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59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50
一种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设置在梁体钢筋骨架中靠近柱体的一端且位于梁体第一道箍筋外侧;所述通用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纵筋下方的主筋垫块及紧贴梁体第一道箍筋设置的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所述主筋垫块设有用于搁置底部纵筋的U型槽,所述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的一侧与梁体第二道箍筋相接触,另外两侧分别与主筋垫块及顶部纵筋相贴合;在所述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朝向柱体的一侧构成高标号混凝土浇铸区,其背向柱体的一侧构成低标号混凝土浇铸区。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够有效分隔高低标号混凝土,可保证节点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及降低成本,而且能够确保外漏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在锚固区范围之外对钢筋进行定位。对钢筋进行定位。对钢筋进行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梁柱节点混凝土浇筑施工装置,尤其是一种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公知的,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高低标号分隔作为目前行业痛点问题得到工程人员的普遍重视。由于墙柱与梁板交接位置属于荷载集中区域,如果不能有效分隔高低标号混凝土,引起高低标号掺杂在一起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实体强度,对于结构的安全性有着很严重的隐患且无法消除。因此,在此关键节点必需要有一定的隔离措施保证高低标号的差异性,确保节点施工的安全及质量。
[0003]在传统施工过程中,多数施工企业在梁柱节点施工期间,往往采用先行浇筑墙柱直至浇筑板面齐平的做法。但此浇筑方式往往会导致节点位置高标号混凝土向两侧或四周进行散流,超方问题严重,同时浇筑时节点位置往往不能浇筑至顶,导致后期浇筑板面混凝土时低标号混凝土占用高标号混凝土施工区间,在墙柱与梁板交接位置形成明显色差的冷缝,观感效果较差。
[0004]目前,存在于行业内的分隔装置多样化,例如CN 114673254 A一种框架结构中的梁柱节点及其施工方法和CN 214658802 U一种建筑施工梁柱节点高低标号混凝土分隔装置,使用过程中要需要全部或部分拆除分隔用的装置,施工不易操作,施工质量欠佳。同时,因梁柱节点钢筋较为密集,主次梁、墙柱都有交叉,因此保护层控制必须精确,而现有的分隔装置在锚固区范围之外对钢筋进行定位方面欠缺,无法确保外漏结构的实体保护层厚度在规范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该通用装置不仅能够有效分隔高低标号混凝土,可保证节点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及降低成本,而且能够确保外漏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可在锚固区范围之外对钢筋进行定位。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所述梁柱节点包括相交梁体和柱体,所述梁体内预埋有梁体钢筋骨架,梁体钢筋骨架主要由多组上下对应的顶部纵筋和底部纵筋以及围设在顶部纵筋和底部纵筋外部的若干道箍筋构成;所述通用装置设置在梁体钢筋骨架中靠近柱体的一端且位于梁体第一道箍筋外侧;
[0008]所述通用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纵筋下方的主筋垫块及紧贴梁体第一道箍筋设置的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所述主筋垫块设有用于搁置底部纵筋的U型槽,所述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的一侧与梁体第二道箍筋相接触,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的另外两侧分别与主筋垫块及顶部纵筋相贴合;在所述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朝向柱体的一侧构成高
标号混凝土浇铸区,其背向柱体的一侧构成低标号混凝土浇铸区。
[0009]可选的,所述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包括通过现场预制或厂家定制与梁体同强度的混凝土板本体;所述混凝土板本体又包括位于高标号混凝土浇铸区的第一作业表面及位于低标号混凝土浇铸区的第二作业表面;
[0010]所述混凝土板本体的下端和上端还分别设有若干个布置在主筋垫块之间的第一凸台部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顶部纵筋之间的第二凸台部;所述第一凸台部之间的第一槽面与主筋垫块的上表面贴合,第一凸台部的两侧端与主筋垫块的侧表面间隔布置,第一凸台部的顶端与浇筑模板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凸台部的顶端与浇筑模板相接,第二凸台部之间的第二槽面与顶部纵筋贴合,第二凸台部的两侧端与顶部纵筋间隔布置;
[0011]所述混凝土板本体的左右端均覆盖梁体第一道箍筋且与浇筑模板间隔设置。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凸台部与主筋垫块和浇筑模板之间均设有1cm的间隔,所述混凝土板本体的左右端与浇筑模板均设置1cm间隔。
[0013]可选的,所述梁体钢筋骨架的箍筋采用双肢箍筋或四肢箍筋与顶部纵筋和底部纵筋绑扎固定。
[0014]可选的,所述梁体第一道箍筋的位置为梁柱节点的交接位置直锚外侧。
[0015]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板本体的内部预埋设置加强构件。
[0016]可选的,所述加强构件采用井字钢丝,所述井字钢丝包括若干彼此垂直连接的横向钢丝及纵向钢丝。
[0017]可选的,所述井字钢丝布置在与顶部纵筋和底部纵筋之间区域对应的混凝土板本体位置上,横向钢丝的端部与箍筋叠置,所述纵向钢丝的端部与第一凸台部对应设置。
[0018]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板本体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厚度为12mm,其外围整体尺寸比梁体的截面尺寸小1cm。
[0019]可选的,所述梁柱节点由主、次梁交接点代替,所述通用装置设置在主、次梁交接点的交接位置。
[0020]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一方面通过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在梁体中形成一道垂直挡板,起到分隔作用,其正反面两侧分别形成了高标号混凝土浇铸区与低标号混凝土浇铸区,保证了高低标号的差异性,确保了节点施工的安全及质量,同时由于高低标号存在价差,这样既减少了超方,又节约了成本。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通过主筋垫块对于钢筋起到很好的定位作用,也确保了外漏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在规范要求范围之内,进一步确保了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1在第一种梁柱节点交接位置的主视图。
[0023]图2是图1中A

