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输出轴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4748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驱动输出轴加工艺,采用八道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驱动输出轴加工艺,生产出来的输出轴产品寿命长,硬度可以达到HRC50度以上,比市面上硬度只有HRC30度左右的产品寿命只有50万次的高出6倍以上。可以完成最低300W次最高600W次的革命性突破,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成产出来的产品精度高,以车代磨,用车床高精度加工代替磨床加工。用车床高精度加工代替磨床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输出轴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输出轴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驱动输出轴是闸机类自动门的电机输出驱动模块中的核心部件,市面上现 有的产品寿命在50万次左右,且由于外界环境或者人为的原因,大都输出轴达 不到上述的寿命,在一些使用概率较大的场合需要定期更换该部件,不仅增加 了设备的成本,也影响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输出轴加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输出轴达 不到上述的寿命,在一些使用概率较大的场合需要定期更换该部件,不仅增加 了设备的成本,也影响用户使用的体验感的技术性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驱动输出轴加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0006]第一工序:将锻造后的毛坯,人工放到数控车床上,用机床普通三爪夹一 端毛坯,车削加工大头直径D29.5的外圆和端面;
[0007]第二工序:将第一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的D31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 用弹簧筒夹夹紧,车削加工小头13直径的外圆和端面和中心孔;
[0008]第三工序:将第二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放到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以D31 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夹紧,粗加工采用直径D20的高 速钢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刀具成本低效率高,半精加工采用直径D20 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切削余量减小,然后精加工再用D20 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两次精铣;
[0009]第四工序:将前几道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放到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用 第三工序加工出来的平面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压紧;
[0010]第五工序将第四工序加工完成的半成品放到同一台立式加工中心,以D31 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夹紧,用D8的硬质合金立铣刀 粗加工槽,第二台立式加工中心负责加工两道工序满足相同加工时长出零件要 求;
[0011]第六工序:将淬火镀锌后的半成品放到MAZAK高精度车床上,以小头直 径D13的外圆和D60的端面定位,采用液压三爪卡盘夹紧,加工D30端的精车 内容,以车床高精度替代再次上磨床加工;
[0012]第七工序:将第六工序精车的半成品放到另一台MAZAK高精度车窗上, 以直径D30的外圆和D60的端面定位,采用高精度进口夹套进行夹紧,加工直 径D13端的加工内容,并保证两端的同轴度;
[0013]第八工序将第七工序精车加工完成后的半成品放到MAZAK高精度立式加 工中心
上,以30直径和D60端面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压紧,采用粗精三把 D8的HRC68度超硬的硬质合金立铣刀铣槽。
[0014]优选地,所述第四工序中,采用粗精两把D16硬质合金立铣刀加工。
[0015]优选地,所述第五工序中,进行淬火处理,硬度达到HRC52

60度后,进行 镀锌处理。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输出轴加工艺,生产出来的输出轴产品寿命长,硬度可以达 到HRC50度以上,比市面上硬度只有HRC30度左右的产品寿命只有50万次的 高出6倍以上。可以完成最低300W次最高600W次的革命性突破,另外本专利技术 成产出来的产品精度高,以车代磨,用车床高精度加工代替磨床加工。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实施例,
[0019][002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驱动输出轴加工艺,包括以下工序:
[0021]第一工序将锻造后的毛坯,人工放到数控车床上,用机床普通三爪夹一端 毛坯,车削加工大头直径D29.5的外圆和端面,使用普通车刀即可。
[0022]第二工序将第一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的D31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 用弹簧筒夹夹紧,车削加工小头13直径的外圆和端面和中心孔,使用普通车刀 即可。
[0023]第三工序将第二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放到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以D31 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夹紧,粗加工采用直径D20的高 速钢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刀具成本低效率高,半精加工采用直径D20 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切削余量减小,然后精加工再用D20 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两次精铣,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0024]第四工序将前几道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放到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用第 三工序加工出来的平面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压紧。采用粗 精两把D16硬质合金立铣刀加工,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0025]第五工序将第四工序加工完成的半成品放到同一台立式加工中心,以D31 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夹紧,用D8的硬质合金立铣刀 粗加工槽。由于节拍效率匹配,第二台立式加工中心负责加工两道工序刚好可 以满足相同加工时长出零件要求。然后进行淬火处理,硬度达到HRC52

60度后, 进行镀锌处理。
[0026]第六工序将淬火镀锌后的半成品放到MAZAK高精度车床上,以小头直径 D13的外圆和D60的端面定位,采用高精度液压三爪卡盘夹紧,加工D30端的 精车内容,以车床高精度替代再次上磨床加工,减少流转,提升效率。
[0027]第七工序将第六工序精车的半成品放到另一台MAZAK高精度车窗上,以 直径D30的外圆和D60的端面定位,采用高精度进口夹套进行夹紧,加工直径 D13端的加工内容,并保证两端的同轴度。
[0028]第八工序将第七工序精车加工完成后的半成品放到MAZAK高精度立式加 工中心上,以30直径和D60端面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压紧,采用粗精三把 D8的HRC68度超硬的硬
质合金立铣刀铣槽。保证精加工槽的尺寸稳定性。
[0029]综合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可知,本专利技术的驱动输出轴加工艺,生产出来的输出轴 产品寿命长,硬度可以达到HRC50度以上,比市面上硬度只有HRC30度左右 的产品寿命只有50万次的高出6倍以上。可以完成最低300W次最高600W次 的革命性突破,另外本专利技术成产出来的产品精度高,以车代磨,用车床高精度 加工代替磨床加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输出轴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第一工序:将锻造后的毛坯,人工放到数控车床上,用机床普通三爪夹一端毛坯,车削加工大头直径D29.5的外圆和端面;第二工序:将第一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的D31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弹簧筒夹夹紧,车削加工小头13直径的外圆和端面和中心孔;第三工序:将第二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放到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以D31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夹紧,粗加工采用直径D20的高速钢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刀具成本低效率高,半精加工采用直径D20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切削余量减小,然后精加工再用D20的硬质合金立铣刀,整个刃满刀进行切削,两次精铣;第四工序:将前几道工序加工好的半成品放到立式加工中心进行加工,用第三工序加工出来的平面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压紧;第五工序将第四工序加工完成的半成品放到同一台立式加工中心,以D31直径和D60的端面进行定位,用液压油缸夹具夹紧,用D8的硬质合金立铣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锋潘阳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高瑞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