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佳木斯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241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包括菌群检测管,外螺纹连接口,大密封盖,活塞柱和防滑槽,菌群检测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螺纹连接口,外螺纹连接口与大密封盖螺纹连接,大密封盖的外表面均布开设有防滑槽;活塞柱的一端从大密封盖中滑动穿进到菌群检测管的内部;大密封盖的内侧固定安装有C型管;活塞柱处于C型管中,并与C型管滑动连接;C型管处于菌群检测管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时,能防止大便样品黏附在菌群检测管的外螺纹连接口上,同时当大便样品过黏无法从采样勺上脱落下来时,即可通过刮板刮除下来,从而使其整体非常的方便,灵活,干净和卫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为菌群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在临床医学中经常需要对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在检测时,需要采集大便样品,然后把大便样品放置到相应的菌群检测试剂管中。
[0003]但是现有的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如肠道菌群检测试剂管,在采集大便样品时,往往都是通过菌群检测试剂管佩戴的采集勺,通过采集勺把所需的大便样品采集到菌群检测试剂管中,由于大便具有一定的粘性,这样一来,就会致使大便容易黏附在采集勺中,无法脱落下来,从而影响后续的大便采集工作,同时在采集勺往菌群检测试剂管中储放大便样品时,采集勺容易与菌群检测试剂管的管口接触,从而容易使大便样品黏附在菌群检测试剂管的管口处,因此非常的不干净。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包括菌群检测管,外螺纹连接口,大密封盖,活塞柱和防滑槽,其中:菌群检测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螺纹连接口,且外螺纹连接口与大密封盖螺纹连接,该大密封盖的外表面均布开设有防滑槽;所述活塞柱的一端从大密封盖中滑动穿进到菌群检测管的内部;所述大密封盖的内侧固定安装有C型管;所述活塞柱处于C型管中,并与C型管滑动连接;所述C型管处于菌群检测管的内部;所述C型管用于防止样品与检测管口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菌群检测管的内径与外螺纹连接口的内径相同,且菌群检测管的外径与大密封盖的外径相同。
[0007]优选的,所述大密封盖的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大密封盖表面圆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螺纹连接管,该大密封盖表面圆孔的内侧与C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圆孔与外螺纹连接管和C型管同轴心;所述活塞柱的一端从外螺纹连接管的内部穿进到C型管中,并与外螺纹连接管和C型管滑动连接;所述C型管与菌群检测管和外螺纹连接口之间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活塞柱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采样勺,且活塞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小密封盖,该小密封盖与外螺纹连接管螺纹连接;所述小密封盖的外表面均布开设有防滑槽一;所述采样勺与C型管滑动连接;所述C型管用于对采样勺进行遮挡。
[0009]优选的,所述菌群检测管内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刮板;所述刮板用于刮除采样勺内部的大便样品。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1]本技术在对肠道菌群检测时,首先,使大密封盖与菌群检测管分离,然后拧动小密封盖,使小密封盖与外螺纹连接管分离,此时即可拉动活塞柱,使活塞柱带动采样勺从
C型管中漏出,此时即可通过采样勺对大便进行采样工作,采样完成后,再次的拉动活塞柱使活塞柱带动采样勺进入到C型管中进行隐藏,这样在往菌群检测管中转移大便样品时,就能防止采样勺与菌群检测管顶端的外螺纹连接口接触,从而避免大便意外黏附在外螺纹连接口上,使其更加的干净和卫生;当采样勺完全进入到菌群检测管中后,即可再次的通过活塞柱把采样勺从C型管中推出,然后把采样勺中的大便样品倒入到菌群检测管中即可,当采样勺中的大便样品意外黏附在采样勺上无法倒下来,此时即可让采样勺与刮板接触,让刮板进入到采样勺中,然后转动活塞柱,使刮板把采样勺中的大便样品刮出来即可,从而便于继续采样工作,使其非常的方便,最后到取样结束后,把相应的检测液倒入到菌群检测管中即可。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打开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关闭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菌群检测管1,外螺纹连接口2,刮板3,大密封盖4,外螺纹连接管5,C型管6,活塞柱7,采样勺8,小密封盖9,防滑槽10,防滑槽一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一
[0021]参照图1

3,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包括菌群检测管1,外螺纹连接口2,大密封盖4,活塞柱7和防滑槽10,其中:菌群检测管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螺纹连接口2,且外螺纹连接口2与大密封盖4螺纹连接,该大密封盖4的外表面均布开设有防滑槽10;活塞柱7的一端从大密封盖4中滑动穿进到菌群检测管1的内部;大密封盖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C型管
6;活塞柱7处于C型管6中,并与C型管6滑动连接;C型管6处于菌群检测管1的内部;C型管6用于防止样品与检测管口接触。
[0022]需要说明的是,大密封盖4的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大密封盖4表面圆孔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外螺纹连接管5,该大密封盖4表面圆孔的内侧与C型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圆孔与外螺纹连接管5和C型管6同轴心;活塞柱7的一端从外螺纹连接管5的内部穿进到C型管6中,并与外螺纹连接管5和C型管6滑动连接;C型管6与菌群检测管1和外螺纹连接口2之间转动连接;C型管6的整体长度小于菌群检测管1内部空腔的长度;活塞柱7与外螺纹连接管5之间采用针管与活塞头之间结构,也就是说活塞柱7与外螺纹连接管5之间具有一定的摩擦力,不用力推动活塞柱7时,活塞柱7不会在外螺纹连接管5中产生移动;
[0023]通过大密封盖4的设置,能够在大密封盖4与菌群检测管1分离时,活塞柱7也会与菌群检测管1分离,且活塞柱7始终不会与大密封盖4分离,这样一来,就能防止活塞柱7意外掉落,使其更加的安全和可靠。
[0024]活塞柱7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采样勺8,且活塞柱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小密封盖9,该小密封盖9与外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菌群检测管(1),外螺纹连接口(2),大密封盖(4),活塞柱(7)和防滑槽(10),其中:菌群检测管(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外螺纹连接口(2),且外螺纹连接口(2)与大密封盖(4)螺纹连接,该大密封盖(4)的外表面均布开设有防滑槽(10);所述活塞柱(7)的一端从大密封盖(4)中滑动穿进到菌群检测管(1)的内部;所述大密封盖(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C型管(6);所述活塞柱(7)处于C型管(6)中,并与C型管(6)滑动连接;所述C型管(6)处于菌群检测管(1)的内部;所述C型管(6)用于防止样品与检测管口接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群检测管(1)的内径与外螺纹连接口(2)的内径相同,且菌群检测管(1)的外径与大密封盖(4)的外径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临床医学用菌群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密封盖(4)的表面开设有圆孔,且大密封盖(4)表面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绎博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