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316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包括装配主梁以及悬挑构件梁;所述装配主梁与悬挑构件梁通过卡接机构卡合连接;其中,装配主梁上相对开设有两组第一卡合槽,所述悬挑构件梁上相对布设有两组用于与第一卡合槽配合插接的第一卡座,两侧所述第一卡合槽内设有装配腔体,所述装配腔体内滑动布设有第二卡座;悬挑构件梁上开设有第二卡合槽,第二卡合槽用于与第二卡座配合插接,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多组螺栓和钢筋对装配主梁与悬挑构件梁进行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卡接机构安装更加方便,效率更高,不需要采用落地脚手架或贝雷梁支撑架进行施工。工。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按预制构件的形式和施工方法分为砌块建筑、板材建筑、盒式建筑、骨架板材建筑及升板升层建筑等五种类型,悬挑构件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分梁、板两类构件。常见的有挑阳台、挑走廊、挑檐、雨篷、遮阳板、空调板、悬挑扶梯板、悬挑看台和某些厂房的悬挑工作平台等。
[0003]传统装配式建筑悬挑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大多采用传统的落地脚手架或贝雷梁支撑架等方式进行施工,而在施工过程中将会产生施工成本高以及稳定性差,墙体的整体结构刚性不强,抗外力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包括装配主梁以及悬挑构件梁;
[0006]所述装配主梁与悬挑构件梁通过卡接机构卡合连接;
[0007]其中,装配主梁上相对开设有两组第一卡合槽,所述悬挑构件梁上相对布设有两组用于与第一卡合槽配合插接的第一卡座,两侧所述第一卡合槽内设有装配腔体,所述装配腔体内滑动布设有第二卡座;
[0008]悬挑构件梁上开设有第二卡合槽,第二卡合槽用于与第二卡座配合插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槽与装配腔体间转动布设有齿轮;
[0010]其中,第一卡座上布设有与齿轮啮合的第一齿条板,所述第二卡座两端相应布设有与齿轮啮合的第二齿条板。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合槽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槽,第一卡座两侧相应设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座;
[0012]优选的,所述装配主梁两侧相对布设有多组用于对悬挑构件梁两侧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转筒固定连接,两侧齿轮分别通过转轴与转筒固定连接;
[0013]其中,支撑架上布设有用于与悬挑构件梁接触的缓冲模块。
[0014]优选的,所述缓冲模块包括布设在支撑块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滑动布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支撑座底壁间设有用于处于液压油的储存腔。
[0015]优选的,所述装配主梁与悬挑构件梁连接端还设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包括布设在装配主梁上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设有密封囊,所述转筒内设有与密封囊连通的第一输液管,所述储存腔一端通过第二输液管与第一输液管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座两侧相对布设有第一定位孔,装配主梁上相应开设有第二定位孔,储存腔一侧相对布设有两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内布设活塞,所述活塞与定位杆固定连接;
[0017]其中,定位杆上设有复位弹簧。
[0018]优选的,所述装配主梁两侧相应开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定位杆与弧形滑槽滑动连接。
[0019]优选的,所述第二卡座为中空结构,第二卡座内部设有隔音棉。
[002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朝向悬挑构件梁的方向移动第二卡座,使得第二卡座插接至第二卡合槽内实现再次定位卡合,进而提高装配主梁与悬挑构件梁装配连接的稳定性,与此同时,相较于现有技术采用多组螺栓和钢筋对装配主梁与悬挑构件梁进行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的卡接机构安装更加方便,效率更高,不需要采用落地脚手架或贝雷梁支撑架进行施工;
[0022]2)当悬挑构件梁在与装配主梁完成组装时,支撑架上的缓冲模块与悬挑构件梁紧密贴合,进而可以实现对悬挑构件梁的固定支撑,使得悬挑构件梁的稳定性和强度更高,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加强筋或者绳索来对悬挑构件梁两侧悬挑端进行加强,本专利技术的支撑机构所占用空间更小,且可以与卡接机构配合来实现同步支撑,进一步的提高了装配主梁与悬挑构件梁的安装效率;
[0023]3)支撑块在支撑座内滑动并挤压储存腔内的液压油时,部分液压油通过第二输液管以及第一输液管通入密封囊内,使得装配主梁在与悬挑构件梁连接闭合时,密封囊受到液压油的作用下膨胀,使得密封囊对装配主梁与悬挑构件梁的连接端间隙进行密封处理,可以实现防水、防尘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6]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7]图4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中第二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中转筒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中储存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图1所示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中定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标号:1、装配主梁;2、悬挑构件梁;3、支撑架;4、支撑座;5、定位杆;6、密封囊;101、弧形滑槽;102、密封槽;103、第二卡座;104、装配腔体;105、第二齿条板;106、第一卡合槽;107、齿轮;108、第一齿条板;201、第一卡座;202、限位座;203、限位槽;204、第二卡合槽;301、第二定位孔;302、转筒;303、阀门;401、支撑块;402、储存腔;403、活塞筒;404、活塞;501、复位弹簧;502、第一定位孔;503、隔音棉;601、第一输液管;602、第二输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35]实施例1
[0036]请参阅图1至图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所述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包括装配主梁1以及悬挑构件梁2;
[0037]所述装配主梁1与悬挑构件梁2通过卡接机构卡合连接;
[0038]其中,装配主梁1上相对开设有两组第一卡合槽106,所述悬挑构件梁2上相对布设有两组用于与第一卡合槽106配合插接的第一卡座201,两侧所述第一卡合槽106内设有装配腔体104,所述装配腔体104内滑动布设有第二卡座103;
[0039]悬挑构件梁2上开设有第二卡合槽204,第二卡合槽204用于与第二卡座103配合插接;
[004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在对预制构件的装配主梁1与悬挑构件梁2进行连接时,首先,将悬挑构件梁置于装配主梁1上,使得悬挑构件梁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装配主梁(1)以及悬挑构件梁(2);所述装配主梁(1)与悬挑构件梁(2)通过卡接机构卡合连接;其中,装配主梁(1)上相对开设有两组第一卡合槽(106),所述悬挑构件梁(2)上相对布设有两组用于与第一卡合槽(106)配合插接的第一卡座(201),两侧所述第一卡合槽(106)内设有装配腔体(104),所述装配腔体(104)内滑动布设有第二卡座(103);悬挑构件梁(2)上开设有第二卡合槽(204),第二卡合槽(204)用于与第二卡座(103)配合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槽(106)与装配腔体(104)间转动布设有齿轮(107);其中,第一卡座(201)上布设有与齿轮(107)啮合的第一齿条板(108),所述第二卡座(103)两端相应布设有与齿轮(107)啮合的第二齿条板(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槽(106)两侧槽壁上分别开设有限位槽(203),第一卡座(201)两侧相应设有与限位槽(203)滑动连接的限位座(20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物的预制建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主梁(1)两侧相对布设有多组用于对悬挑构件梁(2)两侧进行支撑的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3),所述支撑架(3)与转筒(302)固定连接,两侧齿轮(107)分别通过转轴与转筒(302)固定连接;其中,支撑架(3)上布设有用于与悬挑构件梁(2)接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磊张化龙宁宝平倪童心郭占峰李卫杰王若冰周钰琪杨鲜武冯治人明凯奇袁鹏
申请(专利权)人:周钰琪杨鲜武明凯奇袁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