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542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8
本申请提出了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运行数据录入模块、能效评价指标计算模块和能效评价指标可视化模块;所述运行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区域内待评价的各新能源电站的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的录入;所述能效评价指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所述能效评价指标可视化模块,用于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标杆值和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确定所述区域内各新能源电站的能效水平,并将所述能效水平进行可视化展示。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提高了新能源能效评价的准确性。了新能源能效评价的准确性。了新能源能效评价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及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能效评价
,尤其涉及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风是无污染的能源之一,储量大,风力发电是指将风的动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因地制宜地利用风电非常适合绿色发展的理念,目前,风电、光伏领域发展前景广阔。风电的使用非常环保,拥有巨大的风能量,因此国际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新能源能效评价
,近年来,人们对新能源能效评价方面开展了诸多工作,但仍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评价流程人工参与多,过程中人为因素会有较多影响;评价结果管理方法较陈旧,无法实现数据及时共享;针对评价结果中可提升项,反馈及时度较低。经验不足的人员,经常不知道如何开始,不能判断新能源能效评价的合理性,可操作性不强,可能会出现评价内容漏项、深度不够、意见不准等问题,审查成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进而不能够对新能源的能效进行及时精确的评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的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及方法,以至少解决不能够对新能源的能效进行及时精确的评价的技术问题。
[0004]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包括:运行数据录入模块、能效评价指标计算模块和能效评价指标可视化模块;
[0005]所述运行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区域内待评价的各新能源电站的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的录入;
[0006]所述能效评价指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
[0007]所述能效评价指标可视化模块,用于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标杆值和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确定所述区域内各新能源电站的能效水平,并将所述能效水平进行可视化展示。
[0008]优选的,所述运行数据录入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录入的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进行检验,若检验不通过,则发出数据错误的提示,并显示错误类型。
[0009]优选的,当所述新能源电站为光伏电站时,所述各评价指标包括:利用小时指标、电站可利用率指标、故障弃光率指标、消缺及时率指标、综合厂用电率指标、组件品牌指标、逆变器品牌指标、箱变品牌指标、电网弃光率指标和两个细则考核指标;
[0010]当所述新能源电站为风力发电站时,所述各评价指标包括:利用小时指标、电站可利用率指标、故障弃风率指标、消缺及时率指标、综合厂用电率指标、主机品牌指标、箱变品牌指标、电网弃风率指标和两个细则考核指标。
[0011]进一步的,所述根据各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包括:
[0012]根据各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值;
[0013]基于各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的评分规则、基础分及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值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
[0014]进一步的,所述各评价指标对应基础分包括:
[0015]所述利用小时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25分、所述电站可利用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10分、所述故障弃光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20分、所述消缺及时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20分、所述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15分、所述组件品牌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0分、所述逆变器品牌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0分、所述箱变品牌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0分、所述电网弃光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10分、所述两个细则考核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0分、所述故障弃风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20分、所述电网弃风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10分。
[0016]进一步的,所述电站可利用率指标对应的预设的评分规则包括:
[0017]当所述电站可利用率的指标值大于等于99%时,与98.5%比较,每超过0.1%,加1分;
[0018]当所述电站可利用率的指标值大于等于98.5%且小于99%时,与98.5%比较,每增加0.1%,加0.5分;
[0019]当所述电站可利用率的指标值大于等于98%且小于98.5%时,与98.5%比较,每降低0.1%,扣0.5分;
[0020]当所述电站可利用率的指标值小于98%时,扣除所述指标对应的基准分的全部分值;
[0021]所述消缺及时率指标对应的预设的评分规则包括:
[0022]当所述消缺及时率指标值大于等于95%时,得所述指标对应的基础分;
[0023]当所述消缺及时率指标值小于95%时,与100%比较,每降低1%,扣2分,最低得分为零;
[0024]当所述消缺及时率指标值小于85%时,得分为零;
[0025]所述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对应的预设的评分规则包括:
[0026]当所述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值大于本场长月计划综合厂用电率时,每高于0.1个百分点,扣3分;
[0027]当所述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值小于本场长月计划综合厂用电率时,每低于0.1个百分点,加1分;
[0028]所述两个细则考核对应的预设的评分规则包括:
[0029]当两个细则考核为负值时,每减少1万kWh,扣0.5分,其中,当减少量大于等于10万kWh时,扣5分;
[0030]当两个细则考核为正值时,每增少1万kWh,加1分,其中,当增加量大于等于10万kWh时,加10分。
[0031]进一步的,按下式确定故障弃光率指标的得分值:
[0032]故障弃光率得分=(1

e/(E+e)*100%)*故障弃光率指标对应的基准分
[0033]按下式确定电网弃光率指标的得分值:
[0034]电网弃光率得分=(1

电网弃光电量/(发电量+综合弃光电量)*100%)*电网弃光
率指标对应的基准分;
[0035]按下式确定故障弃风率指标的得分值:
[0036]故障弃风率得分=(1

e/(E+e)*100%)*故障弃风率指标对应的基准分
[0037]按下式确定电网弃风率指标的得分值:
[0038]电网弃风率得分=(1

电网弃风电量/(发电量+综合弃风电量)*100%)*电网弃风率指标对应的基准分。
[0039]优选的,所述能效评价指标可视化模块,还用于按着预设的表格形式将所述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导出。
[0040]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系统管理模块;
[0041]所述系统管理模块,用于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的后台管理和配置、用户及权限管理。
[0042]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新能源能效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43]获取区域内待评价的各新能源电站的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
[0044]根据各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
[0045]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标杆值和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确定所述区域内各新能源电站的能效水平。
[0046]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行数据录入模块、能效评价指标计算模块和能效评价指标可视化模块;所述运行数据录入模块,用于区域内待评价的各新能源电站的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的录入;所述能效评价指标计算模块,用于根据各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所述能效评价指标可视化模块,用于根据各评价指标的标杆值和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确定所述区域内各新能源电站的能效水平,并将所述能效水平进行可视化展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行数据录入模块,还用于对所述录入的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进行检验,若检验不通过,则发出数据错误的提示,并显示错误类型。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新能源电站为光伏电站时,所述各评价指标包括:利用小时指标、电站可利用率指标、故障弃光率指标、消缺及时率指标、综合厂用电率指标、组件品牌指标、逆变器品牌指标、箱变品牌指标、电网弃光率指标和两个细则考核指标;当所述新能源电站为风力发电站时,所述各评价指标包括:利用小时指标、电站可利用率指标、故障弃风率指标、消缺及时率指标、综合厂用电率指标、主机品牌指标、箱变品牌指标、电网弃风率指标和两个细则考核指标。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包括:根据各新能源电站的所述基础数据及运行数据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值;基于各评价指标对应的预设的评分规则、基础分及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值确定各新能源电站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得分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评价指标对应基础分包括:所述利用小时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25分、所述电站可利用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10分、所述故障弃光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20分、所述消缺及时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20分、所述综合厂用电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15分、所述组件品牌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0分、所述逆变器品牌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0分、所述箱变品牌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0分、所述电网弃光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10分、所述两个细则考核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0分、所述故障弃风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20分、所述电网弃风率指标对应的基础分为10分。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能源能效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站可利用率指标对应的预设的评分规则包括:当所述电站可利用率的指标值大于等于99%时,与98.5%比较,每超过0.1%,加1分;当所述电站可利用率的指标值大于等于98.5%且小于99%时,与98.5%比较,每增加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王聚博莫玄超褚旭川凌宇龙杨帆孙明涛何丹丹高亮宿凤明万江洪龚震曹正良王金鹏陈占富贺坤李昊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