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及其成型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50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及其成型加工工艺,该组分包括:阻燃树脂10~15份、发泡剂5~10份、增塑剂6~8份、EVA树脂30~50份、阻燃剂10~15份、抗菌剂10~15份和滑石粉5~10份,根据存放产品的外形和尺寸,设计制作发泡模具,然后根据发泡模具的尺寸制作模切机的模切板,通过电子称将阻燃树脂、增塑剂和EVA树脂进行称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阻燃剂、阻燃树脂和抗菌剂的配合,具备阻燃和抗菌性能强的优点,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防止泡棉产生燃烧现象,避免泡棉产生有害气体,同时泡棉的表面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在长期使用时泡棉的表面不易滋生细菌,提升了对产品的存放效果。提升了对产品的存放效果。提升了对产品的存放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及其成型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EVA内衬泡棉
,具体为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及其成型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EVA内衬,是指某一种产品放入这个EVA盒中,然后外面再需要一个包装,将EVA内衬放入这个包装中,这个包装可以有金属铁盒,也可以是白纸板盒或纸箱中。
[0003]专利公布号CN109851845B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泡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活用品的
,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泡棉,所述泡棉按质量份数记,包括有以下组分:90~120份无卤聚醚多元醇,45~65份甲苯二异氰酸酯,0.4~0.6份催化剂,1~4份拉力剂AE

800,2~6份水,0.5~2.5份硅油,4~9份环糊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泡棉从泡棉制备工艺中添加的物料出发,尽可能多的用无毒、环保的材料取代传统工艺工常用的有毒有害的材料,从源头上降低泡棉中的VOC含量,达到环保的要求,生产低VOC的泡棉。
[0004]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就是泡棉表面的阻燃性能较差,导致当发生着火时泡棉的表面容易产生持续燃烧现象,并且在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从而对使用者带来危害,同时泡棉表面的抗菌性能较差,在对一些食品进行长期存放时,泡棉的表面容易滋生细菌,从而影响食品的卫生性。
[0005]因此,专利技术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及其成型加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及其成型加工工艺,具备阻燃性能强及具有抗菌功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EVA内衬泡棉在使用时,泡棉表面阻燃性能不佳,同时不具有抗菌功能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包括:阻燃树脂10~15份、发泡剂5~10份、增塑剂6~8份、EVA树脂30~50份、阻燃剂10~15份、抗菌剂10~15份和滑石粉5~10份。
[0008]优选的,所述阻燃剂具体材质为无卤阻燃剂,所述抗菌剂具体材料为塑料抗菌剂。
[0009]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A:根据存放产品的外形和尺寸,设计制作发泡模具,然后根据发泡模具的尺寸制作模切机的模切板;
[0011]B:将阻燃树脂、增塑剂和EVA树脂倒入混料机中进行预先混料,然后将物料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料进行收集;
[0012]C:将步骤B混合后的混合料投放至密炼机的加料口,当密炼室的温度达到100℃时,然后对密炼后的物料进行排放收集;
[0013]D:将步骤B密炼后的物料投放至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然后向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添加适量的发泡剂、阻燃剂、抗菌剂和滑石粉;
[0014]E:将步骤C中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的物料放置在发泡模具的内部,从而得到EVA内衬泡棉坯料;
