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521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横管和第一竖管,第一竖管的上端口处设置有调节竖管,调节竖管的上端口处放置有尖端朝下的锥形网兜,锥形网兜内设置有用于封堵调节竖管上端口的堵球,且锥形网兜通过弹性绳与堵球连接,堵球的顶部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横管、第一竖管和锥形网兜的尖端并与堵球的底部连接;本方案的排水装置操作简单,实现排水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管道的堵塞,当需要排水时,通过拉动钢丝绳将堵球从锥形网兜内拉出即可,锥形网兜用于拦截水草、垃圾等杂物,有效地防止了排水管道的堵塞;当需要停止排水时,反向拉动钢丝绳使堵球回到锥形网兜内,并对调节竖管上端口的进行封堵。对调节竖管上端口的进行封堵。对调节竖管上端口的进行封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田间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虾稻种养是以水稻为种植基础,稻田立体空间与生物资源结合的高效生产技术,该技术将粮食种植业与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显著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水稻水产产业和生态环境的多赢;由于虾稻共作田为保证小龙虾生长,每年水稻收割后不仅会保留水稻秸秆,并会在田间种植水草;而这些物质经过小龙虾的摄食利用,漂浮在水面上。但田间排水设施多为PVC管或预制管排水,排水过程中容易被水草、秸秆等漂浮物堵塞,堵塞后排水效果显著降低,不仅难于满足虾稻水层控制要求,而且清理排水管需人工进入虾沟,将排水管中的各类堵塞物手动清除,但由于各类漂浮物分布较为分散,需要频繁疏通排水管,且虾沟普遍较深,一般深度为2~3m左右,人工疏通排水管不仅效率低,且疏通过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排水装置容易堵塞且堵塞后难于疏通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提供一种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其包括相互连通的横管和第一竖管,第一竖管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排水量的调节竖管,调节竖管的上端口处放置有尖端朝下的锥形网兜,锥形网兜内设置有用于封堵调节竖管上端口的堵球,且锥形网兜通过弹性绳与堵球连接,堵球的顶部与钢丝绳的一端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横管、第一竖管和锥形网兜的尖端并与堵球的底部连接。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的排水装置操作简单,实现排水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管道的堵塞;使用时,将横管的端口与排水沟连通,将第一竖管设置在虾稻田内,当需要排水时,通过拉动钢丝绳将堵球从锥形网兜内拉出即可,锥形网兜用于拦截水草、垃圾等杂物,有效地防止了排水管道的堵塞;当需要停止排水时,反向拉动钢丝绳使堵球回到锥形网兜内,并对调节竖管上端口的进行封堵;而当锥形网兜杂物堆积时,通过拉动钢丝绳,将锥形网兜拉至虾稻田的岸边,并对锥形网兜进行清理后,通过反向拉动钢丝绳,使锥形网兜和堵球回到调节竖管的上端口处,实现锥形网兜和堵球复位。
[0007]进一步地,调节竖管与第一竖管螺纹配合,调节竖管和第一竖管内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水片,两块挡水片的一侧相互靠拢且错位配合;通过转动调节竖管,使两块挡水片实现错位的转动配合,从而实现管道开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排水量的调节。
[0008]进一步地,调节竖管外侧设置有便于调节竖管转动的转动拨杆。
[0009]进一步地,横管和第一竖管通过L形弯头连通。
[0010]进一步地,L形弯头内设置有U形板,U形板的开口处设置有定滑轮,钢丝绳设置在定滑轮与U形板之间;其中定滑轮便于钢丝绳的拉动,而U形板用于将钢丝绳限位在定滑轮上,防止钢丝绳从定滑轮上滑落。
[0011]进一步地,定滑轮的环向上设置有与钢丝绳滚动配合的环形凹槽。
[0012]进一步地,调节竖管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呈圆台状的扩口,扩口的内侧壁与锥形网兜的外侧壁相贴合;使锥形网兜的放置更加平稳可靠。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方案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第一竖管的截面示意图。
