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伯特专利>正文

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36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锯片(10,100)、尤其是马刀锯片,具有相应地沿着载体片(16)的第一齿侧和沿着相对的第二齿侧(12,14)布置的锯齿(18,20),其中,关于夹紧端部(22)相对的所述齿侧(12,14)至少通过所述锯片(10)的尖端(24)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所述齿侧(12,14)还通过衔接于所述尖端(24)的、与所述第一齿侧(12)相对的无齿的棱边区段(26)连接,该无齿的棱边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一齿侧(12)凹形地构造。于所述第一齿侧(12)凹形地构造。于所述第一齿侧(12)凹形地构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锯片

技术介绍

[0001]已知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的锯片。这种锯片例如从文献US2005262702AA的图2中可看到。
[0002]为了在一些应用,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强行闯入住宅或打击犯罪中实现时间优势,适用锯片的双齿侧部。该双齿侧部能够在不转动机器或锯片的情况下完成沿相反切割方向的切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从锯片,尤其马刀锯片出发,所述锯片具有相应地沿着载体片的第一齿侧和沿着相对的第二齿侧布置的多个锯齿,其中,齿侧与夹紧端部或者说柄相对地至少通过锯片的尖端连接。
[0004]提出,齿侧通过衔接于尖端的、与第一齿侧相对的无齿的棱边区段连接,该无齿的棱边区段相对于第一齿侧凹形地构造。
[0005]由此能够在初始沉入到工件中时提高锯割速度。这带来例如在紧急情况下强行进入住宅或打击犯罪时,尤其在锯开住宅门、锁等时节省时间的优点。无齿的棱边区段构成锯片背部的一部分。无齿的棱边区段布置在锯片的上侧上。第一齿侧形成具有胸齿部的胸侧,而第二齿侧形成具有背齿侧的背侧。锯片的前端部相对较窄(在前方区域中的锯片的高度)地构造,使得锯片可以很容易地侵入到待锯割的工件中。这种造型具有如下优点:锯片宽度从锯片的尖端起尽可能长地保持得窄,尤其与笔直的构造或凸形的构造相比。由此,锯片用于侵入到工件中所需的自由空间较小。与在传统锯片中相比,切削体积或切削高度(切割的高度)关于锯片的侵入深度较小。因此可以改善沉入式切割。可以避免在沉入式切割时锯片的夹紧,由此否则将使锯片弯曲,这将使利用该锯片无法进一步锯割。这例如可能导致在紧急情况下决定性的时间损失。此外,由于相对于锯片尖端回移的的第二齿侧或者说回移的锯齿(在锯片上侧的切割起始部相对于在锯片下侧的切割起始部),可以在沉入时避免第一齿侧的第一锯齿损坏。否则,如果在沉入时(锯片的向前运动或挤压运动)作用到第一锯齿上的负载变得过高,尤其由于锯片弯曲、按压压力增加等,则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0006]无齿的棱边区段有利地构造在载体片上或者说通过载体片构造。无齿的棱边区段有利地相对于第一齿侧的邻接于尖端的前三分之一延伸,但也可以在更小或更大的区域,例如第一齿侧的1/5至1/2上延伸。第一和第二齿侧的锯齿的尖端布置在第一或第二直线上。可以说,第一和第二齿侧的锯齿的尖端分别限定锯片的切割棱边。
[0007]提出,第一齿侧与相对的无齿的棱边区段之间的距离从尖端起直至第二齿侧非线性地,尤其指数地增大。
[0008]由此也可以实现上述优点。即能够改进/更快地沉入切割。很少发生碰撞或卡住。减少了锯片的负载和弯曲。避免锯片断裂。
[0009]提出,无齿的、凹形构造的棱边区段相对于第一齿侧延伸到第一齿侧的长度的20

50%,尤其约25

35%。因此,从锯片的尖端开始,与第一齿侧相对地,首先布置有无齿的凹
形构造的棱边区段,紧接着跟随有第二齿侧,可以说是第二带齿的棱边区段,其中,第二齿侧有利地与第一齿侧的剩余长度相对地延伸。由此能够实现更有效的沉入切割并且降低在开始沉入切割时损坏锯片的风险,例如由于锯片弯曲,尤其由于在沉入切割时夹紧,由于锯片的第二齿侧或者说背侧的第一锯齿损坏。通过当锯片已经沉入一定部分,尤其到上述长度时,第二齿侧才进入锯割,该锯片也侧向地引导穿过工件。由此,在第二齿侧的尤其设有大齿距的锯齿进入锯割时,不发生锯片的轻微弯曲,该弯曲有时可能导致锯片或锯齿断裂。
[0010]提出,第一和第二齿侧相对彼此的距离从夹紧端部起朝尖端的方向直至无齿的棱边区段尤其线性地增大。随后,所述距离或者说锯片高度在无齿的棱边区段的区域中朝向尖端非线性地减小。锯片在第二齿侧与无齿的棱边区段之间的过渡区中或者说在第二齿侧的衔接于无齿的棱边区段的第一锯齿处具有最大距离或者说最大锯片高度。由此也可利用第二齿侧的锯齿实现更高的切割进度。
[0011]此外,本专利技术从锯片,尤其马刀锯片出发,所述锯片具有相应地沿着载体片的第一齿侧和相对的第二齿侧布置的多个锯齿或沿着载体片的第一齿侧布置的多个锯齿和相对的在载体片上布置的无齿的笔直的锯片背部,其中,关于夹紧端部或者说柄相对的第一和第二齿侧或第一齿侧和锯片背部至少通过锯片的尖端连接。
[0012]此外,本专利技术从锯片,尤其马刀锯片出发,所述锯片具有相应地沿着载体片的第一齿侧和沿着相对的第二齿侧布置的多个锯齿,其中,关于夹紧端部或者说柄相对的齿侧至少通过锯片的尖端连接。
[0013]提出,第一齿侧和第二齿侧或第一齿侧和锯片背部通过衔接于尖端的、与第一齿侧相对的无齿的棱边区段,尤其相对于第一齿侧构造的凹形的无齿棱边区段连接。此外提出,在第一齿侧和无齿的棱边区段之间在载体片上布置椭圆形或圆形的轮廓。椭圆形轮廓的主延伸方向有利地如此定向,使得其基本上在尖端和夹紧端部之间延伸和/或基本上与凹形构造的棱边区段相切地延伸。“基本上”在上下文中尤其应理解为,偏离预给定值的尤其小于35%、优选小于25%,特别优选小于5