[0015]F:将步骤D中成品的EVA内衬泡棉放置在模切机的表面,模切机的模切板对EVA内衬泡棉表面多余的边料进行裁切处理,从而得到成品的EVA内衬泡棉。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发泡模具的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10~20min。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混料机的转速为1000~1500r/min,混料时间为5min。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双螺杆挤出机的热熔温度为100~125℃,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筒内停留时间为2min。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在对阻燃树脂、增塑剂和EVA树脂向混料机中进行添加时,预先使用电子称分别与将阻燃树脂、增塑剂和EVA树脂进行称量,以此提升物料投放的精确度,混料机对阻燃树脂、增塑剂和EVA树脂之间进行混料处理。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密炼机两转子相对回转,将来自加料口的物料夹住带入辊缝受到转子的挤压和剪切,穿过辊缝后碰到下顶拴尖棱被分成两部分,分别沿前后室壁与转子之间缝隙再回到辊隙上方,密炼机往复对混合料进行不断的挤压和剪切,物料受到剪切和摩擦作用后温度急剧上升,起到搅拌混合作用。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双螺杆挤出机对物料进行进一步的混合和热熔处理,使发泡剂、阻燃剂、抗菌剂和滑石粉能够与混合料之间进行混合。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发泡模具对物料进行熔融,形成气液饱和溶液,通过成核作用,形成大量微小泡核,泡核增长,制成内衬泡棉。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阻燃剂、阻燃树脂和抗菌剂的配合,具备阻燃和抗菌性能强的优点,能够在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防止泡棉产生燃烧现象,避免泡棉产生有害气体,同时泡棉的表面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在长期使用时泡棉的表面不易滋生细菌,提升了对产品的存放效果。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图1,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该组分包括:阻燃树脂10~15份、发泡剂5~10份、增塑剂6~8份、EVA树脂30~50份、阻燃剂10~15份、抗菌剂10~15份和滑石粉5~10份,阻燃树脂可大大降低其易燃性,并使其着火后可自行熄灭,从而抑制火焰蔓延、减轻燃烧产生的烟或有毒气体的危害。
[0027]阻燃剂具体材质为无卤阻燃剂,无卤阻燃剂含卤聚合物或的阻燃混合物,火灾发生时,含卤阻燃材料在阻燃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的腐蚀性卤化氢气体,造成二次危害,新的阻燃体系,燃烧时发烟量小,不产生有毒、腐蚀性气体,无卤阻燃添加剂主要以磷系化合物和金属氢氧化物为主,这两类化合物,燃烧时不挥发、不产生腐蚀性气体,被称为无公害阻燃剂,另外还有硅系阻燃剂及氮系阻燃剂等几类新型的无卤阻燃剂,抗菌剂具体材料为塑料抗菌剂,塑料抗菌剂一般分为无机抗菌剂,有机抗菌剂和天然抗菌剂,无菌抗
菌剂利用银、铜、锌等金属的抗菌能力,通过物理吸附离子交换等方法,将银、铜、锌等金属(或其离子)固定在氟石、硅胶等多孔材料的表面制成抗菌剂,然后将其加入到相应的制品中即获得具有抗菌能力的材料,有机抗菌剂的主要品种有香草醛或乙基香草醛类化合物,常用于聚乙烯类食品包装膜中,起抗菌作用。
[0028]步骤E中发泡模具的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10~20min。
[0029]步骤B中混料机的转速为1000~1500r/min,混料时间为5min。
[0030]步骤D中双螺杆挤出机的热熔温度为100~125℃,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筒内停留时间为2min。
[0031]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2]A:根据存放产品的外形和尺寸,设计制作发泡模具,然后根据发泡模具的尺寸制作模切机的模切板;
[0033]B:将阻燃树脂、增塑剂和EVA树脂倒入混料机中进行预先混料,然后将物料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料进行收集;
[0034]C:将步骤B混合后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阻燃树脂10~15份、发泡剂5~10份、增塑剂6~8份、EVA树脂30~50份、阻燃剂10~15份、抗菌剂10~15份和滑石粉5~10份。2.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存放产品的外形和尺寸,设计制作发泡模具,然后根据发泡模具的尺寸制作模切机的模切板;B:将阻燃树脂、增塑剂和EVA树脂倒入混料机中进行预先混料,然后将物料混合均匀后的混合料进行收集;C:将步骤B混合后的混合料投放至密炼机的加料口,当密炼室的温度达到100℃时,然后对密炼后的物料进行排放收集;D:将步骤B密炼后的物料投放至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然后向双螺杆挤出机的内部添加适量的发泡剂、阻燃剂、抗菌剂和滑石粉;E:将步骤C中双螺杆挤出机挤出的物料放置在发泡模具的内部,从而得到EVA内衬泡棉坯料;F:将步骤D中成品的EVA内衬泡棉放置在模切机的表面,模切机的模切板对EVA内衬泡棉表面多余的边料进行裁切处理,从而得到成品的EVA内衬泡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具体材质为无卤阻燃剂,所述抗菌剂具体材料为塑料抗菌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成型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发泡模具的温度为80~90℃,反应时间为10~20min。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EVA内衬泡棉材料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诚裕达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