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54583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及应用,包括:获取高浓度的蓝藻水华,控制其叶绿素a浓度为6000~200000μg/L,静置5~10天至出现少量蓝藻腐烂发臭,然后加水稀释并进行水动力扰动,水动力扰动5~12天后,停止扰动,蓝藻水华逐渐沉底,并逐渐出现摇蚊幼虫生长,摇蚊幼虫以沉底的蓝藻和细菌混合物为食物,获得摇蚊幼虫生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利用高浓度的蓝藻水华,并将漂浮性的蓝藻水华改变为沉降性的,沉降后作为摇蚊幼虫的食物,既控制了蓝藻水华又将蓝藻水华资源化利用为摇蚊幼虫,效果好且稳定,摇蚊幼虫可作为水产养殖生物活饵料,为富营养水体中蓝藻水华的控制、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和资源化利用蓝藻水华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天然水体的富营养化和气候变暖,浅水富营养湖泊、水产养殖池塘等均容易暴发蓝藻水华,尤其是微囊藻水华,这些蓝藻水华对湖泊水资源的利用、景观、航运、人们日常生活、水产养殖等多方面均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蓝藻水华需要及时控制和处理。
[0003]我国的蓝藻水华主要指微囊藻水华,微囊藻水华的特点是大量球形细胞聚集成群体,细胞群体形成了单个的植物体,这些植物体是肉眼可见的细小颗粒,大小可达几个毫米,这么大的个体难以被浮游动物捕食。而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捕食后,也难以消化这些有胶被的微囊藻群体。因此,难以依靠浮游动物和鱼类直接捕食、消灭蓝藻水华。从而蓝藻水华中储备的营养物质不能在食物链中正常地传递。并且蓝藻水华严重时还会大量堆积在水面,腐烂发臭,严重影响水体的物理特征,而影响水体在养殖、水源地、景观等方面功能的发挥。在目前工农业发展水平下,浅水富营养水体如湖泊、水产养殖池塘中营养盐水平和水温条件均容易引起蓝藻水华的发生。从营养盐的传递和积累角度看,蓝藻水华中蓄积了大量的物质和能量,如何对这些蓝藻水华进行控制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蓝藻作为一种浮游植物,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高,并且不含高等植物中的难以腐烂降解的纤维素,具备资源化利用的优势。
[0004]在我国的浅水湖泊,尤其是江苏太湖,容易大量暴发微囊藻水华,由于微囊藻水华的漂浮性而容易在风力作用下大量堆积在下风口,大量堆积后由于缺氧而腐烂发臭、释放异味物质,释放的有毒化学物质既破坏水质又影响水色,进而引起水环境问题甚至自来水污染事件,如2007年的无锡自来水危机事件。
[0005]近些年由于微囊藻水华的大量暴发,形成了巨大的生物量,如何处理如此大的生物量是水环境治理中的一个新问题。尤其由于浅水富营养湖泊,比如太湖,堆积的微囊藻水华生物量大时,如若不移除至水体外,其腐烂后释放的营养盐又会回到水体,成为新的微囊藻水华暴发的营养盐来源。因此,为防止湖泊水体水质因蓝藻水华腐烂而恶化,甚至造成生态灾害,针对湖泊大量暴发的蓝藻水华,目前采用的其中一个方法是打捞,即将堆积在沿岸的蓝藻水华打捞起来后移除开。而打捞所得的大量蓝藻水华的堆积需要占据空间和土地,这就需要更好的方法来利用蓝藻水华中蓄积的物质和能量。
[0006]蓝藻水华的处理和控制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法、机械清除法、营养物质控制法、水动力控制法、生物控制法等。其中控制营养盐输入而降低富营养水平的营养物质控制法属于可在根本上治理藻类水华的方法,但是实际应用中会与经济发展相冲突,难以控制营养盐水平。其中微生物控藻,尤其是溶藻微生物被认为在维持蓝藻生物量平衡方面起重要作用,另外有化感物质控藻、其他藻类与蓝藻的竞争控制、其他细菌与蓝藻竞争控制,以及综合了机械清除法、营养物质控制法、生物控制法等多个方法的生态工程技术在池塘养殖
环境的原位调控中也得到较多应用。
[0007]蓝藻水华的调控和资源化利用中,形成了众多的新方法,如超声波破碎蓝藻法,或者将蓝藻水华调控为硅藻、绿藻等,或者将蓝藻水华调控为生物絮团,或者利用噬藻菌控藻,或者利用稻草促进蚊虫幼虫生长而捕食蓝藻水华等。目前不同调控方法的应用效果与水体富营养水平、蓝藻水华密度、水体面积、水深、风浪大小、温度、沉积物、水源供应等多种因素有关。如何利用生态学方法调控和资源化利用蓝藻水华是一种对环境更友好、更可控、更稳定的方法。
[0008]摇蚊属于双翅目摇蚊科(Chironomidae)的昆虫,其幼虫不仅是许多经济鱼类的天然饵料,还是水体营养类型、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价的指示生物,同时对污水自净有一定作用。摇蚊幼虫俗称红虫,为一类十分常见、耐受性极强的水生昆虫,在各类水体中均有广泛分布,其生物量常占水域底栖动物总量的50%~90%,是多种经济水生动物比如鳗、青鱼、黄鳝、泥鳅、河蟹、鳖、龟等的优良天然饵料。该虫体营养丰富,干物质含量为1.4%;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为41%~62%,脂肪为2%~8%。摇蚊幼虫大小适宜,适口性好;营养全面,能促进鱼类的生长发育;不会引起饲养池的水质污染;残存于饲养池中的摇蚊幼虫不会对养殖对象产生危害,因其大量摄取水体中的有机碎屑,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
[0009]天然水体中摇蚊幼虫数量众多,在淡水水域生态平衡和养鱼事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摇蚊亚科、寡脉摇蚊亚科、寡角摇蚊亚科以及直突摇蚊亚科的大部分种类的幼虫均具有筑巢的生活习性,刚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一龄幼虫就具有建巢的本领,随着生长天数的增加,幼虫身体也会逐渐增大,巢穴也会随之增大而增长。在天津和广州,有专门养殖红虫的农民,采收的红虫也是三龄和四龄的高龄幼虫,开发为商品,供给市场上的观赏鱼食用。摇蚊幼虫的饵料来源比较广,专门经营摇蚊幼虫的养殖场,多数用米糠、锯末、香焦皮、甘蔗渣、淤泥、鸽粪等等发酵之后就做成养殖饲料,而家庭养殖红虫一般用泡水的酵母粉作为饲料。
[0010]蓝藻水华的已有控制方法尤其是专利技术专利申请“规模化控制蓝藻水华的方法”中(申请号202111385643.9),通过对蓝藻水华进行水动力扰动可以实现将蓝藻水华调控为非蓝藻的细菌、硅藻甚至绿藻等,降低了水中氮磷营养盐,净化了水质。但是由于其中的藻类浓度比较低,不容易形成藻类明显的沉底,从而不利于摇蚊幼虫的捕食。在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一种控制蓝藻门微囊藻属水华的方法和便捷式处理系统”(申请号201911370456.6)中,可以通过生物絮团控制蓝藻水华,并且生物絮团及其中吸纳的蓝藻水华形成的颗粒物沉底后可以出现摇蚊幼虫及其管状巢穴。但是其需要先提供生物絮团,在生物絮团的作用下才能被摇蚊幼虫利用,缺乏进一步的相应控制和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富营养水体容易暴发大量蓝藻水华进而产生多种危害的现状,提供一种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以实现控制和资源化利用蓝藻水华。
[0012]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0013]一种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4](

