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730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包括加热线圈本体和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上的导磁体,所述加热线圈本体包括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能够在有限空间内更多的横向磁通线圈,提高感应加热线圈有效展开长度,从而有效降低线圈的输入电流强度,降低线圈的自身发热,降低电源系统设计难度并提高电源效率,其次仅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中部的导磁体也有利于控制边部过热幅度,提高工件温度均匀性。均匀性。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


[0001]本技术属于电磁感应加热
,涉及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

技术介绍

[0002]电磁感应加热通过交变电流产生的磁场作用被加热工件,在工件上产生感应电流并形成自身热源,实现工件的快速加热。在薄板连续快速加热领域(如带钢连退加热、ESP快速补热等),采用横向磁通感应加热可以有效降低电源频率和提高电源效率,但物料快速通过感应体,需要在较小的行程范围内实现极大的加热功率输出。
[0003]感应加热的功率输出除了受工件自身的特性(比如导电性)影响外,还与线圈的输入电流和有效展开长度等因素相关,若线圈有效展开长度不足,则需要较大的输入电流才能实现目标功率,这不仅增大了电源系统的设计难度和成本,同时也会放大横磁感应加热系统的边部过热特性,增大边部过热幅度,严重影响温度均匀性。
[0004]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感应加热线圈,在有限空间内布置更长的线圈,提高线圈有效展开长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在有限空间内布置更长的线圈,提高感应加热线圈有效展开长度,以有效降低线圈的输入电流强度,降低电源系统设计难度并提高电源效率。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包括加热线圈本体和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上的导磁体,所述加热线圈本体包括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
[0008]进一步,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中的一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从内往外绕制,另一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从外往内绕制,且两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之间为斜拉导线串联。
[0009]进一步,所述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线圈的嵌套层数不少于2层,且相邻嵌套层之间为斜拉串联。
[0010]进一步,所述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为矩形线圈。
[0011]进一步,所述导磁体开放式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上,且导磁体的开放面与加热线圈本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共面。
[0012]进一步,所述导磁体未包覆加热线圈本体的两端。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通过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能够在有限空间内更多的横向磁通线圈,提高感应加热线圈有效展开长度,从而有效降低线圈的输入电流强度,降低线圈的自身发热,降低电源系统设计难度并提高电源效率,其次仅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中部的导磁体也有利于控制边部过热幅度,提高工件温度均匀性。
[0015]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16]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0017]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实施例中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加热线圈本体1、导磁体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2]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图2,为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包括加热线圈本体1和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1上的导磁体2,所述加热线圈本体1包括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
[0024]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中的一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从内往外绕制,另一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从外往内绕制,且两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之间为斜拉导线串联。
[0025]所述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线圈的嵌套层数不少于2层,且相邻嵌套层之间为斜拉串联,所述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为矩形线圈。
[0026]所述导磁体2开放式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1上,且导磁体2的开放面与加热线圈本体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共面,所述导磁体2未包覆加热线圈本体1的两端,仅包覆在加热线圈
本体1的中部,所述导磁体2不覆盖加热线圈本体1的两端,以降低工件边部的感应磁通富集程度,控制或消除边部过热效应。
[0027]本实施例中的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布置更多的横向磁通线圈,提高加热线圈本体1的有效展开长度,从而降低单位长度线圈的输入功率,降低电流输入强度和电源设计难度,降低输入电流,其次仅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1中部的导磁体2也有利于控制工件的边部过热幅度,提高工件温度均匀性。
[002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线圈本体(1)和包覆在加热线圈本体(1)上的导磁体(2),所述加热线圈本体(1)包括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于:两个并排串联的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中的一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从内往外绕制,另一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从外往内绕制,且两个内外嵌套型多层串联导线圈之间为斜拉导线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中所述的横向磁通感应加热线圈,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程奇伯杨柏松王新平王卫刚德军芮州峰王万慧陈地冯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