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取放工作站和仓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334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6:00
本公开涉及自动取放工作站和仓储系统,工作站的对接区与载具停靠区相对设置,第一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将目标对象输送到对接区,第二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将目标对象输送出对接区,取放设备设置在对接区,且被配置为将第一自动输送线上的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载具,且别配置为将载具上的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第二自动输送线上。显然,本公开的自动取放工作站通过取放设备与第一自动输送线和第二自动输送线,完成目标对象的自动出入库,不需人员参与搬运,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作业效率。提高整体作业效率。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取放工作站和仓储系统


[0001]本公开涉及物流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取放工作站和仓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货到人仓储物流系统中,当有容器进出库的需求时,例如空容器入库暂存、满容器直接入库存储时,需要人工将入库容器手动搬至操作工作台,再由机械臂取容器送入载具,完成容器的入库;而遇到容器直接出库的需求时,机械臂从载具取容器放至操作工作台,同样也需要人手动将容器搬离工作台,才能完成容器的出库。其库内库外存储容器的交换需要人力参与搬运,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自动取放工作站和仓储系统。
[0004]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取放工作站,所述自动取放工作站:
[0005]载具停靠区,被构造为停靠载具;
[0006]对接区,与所述载具停靠区相对设置;
[0007]第一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将目标对象输送到所述对接区;
[0008]第二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将目标对象输送出所述对接区;
[0009]取放机构,设置在所述对接区,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的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所述载具,且被配置为将所述载具上的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上。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沿所述载具的宽度或深度方向延伸。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设置在同一高度位置或者在不同高度上错层设置。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取放工作站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且,
[0013]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在同一高度位置或者在不同高度上错层设置;和/或,
[0014]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在同一高度位置或者在不同高度上错层设置。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还设置有超高检测元件,所述超高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超高检测元件检测到目标对象高度超过预设值时停机或者发出报警信号。
[00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还设置有到位检测元件,所述到位检测元件被配置为检测目标对象是否被输送到位;且,
[0017]所述取放设备与所述到位检测元件通信连接,且所述取放设备被配置为基于到所述位检测元件检测到目标对象被输送到位后,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目标对象取出。
[00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还设置有防跌落检测元件;
[0019]所述防跌落检测元件被配置为检测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端部的距离;
[0020]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与所述防跌落检测元件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防跌落检测元件检测到目标对象超出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的端部预设距离后停机或发出报警。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为带式输送机或滚筒输送机。
[00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取放工作站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对接区的工作台;
[0023]所述取放设备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的第一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所述工作台,并将所述载具上的第二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所述工作台上的第一目标对象内;和/或,
[0024]所述取放设备还被配置为将所述工作台上的存放第二目标对象的第一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上,其中,所述第一目标对象为拣选容器,所述第二目标对象为拣选货物。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均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下方或者一者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上方,另一者位于所述工作台的下方,或者第一自动输送线、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所述工作台均位于同一高度。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放设备包括:
[0027]底座;
[0028]立柱,立柱被构造为在所述底座上沿X轴方向运动;
[0029]基座,设置在所述立柱上,且被配置为在所述立柱上沿Z轴方向运动;
[0030]取放机构,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被配置为在所述基座上沿Y轴方向运动以取放目标对象。
[003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取放机构包括:
[0032]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被构造为用于承载目标对象;
[0033]取放组件,所述取放组件被构造为用于从第一目标位置取出目标对象并装载至所述承载组件上,或者用于从所述承载组件卸载目标对象并放在第二目标位置;
[0034]运动组件,所述运动组件被构造为带动所述取放组件在第一运动轨迹及第二运动轨迹中运动;
[0035]在第一运动轨迹内,所述运动组件被构造为带动取放组件在所述承载组件的容纳空间内运动,以装卸目标对象;
[0036]在第二运动轨迹内,所述运动组件被构造为带动取放组件离开所述承载组件的容纳空间,以供目标对象进入所述容纳空间并承载在所述承载组件上。
[0037]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仓储系统,所述仓储系统包括至少两个自动取放工作站,且相邻两个自动取放工作站的第一自动输送线通过第三自动输送线对接,相邻两个自动取放工作站的第二自动输送线通过第四自动输送线对接;
[0038]所述第三自动输送线被配置将目标对象输送至第一自动输送线;
[0039]所述第四自动输送线被配置将第二自动输送线的目标对象送出;
[0040]其中,所述自动取放工作站为如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自动取放工作站。
[0041]本公开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和仓储系统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本公开的自动取放工作站通过取放机构与第一自动输送线和第二自动输送线,完成目标对象的自动出入库,不需人员参与搬运,减轻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整体作业效率。
[0042]尤其是在集货场景中,使用新型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出入库目标对象时,由移动式运载工具搬运可存储若干个(比如60个左右)目标容器的高密度移动式载具,前往载具停靠区进行对接,由取放机构完成载具及第一自动输送线、第二自动输送线的目标对象快速自动交换。
附图说明
[0043]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44]图1是第一实施例中本公开的自动取放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第一自动输送线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0046]图3是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第一自动输送线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7]图4是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取放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8]图5是图4中取放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49]图6是图4中取放设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50]图7是第二实施例中本公开的自动取放工作站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8是第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取放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取放工作站:载具停靠区,被构造为停靠载具;对接区,与所述载具停靠区相对设置;第一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将目标对象输送到所述对接区;第二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将目标对象输送出所述对接区;取放设备,设置在所述对接区,且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的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所述载具,且被配置为将所述载具上的目标对象取出并放入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沿所述载具的宽度或深度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和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设置在同一高度位置或者在不同高度上错层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取放工作站包括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和/或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且,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在同一高度位置或者在不同高度上错层设置;和/或,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在同一高度位置或者在不同高度上错层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还设置有超高检测元件,所述超高检测元件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超高检测元件检测到目标对象高度超过预设值时停机或者发出报警信号。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还设置有到位检测元件,所述到位检测元件被配置为检测目标对象是否被输送到位;且,所述取放设备与所述到位检测元件通信连接,且所述取放设备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到位检测元件检测到目标对象被输送到位后,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取出目标对象。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上还设置有防跌落检测元件;所述防跌落检测元件被配置为检测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端部的距离;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与所述防跌落检测元件通信连接,且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被配置为基于所述防跌落检测元件检测到目标对象超出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的端部预设距离后停机或发出报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放工作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自动输送线、所述第二自动输送线为带式输送机或滚筒输送机。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旭王梦迪马瑛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极智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