A处的剖视图,以透视效果表达。
[0024]图3是图2的另一种替代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2在第二种梁柱节点交接位置的主视图。
[0026]图5是图4中B

B和C

C处的剖视图,以透视效果表达。
[0027]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28]10

通用装置;11

主筋垫块;111

U型槽;12

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121

混凝土板本体;1211

第一作业表面;1212

第二作业表面;1213

第一凸台部;1213
‑1‑
第一槽面;1214

第二凸台部;1214
‑1‑
第二槽面;122

加强构件;1221

横向钢丝;1222

纵向钢丝;
[0029]20

梁柱节点;21

梁体;211

梁体钢筋骨架;2111

顶部纵筋;2112

底部纵筋;2113

箍筋;2113
‑1‑
第一道箍筋;2113
‑2‑
第二道箍筋;2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所述梁柱节点包括相交梁体和柱体,所述梁体内预埋有梁体钢筋骨架,梁体钢筋骨架主要由多组上下对应的顶部纵筋和底部纵筋以及围设在顶部纵筋和底部纵筋外部的若干道箍筋构成;其特征是:所述通用装置设置在梁体钢筋骨架中靠近柱体的一端且位于梁体第一道箍筋外侧;所述通用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纵筋下方的主筋垫块及紧贴梁体第一道箍筋设置的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所述主筋垫块设有用于搁置底部纵筋的U型槽,所述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的一侧与梁体第二道箍筋相接触,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的另外两侧分别与主筋垫块及顶部纵筋相贴合;在所述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朝向柱体的一侧构成高标号混凝土浇铸区,其背向柱体的一侧构成低标号混凝土浇铸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梁柱节点混凝土高低标号分隔和保护层定位通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梁体同强度异型混凝土板包括通过现场预制或厂家定制与梁体同强度的混凝土板本体;所述混凝土板本体又包括位于高标号混凝土浇铸区的第一作业表面及位于低标号混凝土浇铸区的第二作业表面;所述混凝土板本体的下端和上端还分别设有若干个布置在主筋垫块之间的第一凸台部以及至少一个布置在顶部纵筋之间的第二凸台部;所述第一凸台部之间的第一槽面与主筋垫块的上表面贴合,第一凸台部的两侧端与主筋垫块的侧表面间隔布置,第一凸台部的顶端与浇筑模板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凸台部的顶端与浇筑模板相接,第二凸台部之间的第二槽面与顶部纵筋贴合,第二凸台部的两侧端与顶部纵筋间隔布置;所述混凝土板本体的左右端均覆盖梁体第一道箍筋且与浇筑模板间隔设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张世臣刘庭郭文彪杨帅张英男殷旭东胡佳明万向杰逯重阳高威李强刘强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