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霉素药膏中主要物质及干扰物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4989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5 07: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霉素药膏中主要物质及干扰物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2)对照溶液的制备;3)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4)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优化条件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能够使目标组分和干扰物有效分离,且确定了红霉素氧化杂质(干扰物H),保证了红霉素药膏产品的质量,中国药典红霉素有关物质的杂质谱进行补充完善,使其质量标准得到提升。使其质量标准得到提升。使其质量标准得到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霉素药膏中主要物质及干扰物的测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检测
,特别是涉及一种红霉素药膏中主要物质及干扰物的测定 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红霉素软膏是红霉素与适量基质均匀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其原料药红霉素是由红霉 素链霉菌发酵产生,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红霉素软膏的现行法定检测标准收载于《中国药 典》2020年版二部,标准中含性状、化学鉴别、装量、粒度、微生物限度检查、含量测定等 项目。然而仅根据法定检测标准,无法对红霉素软膏质量进行真正全面的比较,对于药物质 量而言,有关物质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但是,目前现有的红霉素软膏检验方法中无法对 红霉素软膏的有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仅存在红霉素原料的有关物质检测方法,收 载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所以根据现有的红霉素软膏检测方法所得出的结果无法 反映出红霉素软膏的真实质量。
[0003]因此,急需开发出一种可以真实反映出红霉素软膏的真实质量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霉素药膏中主要物质及干 扰物的测定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霉素药膏中主要物质及干扰物的测 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红霉素药膏中主要物质及干扰物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石油醚溶解,并加入磷酸盐的醇溶液 萃取、静置分层,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0007]2)对照溶液的制备:移取供试品溶液,加入磷酸盐的醇溶液稀释并定容、摇匀作为对照 溶液;
[0008]3)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在系统适应性对照品加入甲醇溶解、用磷酸盐稀释定 容,摇匀,得到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所述系统适应性对照品包括红霉素A、红霉素B、 红霉素C、干扰物A、干扰物B、干扰物C、干扰物D、干扰物E、干扰物F、干扰物H;
[0009]4)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 将获得的供试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与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进行比较,并根 据自身对照法获得相对保留时间和色谱峰面积,确定供试品溶液中红霉素A、红霉素B、红 霉素C、干扰物A、干扰物B、干扰物C、干扰物D、干扰物E、干扰物F和干扰物H的含 量。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步骤1)中,所述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的质量g,与石 油醚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4:12~4:15。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的质量g,与磷酸盐 的醇溶液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4:5~4:15。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磷酸盐的醇溶液选自磷酸盐甲醇;优选 的,所述磷酸盐甲醇为含体积百分比为60%以上的磷酸盐的甲醇溶液,其中,所述磷酸盐的 pH为7.5~8.5。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萃取的温度为20℃~30℃,萃取时间为 2min~10min。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氢二钾。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系统适应性对照品加入的质量mg,与甲 醇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25:2~25:5。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系统适应性对照品加入的质量mg,与磷 酸盐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25:3~25:7.5。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磷酸盐选自磷酸氢二钾,所述磷酸盐的pH为 7.9~8.1。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如下条 件的任一项或多项:
[0019]色谱柱:Waters XTERRA C18色谱柱,250mm
×
4.6mm,3.5μm;
[0020]检测波长:205~215nm;
[0021]流动相:水

磷酸氢二钾溶液

乙腈,其中,A相:水、磷酸氢二钾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 为32~37:2~8:57~63;B相:水

磷酸氢二钾溶液

乙腈的体积比为47~53:2~8:42~48;
[0022]进样量为90~100μl;
[0023]流速:0.8~1.2ml/min;
[0024]柱温:60~68℃;
[0025]分析时间:75min;
[0026]梯度洗脱。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梯度洗脱的具体程序为:
[0028]0‑
48min,A相:B相体积比为98:2~98:2;
[0029]48