[0015]图3为调节竖管的截面示意图。
[0016]图4为锥形网兜的端面视图。
[0017]图5为U形板与定滑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8]其中,1、横管,2、第一竖管,3、调节竖管,4、锥形网兜,5、堵球,6、弹性绳,7、钢丝绳,8、挡水片,9、转动拨杆,10、L形弯头,11、U形板,12、定滑轮,13、环形凹槽,14、扩口,15、排水沟,16、虾稻田,17、内螺纹,18、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方案的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包括通过L形弯头10连通的横管1和第一竖管2,第一竖管2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排水量的调节竖管3,调节竖管3上设置有内螺纹17,第一竖管2上设置有外螺纹18,调节竖管3与第一竖管2螺纹配合,调节竖管3和第一竖管2内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水片8,两块挡水片8的一侧相互靠拢且错位配合;通过扭动调节竖管3,使两块挡水片8实现错位的转动配合,从而实现管道开度的调节,从而实现对排水量的调节,调节竖管3外侧设置有便于调节竖管3转动的转动拨杆9。
[0021]如图1和图4所示,调节竖管3的上端口处设置有呈圆台状的扩口14,扩口14上放置有尖端朝下的锥形网兜4,且扩口14的内侧壁与锥形网兜4的外侧壁相贴合,使锥形网兜4的放置更加平稳可靠;锥形网兜4内设置有用于封堵调节竖管3上端口的堵球5,且锥形网兜4通过弹性绳6与堵球5连接,堵球5的顶部与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钢丝绳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横管1、第一竖管2和锥形网兜4的尖端并与堵球5的底部连接。
[0022]如图5所示,L形弯头10内设置有U形板11,U形板11的开口处设置有定滑轮12,定滑轮12的环向上设置有与钢丝绳7滚动配合的环形凹槽13,钢丝绳7设置在定滑轮12与U形板11之间;其中定滑轮12便于钢丝绳7的拉动,而U形板11用于将钢丝绳7限位在定滑轮12上,防止钢丝绳7从定滑轮12上滑落;特别地,本方案还可以在横管1的端口处以及钢丝绳7其他转角位置安装定滑轮12,使钢丝绳7的拉动更加顺滑。
[0023]本方案的排水装置操作简单,实现排水的同时,有效地防止了管道的堵塞;具体实施时,将横管1的端口与排水沟15连通,将第一竖管2设置在虾稻田16内,第一竖管2的上端口低于虾稻田16的水面即可。
[0024]当需要排水时,通过拉动钢丝绳7将堵球5从锥形网兜4内拉出,由于锥形网兜4与堵球5通过弹性绳6弹性连接,使得锥形网兜4的位置依旧不变,扭动转动拨杆9,调节至合适排水量后,虾稻田16自由排水,其中锥形网兜4用于拦截水草、垃圾等杂物,有效地防止了排水管道的堵塞;当需要停止排水时,反向拉动钢丝绳7使堵球5回到锥形网兜4内,并对调节竖管3上端口的进行封堵。
[0025]当锥形网兜4杂物堆积时,通过拉动钢丝绳7,当弹性绳6达到最大弹性张量后,弹性绳6可拉动锥形网兜4移动,从而将锥形网兜4拉至虾稻田16的岸边,并对锥形网兜4进行清理后,通过反向拉动钢丝绳7,使锥形网兜4和堵球5回到调节竖管3的上端口处,实现锥形网兜4和堵球5复位,从而完成锥形网兜4杂物的清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通的横管(1)和第一竖管(2),所述第一竖管(2)的上端口处设置有用于调节排水量的调节竖管(3),所述调节竖管(3)的上端口处放置有尖端朝下的锥形网兜(4),所述锥形网兜(4)内设置有用于封堵调节竖管(3)上端口的堵球(5),且锥形网兜(4)通过弹性绳(6)与堵球(5)连接,所述堵球(5)的顶部与钢丝绳(7)的一端连接,所述钢丝绳(7)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横管(1)、第一竖管(2)和锥形网兜(4)的尖端并与堵球(5)的底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竖管(3)与第一竖管(2)螺纹配合,所述调节竖管(3)和第一竖管(2)内均设置有半圆形的挡水片(8),两块所述挡水片(8)的一侧相互靠拢且错位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虾稻共作田的防堵塞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杨臻夏倩刘路广陈绪勋王敬张建涛潘少斌黄洁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