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24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极耳;连接部件,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端子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极端子,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极耳,极耳连接部具有朝向本体的第一表面;其中,极耳包括连接于本体的第一段、固定于第一表面的第二段以及连接于第一段和第二段之间的拐角段,沿本体指向连接部件的方向,拐角段超出所述第一表面。该电池单体,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能量密度。能量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21年09月30日提交的名称为“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及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和设备”的PCT专利申请PCT/CN2021/12237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0003]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4]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5]在电池技术的发展中,除了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外,电池的能量密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电池技术中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设备。该电池单体,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0007]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其包括:
[0009]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极耳;
[0010]连接部件,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极端子,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极耳,所述极耳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
[0011]其中,所述极耳包括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第一段、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拐角段,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连接部件的方向,所述拐角段超出所述第一表面。
[0012]根据本申请的电池单体,沿本体指向连接部件的方向,拐角段超出第一表面,部分极耳容纳于第一表面远离本体的空间内,从而减小极耳占用的第一表面靠近本体一侧的空间,进而减小本体与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使各部件更加紧凑,进而提高体积能量密度。
[00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连接部件的方向,所述拐角段超出所述极耳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
[0014]在上述方案中,拐角段超出第二表面,更多部分的极耳容纳于第一表面远离本体的空间内,能够使得本体与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更小,进一步增加本体的空间占比,也即,增加正负极活性物质占比,提高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001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拐角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0016]在上述方案中,拐角段与第二段的设置形式,使得连接部件与拐角段的干涉力度
小,可以减少连接部件对极耳的损伤,并且便于实现极耳折弯。
[001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部件还具有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的端面,所述拐角段位于所述端面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
[0018]在上述方案中,拐角段设置于端面和壳体的内壁之间,合理利用容纳腔的内部空间,减少空间占用,保证电池单体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001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端盖,密封所述壳体;绝缘件,至少部分所述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端盖和所述连接部件之间,用于隔离所述端盖和所述连接部件。
[0020]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绝缘件实现端盖与连接部件的隔离,避免内部短路,保证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0021]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件的边缘形成有朝向所述本体凸出的凸缘,所述凸缘在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拐角段和所述壳体之间。
[0022]在上述方案中,凸缘位于拐角段和壳体之间,能够起到隔离拐角段和壳体的作用,避免内部短路,保证电池单体的安全性。
[002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极耳的厚度为A,所述端面与所述凸缘之间的距离为B,满足1%≤A/B≤20%。
[0024]在上述方案中,上述数值范围,既能够便于降低极耳折弯难度,还能够便于容纳拐角段。
[0025]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绝缘件包括绝缘板和朝向所述本体凸出的凸缘,所述拐角段与所述绝缘板的背离所述端盖的一侧抵接。
[0026]在上述方案中,拐角段与绝缘件抵接,可以进一步减小本体与连接部件之间的间距,使得电池单体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0027]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端面的交汇处设置有圆角或弹性件。
[0028]在上述方案中,第一表面与端面的交汇处设置的圆角或弹性件,能够缓冲极耳与连接部件之间的摩擦,避免割伤极耳,保证电池单体的使用寿命。
[0029]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端子连接部相对于所述极耳连接部朝向背离所述本体的一侧凸出。
[0030]在上述方案中,端子连接部相对于极耳连接部凸出,既便于与电极端子连接,还可以避免朝向本体凸出而占用电池单体的内部空间,保证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0031]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单体。
[003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设备,其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用于提供电能。
[0033]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0034]提供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拐角段;
[0035]提供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
[0036]提供电极端子;
[0037]将所述第二段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折弯所述极耳,使得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连接部件的方向,所述拐角段超出所述第一表面;
[0038]将所述端子连接部连接所述电极端子。
[0039]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
[0040]提供模块,用于提供电极组件、提供连接部件及提供电极端子,所述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极耳,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段、第二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拐角段,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极耳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
[0041]组装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段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折弯所述极耳,使得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连接部件的方向,所述拐角段超出所述第一表面,并将所述端子连接部连接所述电极端子。
[0042]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4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本体和极耳;连接部件,包括端子连接部和极耳连接部,所述端子连接部用于连接电极端子,所述极耳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极耳,所述极耳连接部具有朝向所述本体的第一表面;其中,所述极耳包括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第一段、固定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段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之间的拐角段,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连接部件的方向,所述拐角段超出所述第一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本体指向所述连接部件的方向,所述拐角段超出所述极耳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本体的第二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壳体,具有容纳腔,至少部分所述连接部件和所述电极组件容纳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连接部件还具有沿所述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的端面,所述拐角段位于所述端面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还包括:端盖,密封所述壳体;绝缘件,至少部分所述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法余明喜黄宁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