15%的偏差。轮廓比第一齿侧布置得更靠近无齿的棱边区段。轮廓比尖端布置得更靠近笔直的锯片背部或第二齿侧。轮廓优选布置在朝向笔直的锯片背部的在尖端和笔直的锯片背部或者说第二齿侧的第一齿之间区域的半部处或布置在朝第二齿侧偏移的半部中,优选布置在朝笔直的锯片背部或朝第二齿侧偏移的在尖端和笔直的锯片背部或者说第二齿侧的第一齿之间区域的三分之一处。椭圆形轮廓的主延伸尺度有利地约为第一齿侧或有利地第二齿侧的锯齿的齿距的50

250%,尤其约为第一或第二齿侧的锯齿的齿距的大小,特别优选地约为第一齿侧的其它锯齿的齿距的大小。
[0014]锯片的尖端包括凹口、尤其是接收和/或定位凹口,该凹口有利地也用于在锯片制造时接收和/或定位锯片。由此,一定程度上形成锯片的双尖端。一个构成第一齿侧的第一锯齿(与夹紧端部或柄相对)的尖端和另一个尤其略微朝夹紧端部的方向回移的尖端、无齿的、优选凹形的结构在所述另一尖端上延伸终止。在侧向观察中,通过轮廓,尤其与尖端和无齿的棱边区段结合地,特别优选地与凹形的无齿的棱边区段结合地并且特别优选地与第一齿侧和尤其第二齿侧结合地至少部分形成鳄鱼头或狮子头构型。该呈现进攻性或危险性的构型改善了锯片的优选用途的直观分配。该构型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强行闯入住宅或打击犯罪的应用。投入力量,例如警察或安全部队可以由此直接识别出锯片的用途,这有时可以在选择锯片时,然而尤其也在使用时节省大量时间。如此构造的锯片以信号颜色的方式
直观地配属于所述用途。
[0015]此外提出,椭圆形或圆形的轮廓通过凹槽、尤其在锯片的载体片的宽侧之间的通孔提供或压花或外翻或压印或贴签提供。为了直观地给锯片分配用途,压印或贴签可以是一种成本低的替代方案。有时,根据椭圆形轮廓也可以以简单的方式识别出到工件中的侵入深度,从该侵入深度起,利用第二齿侧沿与利用第一齿侧切割的相反方向的高效切割是值得的。因此,轮廓也用于标记锯割方向变换点。从该锯片侵入深度起可以预期在相反方向上的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锯片(10,100)、尤其是马刀锯片,具有相应地沿着载体片(16)的第一齿侧和沿着相对的第二齿侧(12,14)布置的多个锯齿(18,20),其中,所述齿侧(12,14)在与夹紧端部(22)相对处至少通过所述锯片(10)的尖端(2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齿侧(12,14)还通过衔接于所述尖端(24)的、与所述第一齿侧(12)相对的无齿的棱边区段(26)连接,该无齿的棱边区段相对于所述第一齿侧(12)凹形地构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片(10,100),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尖端(24)起直至所述第二齿侧(14),所述第一齿侧(12)与相对的无齿的棱边区段(26)之间的距离非线性地增大、尤其指数地增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锯片(10,100),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第一齿侧(12),凹形构造的无齿的棱边区段(26)延伸到所述第一齿侧(12)的长度的20

50%、尤其约25

35%。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锯片(10,100),其特征在于,从所述夹紧端部(22)起朝所述尖端(24)的方向直至所述无齿的棱边区段(26),所述第一齿侧和所述第二齿侧(12,14)相对彼此的距离尤其线性地增大。5.至少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尤其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锯片(10,100,2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齿侧(12)和所述无齿的棱边区段(26)之间在所述载体片(16)上布置有椭圆形或圆形的轮廓(102),尤其其中,所述椭圆形轮廓的主延伸方向(104)定向为,使得该主延伸方向基本上在所述尖端(24)和所述夹紧端部(22)之间延伸和/或基本上与凹形构造的棱边区段(26)相切地延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锯片(10,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或圆形的轮廓(102)通过凹槽(110),尤其在所述锯片(10,100,200)的载体片(16)的宽侧之间的通孔提供或通过压花或外翻或压印或贴签提供。7.至少根据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尤其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锯片(10,100),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第一齿侧和所述第二齿侧(12,14)布置的锯齿(18,20,62,64)由硬质金属构成,尤其优选地单独熔焊或钎焊在所述载体片(16)上。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锯片(10,100,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锯片(10,100,200)的尖端(24)形成刺入尖端,其中,所述第一齿侧(12)的邻接于所述尖端的第一锯齿(64)与至少所述第一齿侧(12)的其它锯齿(18)彼此间相比具有更大的齿距(66),尤其1.25倍更大的齿距(66),优选地具有与所述第二齿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
申请(专利权)人:罗伯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