50min,A相:B相体积比为98:2~0:100;
[0030]50

57min,A相:B相体积比为0:100~0:100;
[0031]57

58min,A相:B相体积比为0:100~98:2;
[0032]58

75min,A相:B相体积比为98:2~98:2。
[0033]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红霉素药膏中干扰物H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4]a)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氧化剂氧化、甲醇溶解,并加入磷 酸盐溶液稀释定容后,得到供试品溶液;
[0035]b)干扰物H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干扰物H对照品,加入甲醇溶解、用磷酸盐稀释定 容,摇匀,得到干扰物H对照品溶液,其中,所述干扰物H对照品为氧化红霉素A;
[0036]c)检测:采用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干扰物H对照品溶液,将获得的 供试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与干扰物H对照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进行比较,根据相对保留时 间和色谱峰面积,确定供试品溶液中干扰物H的含量;并根据质谱测定干扰物H分子量。
[003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所述氧化剂选自双氧水,优选的,所述红霉素 药膏样品加入的质量g,与双氧水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20:1~20:3;更优选的,所述双氧水的 溶液浓度为8~15%。
[003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所述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的质量g,与甲醇加 入的体积ml之比为25:2~25:5。
[003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中,所述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的质量g,与磷酸盐加 入的体积ml之比为25:3~25:7.5。
[004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和/或步骤b)中,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氢二钾,所 述磷酸氢二钾的pH值为7.9~8.1。
[004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b)中,所述干扰物H对照品加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霉素药膏中主要物质及干扰物的测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称取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石油醚溶解,并加入磷酸盐的醇溶液萃取、静置分层,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2)对照溶液的制备:移取供试品溶液,加入磷酸盐的醇溶液稀释并定容、摇匀作为对照溶液;3)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在系统适应性对照品加入甲醇溶解、用磷酸盐稀释定容,摇匀,得到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所述系统适应性对照品包括红霉素A、红霉素B、红霉素C、干扰物A、干扰物B、干扰物C、干扰物D、干扰物E、干扰物F、干扰物H;4)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对照溶液、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将获得的供试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与系统适应性对照品溶液的液相色谱图进行比较,并根据自身对照法获得相对保留时间和色谱峰面积,确定供试品溶液中红霉素A、红霉素B、红霉素C、干扰物A、干扰物B、干扰物C、干扰物D、干扰物E、干扰物F和干扰物H的含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或多项:A1)步骤1)中,所述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的质量g,与石油醚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4:12~4:15;A2)步骤1)中,所述红霉素药膏样品加入的质量g,与磷酸盐的醇溶液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4:5~4:15;A3)步骤1)中,所述磷酸盐的醇溶液选自磷酸盐甲醇;优选的,所述磷酸盐甲醇为含体积百分比为60%以上的磷酸盐的甲醇溶液,其中,所述磷酸盐的pH为7.5~8.5;A4)步骤1)中,所述萃取的温度为20℃~30℃,萃取时间为2min~10min。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盐选自磷酸氢二钾。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还包括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或多项:B1)步骤3)中,所述系统适应性对照品加入的质量mg,与甲醇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25:2~25:5;B2)步骤3)中,所述系统适应性对照品加入的质量mg,与磷酸盐加入的体积ml之比为25:3~25:7.5;B3)步骤3)中,磷酸盐选自磷酸氢二钾,所述磷酸盐的pH为7.9~8.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如下条件的任一项或多项:C1)色谱柱:Waters XTERRA C18色谱柱,250mm
×
4.6mm,3.5μm;C2)检测波长:205~215nm;C3)流动相:水

磷酸氢二钾溶液

乙腈,其中,A相:水、磷酸氢二钾溶液与乙腈的体积比为32~37:2~8:57~63;B相:水

磷酸氢二钾溶液

乙腈的体积比为47~53:2~8:42~48;C4)进样量为90~100μl;C5)流速:0.8~1.2ml/min;C6)柱温:60~68℃;C7)分析时间:75min;
C8)梯度洗脱。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斌刘斐占垚徐子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大通用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