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口服中药制剂技术

技术编号:3754219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口服中药制剂,涉及中药制备技术领域,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5~10份、黄芪2~6份、当归3~6份、夏枯草12~24份、桑叶10~20份、连翘10~14份、石决明7~12份、菊花15~20份和桔梗8~10份。并且提供了所述清肝解毒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通过中药间的合理配伍达到清肝解毒功效,通过所述完整的制备方法,调整制备要素,使得所述复方制剂中功能性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制剂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疗效果进一步提高。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口服中药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口服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0002]中药的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制剂制备往往受多种因素及其交叉作用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宜的工艺条件进行提取制备显得尤为重要。影响中药制剂制备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所采用的提取溶剂的种类以及药物与溶剂的用量比例、提取过程中参数的设置、以及温度和药物之间的配伍,所以,研究相对应中药配方的制剂的制备方法显着尤为重要。对于有效成分为总皂苷的中药制备来说,总皂苷的得率依次受到超声温度、固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的影响,并且各个影响因素的设置相互交叉,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单因素试验确认每个因素的最优选择。对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制剂制备工艺的研究,目前报道尚比较少,需要在多因素多水平以及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实验才能得到最优化的工艺结果,中药制剂制备方法的研究对于推动中药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重要的作用。
[0003]中药复方是中医用药的特色之一,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优势在于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何控制中药的批间生产的稳定性及质量安全的问题困惑着验方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近年来,新技术、新仪器的推广应用,丰富了中药质量的控制手段。但是在中药制剂生产中,由于投料的中药材基原和产地的不固定、生产工艺参数的不确定性,会对最终产品质量产生影响,甚至同一厂家同一品种不同批次之间质量存在差异。此外,中药成分非常复杂,如何把传统中药的多种成分用一个标准进行控制,突显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靶点、多效应的特点是中药制剂开发的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口服中药制剂,通过中药间的合理配伍达到清肝解毒功效,通过所述完整的制备方法,调整制备要素,使得所述复方制剂中功能性有效成分含量提高,制剂的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5~10份、黄芪2~6份、当归3~6份、夏枯草12~24份、桑叶10~20份、连翘10~14份、石决明7~12份、菊花15~20份和桔梗8~10份。
[000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清肝解毒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1)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粉碎,分别得金银花粉、黄芪粉、当归粉、夏枯草粉、桑叶粉、连翘粉、石决明粉、菊花粉和桔梗粉;
[0009]2)金银花粉、桑叶粉和菊花粉混合后,采用质量分数为60~80%的乙醇进行提取,得提取液1和药渣1;夏枯草粉、黄芪粉、当归粉、连翘粉、石决明粉和桔梗粉进行水提,得提取液2和药渣2;
[0010]3)将药渣1和药渣2进行混合,加水进行回流提取2~4次,得提取液3;
[0011]4)将提取液1、提取液2和提取液3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15~1.45。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干燥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0013]金银花和黄芪进行梯度干燥,28~32℃,2~4h;38~42℃,2~4h;50~60℃,6~18h;
[0014]夏枯草、桑叶和菊花进行恒温干燥,55~85℃,20~24h;
[0015]当归、连翘、石决明和桔梗进行晒干处理,20~30℃,5~9d。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粉碎所得各中药粉的目数为80~120目。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金银花粉、桑叶粉和菊花粉的总质量与乙醇的比例为1kg:2000~6000mL,提取温度为60~80℃,时间为20~40min;夏枯草粉、黄芪粉、当归粉、连翘粉、石决明粉和桔梗粉的总质量与水的比例为1kg:8000~12000mL,提取温度为90~110℃,时间为60~120min。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加水进行回流提取的温度≥100℃,每一次提取的时间为15~25min。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减压浓缩的压力为

0.07~

0.11MPa,温度为60~80℃。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制备成的口服中药制剂,所述制剂加入淀粉、蔗糖、乳糖、糊精、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糖醇类、聚维酮、碳酸钙、环糊精和硬脂酸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优选的,所述制剂的剂型包括片剂、胶囊剂、口服液、颗粒剂和丸剂中的一种。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中药药物合理的配伍,发挥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辅以性温辅药,协调配方中清肝药物组分的寒性,完整配方之功效;另外,提供相应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对各个单味药物的干燥方式分别选择,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干燥,保证各单味药物的有效成分在干燥过程中不产生损失,并且选择相应药物的最适提取溶剂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对提取过程中的参数根据所需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提取进行单独调整,提高复方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对中药组方的现代化生产进行调整,生产得到质量稳定和均一的现代中药制剂,该制剂的生产体现了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靶点和多效应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实施例1所得复方颗粒制剂;
[0024]图2为实施例1复方颗粒剂金银花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0025]图3为实施例1复方颗粒剂夏枯草迷迭香酸含量薄层色谱;
[0026]图4为实施例1复方颗粒剂桑叶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0027]图5为实施例1复方颗粒剂菊花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0028]图6为实施例2所的复方颗粒制剂;
[0029]图7为实施例2复方颗粒剂金银花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0030]图8为实施例2复方颗粒剂夏枯草迷迭香酸含量薄层色谱;
[0031]图9为实施例2复方颗粒剂桑叶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0032]图10为实施例2复方颗粒剂菊花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0033]图11为实施例3所得复方口含片制剂;
[0034]图12为实施例3复方口含片剂金银花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0035]图13为实施例3复方口含片剂夏枯草迷迭香酸含量薄层色谱;
[0036]图14为实施例3复方口含片剂桑叶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0037]图15为实施例3复方口含片剂菊花绿原酸含量薄层色谱。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5~10份、黄芪2~6份、当归3~6份、夏枯草12~24份、桑叶10~20份、连翘10~14份、石决明7~12份、菊花15~20份和桔梗8~10份。
[0039]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复方制剂中,金银花的重量份优选为5~10份,进一步优选为6~9份,再进一步优选为7~8份。
[0040]在本专利技术所述复方制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肝解毒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制备而成:金银花5~10份、黄芪2~6份、当归3~6份、夏枯草12~24份、桑叶10~20份、连翘10~14份、石决明7~12份、菊花15~20份和桔梗8~10份。2.权利要求1所述清肝解毒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对原料进行干燥处理,粉碎,分别得金银花粉、黄芪粉、当归粉、夏枯草粉、桑叶粉、连翘粉、石决明粉、菊花粉和桔梗粉;2)金银花粉、桑叶粉和菊花粉混合后,采用质量分数为60~80%的乙醇进行提取,得提取液1和药渣1;夏枯草粉、黄芪粉、当归粉、连翘粉、石决明粉和桔梗粉进行水提,得提取液2和药渣2;3)将药渣1和药渣2进行混合,加水进行回流提取2~4次,得提取液3;4)将提取液1、提取液2和提取液3混合,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15~1.45。3.如权利要求2所述清肝解毒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干燥处理包括以下步骤:金银花和黄芪进行梯度干燥,28~32℃,2~4h;38~42℃,2~4h;50~60℃,6~18h;夏枯草、桑叶和菊花进行恒温干燥,55~85℃,20~24h;当归、连翘、石决明和桔梗进行晒干处理,20~30℃,5~9d。4.如权利要求3所述清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锦坤班俊峰谭本仁肖健赖新华赖颖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