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335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大棚;送风机构,其包括主输风管、多个副输风管、多个出风管和排风扇,所述主输风管与气泵连接,多个所述副输风管相互平行的设于所述大棚内,并与所述主输风管连通,每个所述副输风管上设有多个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为倾斜方向出风,所述排风扇设于所述大棚上;喷淋机构;滴灌机构;湿度检测器;控制系统,其与所述湿度检测器、送风机构、喷淋机构和滴灌机构数据连接;其中,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所述大棚湿度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数据分析,控制所述送风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促使金花茶植株新陈代谢均衡,促进植株健康生长。促进植株健康生长。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大棚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金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金花茶组植物。金花茶的花金黄色,耀眼夺目,仿佛涂着一层蜡,晶莹而油润,似有半透明之感。金花茶单生于叶腋,花开时有杯状的、壶状的或碗状的,娇艳多姿,秀丽雅致。金花茶喜温暖湿润气候,喜欢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苗期喜荫蔽,进入花期后,颇喜透射阳光。对土壤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均可生长。耐瘠薄,也喜肥,耐涝力强。因此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金花茶喜生于半阴半凉、潮湿的环境,且需定时通风,促其代谢均衡,发育正常。
[0003]现有很多大棚种植的技术,大多是用于种植蔬菜瓜果,对大棚的温湿度进行控制。例如在专利公开号CN105302175A一种农业大棚湿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包括安装在大棚顶部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上安装有湿度检测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湿度检测器和所述湿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湿度检测器连接控制有通入大棚内的加湿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与所述输水管连通。该技术只是简单的提供了通过加湿装置对大棚的湿度进行控制,仅仅是简单的在大棚的中部安装加湿装置,存在大棚内湿度不均匀、大棚空气流动性不好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未发现关于针对金花茶种植设计的大棚湿度控制装置。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从而克服大棚种植棚内湿度不均衡、通风不好的缺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大棚,其地面的种植区域设有多行相互平行的种植垄;送风机构,其包括主输风管、多个副输风管、多个出风管和排风扇,所述主输风管与气泵连接,多个所述副输风管相互平行的设于所述大棚内,并与所述主输风管连通,每个所述副输风管上设有多个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为倾斜方向出风,所述排风扇设于所述大棚上;喷淋机构,其包括进水管和雾化喷嘴,进水管置于所述大棚种植区域的上方,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喷水用于调节空气湿度;滴灌机构,其包括滴灌管和滴灌头,所述滴灌管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滴灌头;湿度检测器,其用于检测所述大棚内的湿度;控制系统,其与所述湿度检测器、送风机构、喷淋机构和滴灌机构数据连接;其中,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所述大棚湿度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数据分析,控制所述送风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工作,以调节所述大棚内的湿度。
[0007]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副输风管成组设置,包括第一输风管和第二输风管,所述第一输风管上的出风管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风管上的出风管出风方向相对出风,所述第一输风管和所述第二输风管之间为种植垄;其中,在吹风工作状态下,第一输风管和第二输风管不同时送风。
[0008]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输风管和所述第二输风管之间为1

5个种植垄。
[0009]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风管的出风端为弯折端,弯折角度为30

60
°

[0010]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棚上设有水帘,与所述水帘相对的一侧设有排风扇;所述水帘和所述排风扇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
[0011]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温度计,用于检测所述大棚内的温度,所述温度计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
[0012]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主输风管上设有热风机,所述热风机上设有热风控制阀,所述热风控制阀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所述温度计的温度信息,控制所述热风控制阀工作。
[0013]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泵为空气增压泵。
[0014]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棚顶部为拱形或三角形结构,所述大棚顶部设有排气扇。
[0015]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大棚的顶部间隔一定间距安装有太阳能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在大棚内铺设有喷淋机构,根据检测大棚湿度值,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喷淋机构工作,以调节大棚的湿度。而且还设有送风机构,送风机构是根据金花茶生长的需求,对金花茶植株进行吹风,促使金花茶植株新陈代谢均衡,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0018](2)本技术的大棚顶部设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能为大棚内的照明系统提供电源,也能为其他装置的运行提供电源,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中副输风管和出风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中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0022]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23]1‑
大棚,2

送风机构,3

喷淋机构,4

滴灌机构,5

湿度检测器,6

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5]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
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包括大棚1、送风机构2、喷淋机构3、滴灌机构4、湿度检测器5和控制系统6。大棚1内为种植区域,金花茶种植在种植区域内,形成多行种植垄。大棚1内安装有送风机构2、喷淋机构3、滴灌机构4和湿度检测器5。具体结构如下:
[0027]大棚1包括棚架11,棚架11作为大棚的主体框架结构,棚架11的外部覆盖防护层12,防护层12可以为薄膜材质或使用透明玻璃。本实施例选用透明玻璃作为大棚的防护层。大棚1的顶层为拱形或三角形结构,大棚顶部设有排气扇13,本实施例大棚1的棚顶为三角形结构。在顶棚上间隔铺设有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构成光伏发电系统。能为大棚1内的照明设备提供电能。而且太阳能板7是间隔设置的,或是呈点式分布,安装太阳能板不影响大棚内植物的光照。大棚1内安装有送风机构2,送风机构2包括主输风管21、副输风管22、出风管23和排风扇24。主输风管21与气泵25连接,气泵25为空气增压泵,通过空气增压泵为主输风管21输送强风。主输风管21上连接有多个副输风管22,多个副输风管22分布在大棚1的种植区域上方。多个副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其地面的种植区域设有多行相互平行的种植垄;送风机构,其包括主输风管、多个副输风管、多个出风管和排风扇,所述主输风管与气泵连接,多个所述副输风管相互平行的设于所述大棚内,并与所述主输风管连通,每个所述副输风管上设有多个所述出风管,所述出风管为倾斜方向出风,所述排风扇设于所述大棚上;喷淋机构,其包括进水管和雾化喷嘴,进水管置于所述大棚种植区域的上方,所述进水管上设有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喷水用于调节空气湿度;滴灌机构,其包括滴灌管和滴灌头,所述滴灌管上均匀分布设有多个滴灌头;湿度检测器,其用于检测所述大棚内的湿度;控制系统,其与所述湿度检测器、送风机构、喷淋机构和滴灌机构数据连接;其中,所述湿度检测器检测所述大棚湿度数据,传送至控制系统后,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数据分析,控制所述送风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工作,以调节所述大棚内的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输风管成组设置,包括第一输风管和第二输风管,所述第一输风管上的出风管出风方向与所述第二输风管上的出风管出风方向相对出风,所述第一输风管和所述第二输风管之间为种植垄;其中,在吹风工作状态下,第一输风管和第二输风管不同时送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花茶种植大棚的湿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家仕陶伟李慧覃耿敏闫沛泽黄展文李先民王虹妍李春牛苏群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