)获取常见的蓝藻水华,在中国主要是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水华,利
用蓝藻水华的漂浮性特点,通过静置或者过滤的方法获得聚集在水面的高浓度蓝藻水华,高浓度蓝藻水华的浓度若以叶绿素a(Chl

a)表示,则可以在6000~200000μg/L,即6~200mg/L;
[0015](

)常温下把高浓度蓝藻水华静置5~10天,直至其中出现少量腐烂发臭现象,但不是蓝藻水华中所有的藻类细胞群体完全腐烂发臭,需仍保持蓝藻水华中藻类细胞的群体形态;
[0016](

)对静置后的蓝藻水华加水稀释,稀释后的浓度以静置1小时后漂浮在水面的蓝藻水华的厚度表示,该厚度宜为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选取的蓝藻水华,通过静置或者过滤,获得聚集在水面的高浓度蓝藻水华,该高浓度蓝藻水华的叶绿素a浓度(Chl

a)为6~200mg/L;(

)常温下,将步骤(

)得到的高浓度蓝藻水华静置5~10天,直至其中出现少量腐烂发臭现象,并保持蓝藻水华中藻类细胞的群体形态;(

)对步骤(

)静置后的蓝藻水华加水稀释,稀释后的浓度以静置1小时后漂浮在水面的蓝藻水华的厚度表示,该厚度控制在2~50mm,水深控制在15~150cm,然后进行持续的水动力扰动;(

)水动力扰动至漂浮性的蓝藻水华部分或全部转化为沉降性的颗粒物;(v)逐渐自发生长出的摇蚊幼虫利用沉底的颗粒态的藻类和细菌混合物逐渐形成管状巢穴,摇蚊幼虫继续生长;(vi)摇蚊幼虫逐渐长大至个体的长度为满足收获要求的1~2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藻水华为蓝藻门微囊藻属(Microcystis)水华。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蓝藻水华培养摇蚊幼虫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冬潘恒丰车轩王洪田亿李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