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2803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药物贴片技术领域,尤其是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包括内贴片,所述内贴片内腔的中心处开设有填充腔,且填充腔内腔的底部填充有药垫,所述内贴片的四周均设置有与药垫配合使用的防脱落结构。通过设置防脱落结构,先对内贴片和药垫周边提供弹性粘接补偿,抵消外力作用在内贴片和药垫上的冲击力,提高内贴片和药垫底部四周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之间的粘接紧密性,再采用双重贴片设计,对内贴片和药垫的外围提供弹性粘接补偿,避免皮肤褶皱形变造成内贴片和药垫脱离患者伤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内贴片和药垫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的整体粘接牢固效果,对患者伤处周边皮肤实现由内至外的三级粘接固定效果。由内至外的三级粘接固定效果。由内至外的三级粘接固定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


[0001]本技术涉及药物贴片
,尤其涉及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

技术介绍

[0002]药物贴片主要用于外伤的治疗,医用药物贴片种类有很多,但是药物贴片在患者伤处贴合后,由于患者的行动影响,特别是儿童患者存在好动天性,从而药物贴片易从患者伤处发生脱离掉落,不具有防脱落功能,药物贴片中的药液对患者伤处起不到有效治疗作用,同时也降低药物贴片对患者伤处的隔离防护效果,引发伤口感染,增加患者伤处的痛感,延长患者伤处的愈合周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具有防脱落功能,起不到有效隔离治疗作用,易引发感染的缺点,而提出的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包括内贴片,所述内贴片内腔的中心处开设有填充腔,且填充腔内腔的底部填充有药垫,所述内贴片的四周均设置有与药垫配合使用的防脱落结构,所述防脱落结构包括弹力棉圈,所述弹力棉圈一体加工在内贴片底部靠近药垫的外侧,所述弹力棉圈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粘接端部,所述内贴片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收纳凹槽且收纳凹槽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折弯端部,所述折弯端部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粘接拉头,所述内贴片顶部的四周均缝制有弹力带且弹力带的外端缝制有外贴片。
[0006]优选的,所述内贴片、粘接端部、折弯端部、粘接拉头和外贴片的底部均涂覆有医用粘接胶,且粘接端部、折弯端部和粘接拉头的底部设有辅助透明覆膜。
[0007]优选的,所述外贴片的底部设有外贴片透明覆膜,所述外贴片的四周均开设有透气槽且透气槽采用弧形设计。
[0008]优选的,所述内贴片顶部靠近药垫的中心处缝制有透气网,所述透气网由弹性纤维编织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内贴片的四周均开设有透气小孔,所述透气小孔、收纳凹槽和弹力带之间呈交错分布。
[0010]优选的,所述内贴片的底部设有与药垫配合使用的内贴片透明覆膜,所述药垫的内腔填充有浸泡药剂后的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
[0011]本技术中,所述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通过设置防脱落结构,由弹力棉圈和粘接端部的配合,对内贴片和药垫周边提供弹性粘接补偿,抵消外力作用在内贴片和药垫上的冲击力,由收纳凹槽、折弯端部和粘接拉头的配合,提高内贴片和药垫底部四周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之间的粘接紧密性,再由弹力带和外贴片的配合,采用双重贴片设计,对内贴片和药垫的外围提供弹性粘接补偿,避免皮肤褶皱形变造成内贴片和药垫脱离患者伤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内贴片和药垫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的整体粘接牢固效果,对患者伤处周
边皮肤实现由内至外的三级粘接固定效果,使内贴片和药垫具有防脱落功能,对患者伤处起到有效隔离治疗效果,避免引发感染,缩短患者伤处的愈合时间。
[0012]通过医用粘接胶和辅助透明覆膜,提高内贴片、粘接端部、折弯端部、粘接拉头和外贴片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之间的粘接牢固性,同时在内贴片和药垫未使用前,对粘接端部、折弯端部和粘接拉头进行覆膜防护,通过外贴片透明覆膜,对外贴片底部进行防尘隔离防护处理,提高外贴片底部的洁净度和无菌性能,通过采用弧形设计的透气槽,对外贴片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的四周进行透气处理,避免患者伤处周边皮肤生有汗液影响外贴片的粘接牢固性。
[0013]通过由弹性纤维编织而成的透气网,对内贴片靠近药垫的区域进行透气散热处理,避免患者伤处密封过严使汗液得不到及时散热挥发,利于患者伤处的愈合治疗,同时也增强透气网跟随内贴片和患者皮肤褶皱产生的形变转换效果,通过透气小孔,满足内贴片位置患者皮肤的透气需求,避免汗液积留过多,影响内贴片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之间的粘接牢固效果,通过内贴片透明覆膜,对内贴片底部进行防尘隔离防护处理,提高内贴片底部的洁净度和无菌性能,通过药垫填充有浸泡药剂后的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对患者伤处进行快速止血和药剂治疗,同时也具有好吸收、快恢复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的结构仰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的结构仰视分解示意图。
[0017]图中:1、内贴片;2、药垫;3、防脱落结构;31、弹力棉圈;32、粘接端部;33、收纳凹槽;34、折弯端部;35、粘接拉头;36、弹力带;37、外贴片;4、外贴片透明覆膜;5、透气槽;6、透气网;7、透气小孔;8、内贴片透明覆膜。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实施例一
[0020]参照图1

