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84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包括支撑件和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均开设有连接槽,两个所述支撑板均通过连接槽分别套接在支撑件的顶部和底部,且两个所述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件的顶部和底部至少一侧设置有延伸到支撑板外部的插入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支撑板,连接槽,支撑件以及插入结构,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具有一个插入结构或是两个插入结构,将插入结构插入到预制梁框的内部,钢筋穿过贯穿孔浇将上下预制梁框连接,浇注水泥后,可以很好的将上下预制框连接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现场进行大量的捆扎作业,连接牢固,稳定性强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为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是现代工业化生产方式的代表,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一些预制梁柱或叠合梁在制作时,需要先制作框架,再通过浇注水泥进行定型。
[000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预制梁柱以及叠合梁都通过预留在端部伸出的钢筋与相应的预制柱捆扎在一起,之后通过浇注水泥进行固定,从而连接为一个整体,存在操作繁琐,工艺技术要求较高,可能会存在连接点不牢固,造成连接稳定性差,增加了施工难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预制梁柱以及叠合梁都通过预留在端部伸出的钢筋与相应的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包括支撑件(1)和两个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表面均开设有连接槽(3),两个所述支撑板(2)均通过连接槽(3)分别套接在支撑件(1)的顶部和底部,且两个所述支撑板(2)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件(1)的顶部和底部至少一侧设置有延伸到支撑板(2)外部的插入结构;所述支撑件(1)包括竖板(101)和肋板(102),所述肋板(102)固定连接在竖板(101)的表面,所述竖板(101)与肋板(102)的表面均开设有圆孔(4),所述肋板(102)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支撑板(2)的相对侧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表面均开设有若干个贯穿孔(5),两个所述支撑板(2)上的贯穿孔(5)上下一一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3)包括流通部(301)和对称设置在流通部(301)两侧的两个限位部(302),两个所述限位部(302)的形状均呈十字形,所述流通部(301)的形状呈圆形,所述肋板(102)设置为四个且均匀对称设置在竖板(101)的两侧,每个所述限位部(302)的内侧壁均分别与竖板(101)和肋板(102)的表面连接,所述竖板(101)将流通部(301)均匀分割成两个对称的扇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01)和肋板(102)的表面均与限位部(30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2)分别与支撑件(1)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01)和肋板(102)的表面均与限位部(302)的内侧壁活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板(2)的表面分别与支撑板(2)的顶部和底部活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插入式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01)顶部和底部的两个边侧位置均一体成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浩刘文泽刘文羽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通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