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75426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1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石墨复合双极板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柔性石墨板及设于任意相邻两个柔性石墨板之间的树脂层,至少一个柔性石墨板具有在厚度方向贯穿的孔道,各柔性石墨板的内部渗透有树脂材料,孔道嵌入有树脂连接部,树脂连接部与相邻的树脂层相连接。通过在相邻两个柔性石墨板之间设置树脂层,以及各柔性石墨板内部渗透有树脂材料,可有效提升石墨复合双极板的密度和气密性;通过至少在一个柔性石墨板的厚度方向设置贯穿的孔道,并在孔道内嵌入树脂连接部,且控制树脂连接部与相邻的树脂层相连接,可起到类似铆钉的作用,从而有效提高石墨复合双极板的拉伸强度。复合双极板的拉伸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


[0001]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石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燃料电池。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而电堆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分。电堆由膜电极和双极板交替叠合而成,并由前后端、补偿装置压紧。双极板在电堆的重量占比较高,是电堆的关键部件,起到分隔并导入反应气体、收集并传导电流、支撑膜电极,以及负责电堆的排水和散热功能,其质量决定电堆的输出功率和使用寿命。
[0003]双极板主要分为金属双极板、石墨双极板及石墨复合双极板,其中,金属双极板的表面耐腐蚀性能较差,石墨双极板的加工效率较低,而石墨复合双极板的生产效率较高、使用寿命较长、耐腐蚀等性能较好,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堆功率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双极板的重量要求越来越低,导致双极板的阻气性能和对膜电极的支撑作用较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密度和拉伸强度较高,且气密性较好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及燃料电池。
[0005]本申请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柔性石墨板及设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柔性石墨板之间的树脂层,至少一个所述柔性石墨板具有在厚度方向贯穿的孔道,各所述柔性石墨板的内部渗透有树脂材料,所述孔道嵌入有树脂连接部,所述树脂连接部与相邻的所述树脂层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石墨板的数量为3~6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复合双极板的厚度为1mm~2mm。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的孔径为0.5mm~2mm,孔间距为20mm~40mm。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在所述柔性石墨板的面积占比为0.1%~0.5%。6.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孔道被所述树脂连接部充满。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柔性石墨板均具有所述孔道。8.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中的树脂材料、所述柔性石墨板内部渗透的树脂材料及所述树脂连接部中的树脂材料分别独立地选自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和酚醛树脂中的至少一种。9.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石墨复合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金荣廖寄乔龙鹏崔勇苏小根唐正龙斌彭信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博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