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437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无损校直,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移动组件;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检测组件用于对长轴零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于机架上,且加热组件用于对检测后的长轴零件进行加热;校直组件,校直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校直组件用于对加热后的长轴零件进行校直;其中,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移动,且加热组件设于检测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在长轴零件校直过程中校直装置与长轴零件直接接触导致长轴零件出现划痕、磨损的技术问题,实现无损校直的技术效果。实现无损校直的技术效果。实现无损校直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轴零件由于形状的特点,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弯曲变形,影响其正常使用。例如丝杠,丝杠是一种精度很高的细长柔性轴零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或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所以在精度、强度及耐磨性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加工或热处理过程中,在切削力、离心力、自重及热的综合作用下,会使丝杆产生弯曲变形,影响滚珠丝杠的使用,因此需要对轴杆类产品的弯曲变形进行校直,使其直线度满足一定要求才能正常工作。
[0003]但是,在校直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传统的校直方式,一般通过多个校直辊或圆筒等方式进行校直,例如专利CN209736378U、CN213079609U,这类方式为无损校直装置与长轴零件直接接触式校直,此过程中长轴零件由于无损校直装置产生的摩擦力极大可能出现划痕、磨损等现象,即使长轴零件直线度达到使用要求,但缺损部位也会影响整个长轴零件的功能正常发挥,严重时将导致直接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在长轴零件校直过程中校直装置与长轴零件直接接触导致长轴零件出现划痕、磨损校直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无损校直,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机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移动组件,移动组件设于底板上;检测组件,检测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检测组件用于对长轴零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设于机架上,且加热组件用于对检测后的长轴零件进行加热;校直组件,校直组件设于机架上,且校直组件用于对加热后的长轴零件进行校直;其中,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移动,且加热组件设于检测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检测组件、加热组件和校直组件,机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移动组件,检测组件、加热组件、校直组件和两个移动组件均设于底板上,检测组件、校直组件均与加热组件相邻放置,加热组件设于检测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长轴零件的两端可以固定在移动组件上,移动组件用于带动长轴零件在检测组件、加热组件和校直组件之间移动。
[0007]当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开始工作时,长轴零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移动组件上,当移动组件将长轴零件带动至检测组件时,检测组件上的多个压力传感器开始对长轴零件的变形量进行检测,通过监测压力传感器上的数值变化,换算出长轴零件在压力传感器处的变形量;当对长轴零件完成变形量检测后,移动组件将长轴零件带动至加热组件处,加热组件上的多个感应线圈快速对长轴零件的变形处进行加热;当对长轴零件完成变形处加热后,
再将加热过的长轴零件快速移动至校直组件上方,由冷却气缸将长轴零件快速放入冷却液中,通过淬火的原理,从而将长轴零件校直。在校直过程中,长轴零件与冷却液接触,在其余的过程中,长轴零件仅两端部位接触移动组件,从而达到无损校直的效果。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第一固定座设于底板上;多个第一升降机,第一升降机设于底板和第一固定座之间;第一导轨,第一导轨设于第一固定座上;多个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设于第一导轨上;其中,检测装置用于检测长轴零件的变形量,且检测装置能够延第一导轨轴向移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板上设有第一升降机,且第一升降机设于底板和第一固定座之间,第一升降机可以将第一固定座抬起,能够根据长轴零件的直径调整检测组件的高度,通过调整检测组件的高度可以避免检测组件和不同直径的长轴零件接触;第一固定座上设有第一导轨,第一导轨上设有多个检测装置,检测装置能够沿着长轴零件的长度方向在第一导轨上进行轴向移动,通过设置多个可移动的检测装置,能够提高检测效率,节约整体校直时间。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检测装置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且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每个检测装置上都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每个压力传感器均能对长轴零件进行形变量的检测,设置多个压力传感器可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并且能够增加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使检测时间保持在同一速率,能够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设于底板上;多个第二升降机,第二升降机设于底板和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二导轨,第二导轨设于第二固定座上;多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于第二导轨上,且加热装置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加热;其中,加热装置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加热,且加热装置能够延第二导轨轴向移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底板上设有第二升降机,且第二升降机设于底板和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二升降机可以将第二固定座抬起,能够根据长轴零件的直径调整加热组件的高度,通过调整加热组件的高度可以避免加热组件和不同直径的长轴零件接触;第二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导轨,第二导轨上设有多个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能够沿着长轴零件的长度方向在第二导轨上进行轴向移动,通过设置多个可移动的加热装置,能够提高加热效率,节约整体校直时间。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固定于第二底座上;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固定于第二固定块上;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固定于第二固定块上,第二齿轮啮合于第一齿轮的上端,第二齿轮中间存在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用于容纳长轴零件,且第二齿轮设有内表面;多个感应线圈,感应线圈设于内表面上,且感应线圈均匀分布。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二底座设于第二导轨上,用于在第二导轨上进行移动,第二底座还用于支撑固定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上设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啮合,通过第一齿轮的转动来带动第二齿轮的旋转,第二齿轮中间存在第二空腔,且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用于使长轴零件进入第二空腔,为长轴零件进入和离开第二空腔提供一个入口和出口,第二空腔用于容纳长
轴零件。且在第二齿轮上存在内表面,多个感应线圈设于内表面上,每个感应线圈均能对长轴零件的形变处进行高频感应加热,加热装置设置多个感应线圈可以进一步保证精准的对变形处进行加热,多个感应线圈可单独控制加热参数;其中本专利技术设置多个加热装置,且加热装置可沿长轴零件轴向方向移动,加热装置的数量对应着单次校直位置的个数。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移动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固定于底板上;第三导轨,第三导轨设于第三固定块上;第三移动块,第三移动块可以在第三导轨上移动;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固定于第三移动块上;第三转盘卡座,第三转盘卡座固定于第三移动块上,且第三转盘卡座上固定有第三气动卡盘和第四伺服电机;其中,第三气动卡盘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多点无损校直装置用于对长轴零件进行无损校直,所述无损校直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底板和两个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于底板上;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检测组件用于对所述长轴零件的形变量进行检测;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检测后的所述长轴零件进行加热;校直组件,所述校直组件设于所述机架上,且所述校直组件用于对加热后的所述长轴零件进行校直;其中,所述移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长轴零件在所述检测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校直组件之间移动,且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校直组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设于所述底板上;多个第一升降机,所述第一升降机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一固定座之间;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设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上;多个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导轨上;其中,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长轴零件的变形量,且所述检测装置能够延所述第一导轨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上设有多个压力传感器,且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设于所述底板上;多个第二升降机,所述第二升降机设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且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长轴零件进行加热;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长轴零件进行加热,且所述加热装置能够延所述第二导轨轴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点无损校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上;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第一齿轮的上端,所述第二齿轮中间存在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用于容纳所述长轴零件,且所述第二齿轮设有内表面;多个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内表面上,且所述感应线圈均匀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伟民杨雷郝庆乐陈睿博宋亚南王珲王冰宋俊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宁波智能机床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