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灭火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5197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消防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应急灭火毯,包括应急盒,所述应急盒的一侧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袋固定框,所述水袋固定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水袋,所述水袋固定框的顶端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当发生火灾时,需要用到应急灭火毯进行逃生,通过挤压软水袋的表面使得其内部的水经过水管进入应急盒的内部,由而防烟布层在折叠时包裹水管的一端,当挤压后水会被防烟布层吸收,而后下拉手拉带将灭火毯本体披在身上将帽子戴上,起到保护头颈的作用,将手拉带一只手拉住另一只手则使用吸水后的防烟布层捂住口鼻,防止因浓烟呛到而发生逃生不及时发生危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灭火毯


[0001]本技术属于消防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灭火毯。

技术介绍

[0002]灭火毯或称消防被、灭火被、防火毯、消防毯、阻燃毯和逃生毯,是由玻璃纤维等材料经过特殊处理编织而成的织物,能起到隔离热源及火焰的作用,可用于扑灭油锅火或者披覆在身上逃生。
[0003]如授权号为CN202122766218.6:“公开了一种应急灭火毯,包括:灭火毯本体;拉环,拉环内部为金属环,外部为第一保护套,第一保护套的材质与灭火毯本体相同,拉环有两个且靠近灭火毯本体相邻的两个底角设置;配重件,配重件有两个且靠近......使用时可通过手部握住拉环将灭火毯覆盖在燃烧处进行灭火,覆盖到位后松开拉环即可,既保证了覆盖过程中手部不会与灭火毯脱离,又保证了覆盖后手部可以轻松与灭火毯分离且施力方便;此外,配重件以及拉环均可起到下压灭火毯的作用,灭火毯覆盖后四个底角下压,避免了灭火毯被上升气流带动。”[0004]此外此授权及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改进的是,1.披在身上时无法对头部及颈部位置进行有效保护,即使使用灭火毯仍然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且在火灾发生时伴随着有浓烟出现,现有技术的灭火毯对于浓烟防范存在些许的缺陷,因此需要对其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急灭火毯,具有紧急辟火时对头颈进行保护并针对浓烟可以更好应对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应急盒,所述应急盒的一侧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袋固定框,所述水袋固定框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水袋,所述水袋固定框的顶端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水管,并且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应急盒的内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应急灭火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应急盒的顶端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外表面顶端开设有挂槽,所述应急盒的内腔底端固定安装有底盖。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应急灭火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应急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灭火毯本体,且灭火毯本体的厚度为0.5CM,长度为180MM,宽度为120MM,其材质为玻璃纤维布与硅胶材质两者贴合的双层布料。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应急灭火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火毯本体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手拉带,所述手拉带的长度约为20CM,所述灭火毯本体的顶端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帽子,所述帽子的外表面镀有反光条。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应急灭火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火毯本体的表面顶端固定安装有防烟布层,所述防烟布层的厚度为1CM,其材质为吸水棉布,且灭火毯本体折叠后
水管的一端被防烟布层包裹在内。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应急灭火毯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灭火毯本体的底端两侧开设有孔一,所述孔一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铁环,且铁环的内直径为4CM,外直径为4.5CM。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在使用时,当发生火灾时,需要用到应急灭火毯进行逃生,通过挤压软水袋的表面使得其内部的水经过水管进入应急盒的内部,由而防烟布层在折叠时包裹水管的一端,当挤压后水会被防烟布层吸收,而后下拉手拉带将灭火毯本体披在身上将帽子戴上,起到保护头颈的作用,将手拉带一只手拉住另一只手则使用吸水后的防烟布层捂住口鼻,防止因浓烟呛到而发生逃生不及时发生危险。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灭火毯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应急盒;2、固定片;21、挂槽;3、固定块;31、水袋固定框;32、软水袋;4、水管;5、底盖;6、手拉带;7、灭火毯本体;71、防烟布层;72、帽子;73、反光条;74、孔一;8、铁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实施例1
[0021]请参阅图1

3,
[002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急灭火毯。
[0023]包括应急盒1,应急盒1的一侧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固定块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袋固定框31,水袋固定框3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水袋32,水袋固定框31的顶端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水管4,并且水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应急盒1的内部。应急盒1的顶端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片2,固定片2的外表面顶端开设有挂槽21,应急盒1的内腔底端固定安装有底盖5。应急盒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灭火毯本体7,且灭火毯本体7的厚度为0.5CM,长度为180MM,宽度为120MM。灭火毯本体7的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两个手拉带6,手拉带6的长度约为20CM,灭火毯本体7的顶端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帽子72,帽子72的外表面镀有反光条73。
[0024]需要用到应急灭火毯进行逃生,通过挤压软水袋32的表面使得其内部的水经过水管4进入应急盒1的内部,由而防烟布层71在折叠时包裹水管4的一端,当挤压后水会被防烟布层71吸收,而后下拉手拉带6将灭火毯本体7披在身上将帽子72戴上,起到保护头颈的作用,
[0025]实施例2
[0026]请参阅图1

3,
[0027]灭火毯本体7的表面顶端固定安装有防烟布层71,防烟布层71的厚度为1CM,且灭火毯本体7折叠后水管4的一端被防烟布层71包裹在内。灭火毯本体7的底端两侧开设有孔一74,孔一7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铁环8,且铁环8的内直径为4CM,外直径为4.5CM。
[0028]在将灭火毯本体7披在身上后,火会产生热气向上翻滚,容易将灭火毯本体7掀开,易导致辟火失败发生危险,故铁环8的作用使得在应急撤离时灭火毯本体7的后端始终在人的后方下坠,保证不被热浪推开灭火毯本体7,提高灭火毯本体7的安全性。
[002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挤压软水袋32的表面使得其内部的水经过水管4进入应急盒1的内部,使防烟布层71快速吸水,其次双手下拉手拉带6将灭火毯本体7甩开,披在身上后,将帽子72戴在头上,起到保护头颈的作用,而后将手拉带6一只手拉住另一只手则使用吸水后的防烟布层71捂住口鼻,防止因浓烟呛到而发生逃生不及时发生危险,最后应急撤离时,铁环8使得在应急撤离时灭火毯本体7的后端始终在人的后方下坠,保证不被热浪推开灭火毯本体7,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灭火毯,包括应急盒(1),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盒(1)的一侧表面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内侧固定安装有水袋固定框(31),所述水袋固定框(31)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软水袋(32),所述水袋固定框(31)的顶端表面中央固定安装有水管(4),并且水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应急盒(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灭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盒(1)的顶端表面两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片(2),所述固定片(2)的外表面顶端开设有挂槽(21),所述应急盒(1)的内腔底端固定安装有底盖(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灭火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盒(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灭火毯本体(7),且灭火毯本体(7)的厚度为0.5CM,长度为180MM,宽度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明胡小挺邵婷童柯余必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加沃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