3,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包括内贴片1,内贴片1内腔的中心处开设有填充腔,且填充腔内腔的底部填充有药垫2,内贴片1的四周均设置有与药垫2配合使用的防脱落结构3,防脱落结构3包括弹力棉圈31,弹力棉圈31一体加工在内贴片1底部靠近药垫2的外侧,弹力棉圈3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粘接端部32,内贴片1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收纳凹槽33且收纳凹槽3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折弯端部34,折弯端部34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粘接拉头35,内贴片1顶部的四周均缝制有弹力带36且弹力带36的外端缝制有外贴片37,通过设置防脱落结构3,由弹力棉圈31和粘接端部32的配合,对内贴片1和药垫2周边提供弹性粘接补偿,抵消外力作用在内贴片1和药垫2上的冲击力,由收纳凹槽33、折弯端部34和粘接拉头35的配合,提高内贴片1和药垫2底部四周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之间的粘接紧密性,再由弹力带36和外贴片37的配合,采用双重贴片设计,对内贴片1和药垫2的外围提供弹性粘接补偿,
避免皮肤褶皱形变造成内贴片1和药垫2脱离患者伤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内贴片1和药垫2与患者伤处周边皮肤的整体粘接牢固效果,对患者伤处周边皮肤实现由内至外的三级粘接固定效果,使内贴片1和药垫2具有防脱落功能,对患者伤处起到有效隔离治疗效果,避免引发感染,缩短患者伤处的愈合时间。
[0021]实施例二
[002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改进: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包括内贴片1,内贴片1内腔的中心处开设有填充腔,且填充腔内腔的底部填充有药垫2,内贴片1顶部靠近药垫2的中心处缝制有透气网6,透气网6由弹性纤维编织而成,对内贴片1靠近药垫2的区域进行透气散热处理,避免患者伤处密封过严使汗液得不到及时散热挥发,利于患者伤处的愈合治疗,同时也增强透气网6跟随内贴片1和患者皮肤褶皱产生的形变转换效果,内贴片1的底部设有与药垫2配合使用的内贴片透明覆膜8,对内贴片1底部进行防尘隔离防护处理,提高内贴片1底部的洁净度和无菌性能,药垫2的内腔填充有浸泡药剂后的氧化纤维素止血纱布,对患者伤处进行快速止血和药剂治疗,同时也具有好吸收、快恢复的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包括内贴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贴片(1)内腔的中心处开设有填充腔,且填充腔内腔的底部填充有药垫(2),所述内贴片(1)的四周均设置有与药垫(2)配合使用的防脱落结构(3),所述防脱落结构(3)包括弹力棉圈(31),所述弹力棉圈(31)一体加工在内贴片(1)底部靠近药垫(2)的外侧,所述弹力棉圈(31)的底部一体成型有粘接端部(32),所述内贴片(1)底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收纳凹槽(33)且收纳凹槽(3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折弯端部(34),所述折弯端部(34)的另一端一体成型有粘接拉头(35),所述内贴片(1)顶部的四周均缝制有弹力带(36)且弹力带(36)的外端缝制有外贴片(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皮吸收覆膜药物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贴片(1)、粘接端部(32)、折弯端部(34)、粘接拉头(35)和外贴片(37)的底部均涂覆有医用粘接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增杨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润宠归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