,所以有效避免的牵拉过程中的不适感。
[0024]其中,底座2的两侧设置有滑杆4,具体的底座2的两侧设置有滑孔,滑孔内滑动设置有滑杆4,滑杆4的端部设置有连接座5,滑杆4与底座2为现有伸缩结构,且在滑杆4的末端设置有弹性定位珠,在滑孔首端设置有与弹性定位珠相配合的通孔,用于防止滑杆4从滑孔中滑出,连接座5的中部设置有铰接耳,用于安装于主体设备上。
[0025]其中,底座2的中部设置有滑槽,滑槽的设置方向与滑杆4的设置方向一致,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导轨,导轨的设置方向与滑杆4的方向一致,导轨上的滑块与滑座3的下表面固
定连接;导轨的设置使得滑座3能够进行部分位移,位移距离为40cm内,导轨为阻尼导轨,用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使得环抱枕6能够更好的包裹患者的颈椎。
[0026]其中,安装板31的两侧设置有用于安装推杆37的通孔39,通孔39位于固定安装块36的两侧;通孔39用于推杆37从安装板31下方穿入安装板31的上方。
[0027]其中,安装板31与连接座5位于相反的两侧。
[0028]其中,活动块7的左右外侧设置有弧形外壳8,外壳8内设置有弧度,用于将活动块7包裹在外壳8内,避免活动块7在运动过程中与外壳8发生干涉,同时能够对活动块7起到保护作用。
[0029]其中,活动块7的内侧方设置有头枕。
[0030]具体使用时,控制推杆37收缩,然后在第一连杆33与第二连杆34的推动作用下使得活动块7绕着活动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抱式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上设置有底座(2),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滑座(3),所述滑座(3)的一端设置有安装板(31),所述安装板(31)两端设置有安装耳(32),所述安装耳(32)上铰接有第一连杆(33),所述第一连杆(33)上铰接有第二连杆(34),所述第二连杆(34)一端与第一连杆(33)相铰接,另一端铰接有连接块(35),所述连接块(35)与活动块(7)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活动块(7)的另一端交接于固定安装块(36)上,所述固定安装块(36)固定设置于安装板(31)中部,所述活动块(7)上表面设置有环抱枕(6);所述第一连杆(33)与所述第二连杆(34)铰接处与推杆(37)一端相铰接,所述推杆(37)另一端铰接于安装板(31)中部下方设置的铰接座(38)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椎减压牵引仿手法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黄君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康立人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