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39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包括底板、纵梁、旋转组件、摆动组件和喷淋管;底板:有两条且平行分布,底板的上表面均阵列设有立板,相邻的两个立板的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上端内部均插接有支撑条,横向对应的两个支撑条的顶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的外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二,所述喷淋管与连接块二的下端内部的转孔转动连接,支撑条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纵梁分别插接于纵向对应的连接块一内部;旋转组件:设置于左侧的底板上表面,底板分别与左侧的连接筒下端固定连接;该育秧棚的骨架结构,组装拆卸方便,无需登高作业,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便于均匀进行喷淋,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育秧棚
,具体为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水稻种植时,为了增加水稻的成活率,通常会将秧苗栽培在育秧棚内部,现有的育秧棚一般由棚布和骨架组成,现有的育秧棚骨架多采用钢管焊接制成,搭成后不便于进行拆卸,同时现在骨架需要操作人员借助其他工具完成定位安装,在焊接过程中,需要一边对骨架进行固定,一边进行焊接,组装效率低,而且后期不便于进行拆卸,一旦拆卸便不能很好的进行再次组装,不利于循环使用,秧苗培育时,需要定期对秧苗进行喷水浇灌,在浇灌时,一般是通过人工手持喷淋装置或采用固定式喷头进行喷淋,这种方式使得部分的秧苗种植区域可能存在喷淋死角的情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组装拆卸方便,无需登高作业,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便于均匀进行喷淋,实用性强,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包括底板、纵梁、旋转组件、摆动组件和喷淋管;
[0005]底板:有两条且平行分布,底板的上表面均阵列设有立板,相邻的两个立板的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上端内部均插接有支撑条,横向对应的两个支撑条的顶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的外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二,所述喷淋管与连接块二的下端内部的转孔转动连接,支撑条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一,所述纵梁分别插接于纵向对应的连接块一内部;
[0006]旋转组件:设置于左侧的底板上表面,底板分别与左侧的连接筒下端固定连接;
[0007]摆动组件:设置于前侧的连接块二下表面,摆动组件与喷淋管的前端固定连接,组装拆卸方便,无需登高作业,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便于均匀进行喷淋,实用性强。
[000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支撑板、蜗杆和蜗轮环,所述支撑板阵列设置于左侧的底板上表面,所述蜗杆分别与支撑板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蜗轮环分别固定连接于左侧的连接筒下端,蜗杆分别与蜗轮环啮合连接,驱动连接筒转动,进而调节支撑条的倾斜状态。
[0009]进一步的,所述蜗杆的前端设有手轮,便于手动操作。
[0010]进一步的,所述摆动组件包括固定板、电机、转盘、凸轴和矩形框,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前侧的连接块二下表面,固定板的有侧面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固定板内部设置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左端设有转盘,转盘的前侧面外沿设有凸轴,所述矩形框设置于喷淋管的前端外弧面,所述凸轴与矩形框的内壁滑动连接,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控制喷淋管往复摆动。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T型销,所述T型销分别插接于连接筒和相邻的立板内部,T型销的销体部分为长方体结构,对连接筒进行支撑限位。
[0012]进一步的,所述T型销的外侧端头内部均插接有插销,对T型销进行限位。
[0013]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均通过阵列设置的销钉与地面固定连接,对底板进行固定。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育秧棚的骨架结构,具有以下好处:
[0015]将底板通过销钉与地面固定连接,使支撑条的下端分别插接于连接筒的内部,喷淋管放入每个连接块二下端内部的转孔内,将喷淋管的喷头螺纹连接于喷淋管侧壁下端的螺纹孔内部,使凸轴和矩形框的内壁滑动连接,纵梁分别插接于纵向对应的连接块一内部,然后手动旋转手轮,手轮带动蜗杆旋转,蜗杆通过蜗轮环带动左侧的连接筒转动,使连接筒转动至竖直状态,然后将所述T型销分别插入立板和连接筒的内部,T型销对连接筒进行限位,将插销插入T型销的端头内部,插销对T型销进行限位,避免T型销松脱,通过外部控制开关启动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凸轴在矩形框的内壁滑动,使矩形框沿着喷淋管的轴线往复转动,进而带动喷淋管往复摆动,便于喷淋管对育秧棚内部进行均匀喷淋,该育秧棚的骨架结构,组装拆卸方便,无需登高作业,提高了装配效率,而且便于均匀进行喷淋,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立板、3连接筒、4支撑条、5连接块一、6纵梁、7旋转组件、71支撑板、72蜗杆、73蜗轮环、74手轮、8摆动组件、81固定板、82电机、83转盘、84凸轴、85矩形框、9 T型销、91插销、10连接块二、11喷淋管、12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包括底板1、纵梁6、旋转组件7、摆动组件8和喷淋管11;
[0023]底板1:有两条且平行分布,底板1均通过阵列设置的销钉12与地面固定连接,对底板1进行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均阵列设有立板2,相邻的两个立板2的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筒3,连接筒3的上端内部均插接有支撑条4,横向对应的两个支撑条4的顶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的外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二10,喷淋管11与连接块二10的下端内部的转孔转动连接,支撑条4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一5,纵梁6分别插接于纵向对应的连接块一5内部;
[0024]旋转组件7:设置于左侧的底板1上表面,底板1分别与左侧的连接筒3下端固定连接,旋转组件7包括支撑板71、蜗杆72和蜗轮环73,支撑板71阵列设置于左侧的底板1上表面,蜗杆72分别与支撑板71的上端转动连接,蜗轮环73分别固定连接于左侧的连接筒3下端,蜗杆72分别与蜗轮环73啮合连接,驱动连接筒3转动,进而调节支撑条4的倾斜状态,蜗杆72的前端设有手轮74,便于手动操作,手动旋转手轮74,手轮74带动蜗杆72旋转,蜗杆72通过蜗轮环73带动左侧的连接筒3转动,使连接筒3转动至竖直状态,便于育秧棚的组装和拆卸。
[0025]摆动组件8:设置于前侧的连接块二10下表面,摆动组件8与喷淋管11的前端固定连接,摆动组件8包括固定板81、电机82、转盘83、凸轴84和矩形框85,固定板81设置于前侧的连接块二10下表面,固定板81的有侧面设有电机82,电机82的输出轴与固定板81内部设置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电机82的输出轴左端设有转盘83,转盘83的前侧面外沿设有凸轴84,矩形框85设置于喷淋管11的前端外弧面,凸轴84与矩形框85的内壁滑动连接,电机82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控制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纵梁(6)、旋转组件(7)、摆动组件(8)和喷淋管(11);底板(1):有两条且平行分布,底板(1)的上表面均阵列设有立板(2),相邻的两个立板(2)的之间均转动连接有连接筒(3),连接筒(3)的上端内部均插接有支撑条(4),横向对应的两个支撑条(4)的顶端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连接轴的外弧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二(10),所述喷淋管(11)与连接块二(10)的下端内部的转孔转动连接,支撑条(4)的中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块一(5),所述纵梁(6)分别插接于纵向对应的连接块一(5)内部;旋转组件(7):设置于左侧的底板(1)上表面,底板(1)分别与左侧的连接筒(3)下端固定连接;摆动组件(8):设置于前侧的连接块二(10)下表面,摆动组件(8)与喷淋管(11)的前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育秧棚的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7)包括支撑板(71)、蜗杆(72)和蜗轮环(73),所述支撑板(71)阵列设置于左侧的底板(1)上表面,所述蜗杆(72)分别与支撑板(71)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蜗轮环(73)分别固定连接于左侧的连接筒(3)下端,蜗杆(72)分别与蜗轮环(73)啮合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平华陈银升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包氏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