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属于堆棚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在原煤卸车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问题。本堆棚包括棚顶和棚体,棚体内具有卸煤工位,卸煤工位的棚顶上均固定有呈长条状的喷雾架一,喷雾架一的底部上均连接有若干间隔的喷雾器一,卸煤工位的中间位置处均吊装有呈伞状的喷雾架二,喷雾架二的底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雾器二,棚顶上固定有能带动喷雾架二转动的电机,棚体的外立面上固定有水箱,棚体上安装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管与水箱连接,水泵的出水管均与喷雾架一和喷雾架二连接。喷雾器一向下喷洒雾水能形成类似门帘的结构,这样车辆卸煤时所产生的扬尘就会被雾水门帘阻隔在卸煤工位内部进行沉降,不会扩散到外界污染环境。到外界污染环境。到外界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
[0001]本技术涉属于堆棚
,涉及一种卸车堆棚,特别涉及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原煤堆棚大多为露天形态即只有最基本的立柱以及顶棚,四周都是敞开状的,这样在卸煤堆煤的过程中扬尘十分厉害,扬尘中带有煤粉颗粒飘散在外,当遇到雨天时会被冲刷到土壤当中并随着沉降污染地下水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所以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当下刻不容缓要处理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它所解决的是如何在原煤卸车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包括棚顶和棚体,所述棚体内具有多个并排排列且相互独立的卸煤工位,所述卸煤工位的前后两侧均敞开且敞口处的棚顶上均固定有长条状的喷雾架一,所述喷雾架一的底部上均连接有若干间隔的喷雾器一,所述棚顶上位于每个卸煤工位的中间位置处均吊装有呈伞状的喷雾架二,所述喷雾架二的底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雾器二,所述棚顶上固定有能带动喷雾架二转动的电机,所述棚体的外立面上固定有水箱,所述棚体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进水管与水箱连接,所述水泵的出水管均与喷雾架一和喷雾架二连接。
[0006]本设计提供了一种原煤卸车堆棚,本堆棚属于临时卸车点,将原煤先卸在本设计的堆棚内,待到扬尘散去后再通过铲车等工具进行搬运移动堆放,本设计的堆棚内具有多个卸煤工位,每个卸煤工位都是独立的并且只有前后两侧敞开,前面敞口处可以供车辆进入卸煤,后面敞口可以用于铲车挖煤搬运,在前后敞口处的顶部上均设置有喷雾架一,喷雾架一是呈一字形状的横设在棚顶的梁上,在喷雾架一的底部上分布有喷雾器一,喷雾器一向下喷洒雾水能形成类似门帘的结构,只是该门帘由雾水形成,这样车辆在倒进卸煤工位内后卸煤时所产生的扬尘就会被这样的雾水门帘阻隔在卸煤工位内部进行沉降,不会扩散到外界污染环境。
[0007]本设计在堆棚内安装喷雾架二,喷雾架二呈伞状结构并且在喷雾架二的底部上设置有喷雾器二,在原煤卸车时喷雾器开启能喷出大量水汽从而吸附扬尘使其随着水汽滴落到底面上有效的减少了扬尘的产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08]本设计的喷雾架二是可以旋转的,旋转的喷雾架一来能带动对堆棚内的空气流动使得水汽更好的吸附空气中的扬尘,从而达到很好的净化空气的作用进一步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二来旋转的喷雾架能让水汽呈螺旋形式向外围散开,水汽覆盖范围更大,更加有利于吸附扬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009]在上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中,所述水箱位于靠近棚顶最低处的棚体外立面上且所述水箱的顶部靠近棚顶最低处附近开设有长条状的进水口。
[0010]本设计的水箱具有收集雨水的功能,在水箱的顶部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位于棚顶外沿的最低处下方,下雨时雨水能沿着外沿滴落从进水口处进入到水箱内收集用于喷雾除尘,这样设计更加环保。
[0011]在上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中,所述水箱底部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连接有三通接管,所述水泵的进水管连接在三通接管上且三通接管上还连接有自来水管路。
[0012]本设计水泵既能抽取水箱中的雨水又能抽取自来水管中的自来水,这样设计实现了节能减排,节约用水,实用性十分好。
[0013]在上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中,所述喷雾架二包括一根主管和若干根细管,所述电机的转轴竖直设置且所述主管的上端部固连在电机转轴上,所述细管均连接在主管端部的外周面上且细管均与主管相互连通,每根细管的底部上均均匀分布有若干喷雾器二。
[0014]本设计的喷雾架二包括主管和若干细管,细管插装在主管的端部上使其整体看起来像扇叶,在转动起来后具有推动空气流动的作用,能让扬尘充分与雾气接触被吸附沉淀,减少扬尘的产生。
[0015]在上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中,所述细管上固定有环套,每根细管的端部上均固定有钢索,所述钢索的一端均固定在环套上。
[0016]由于细管是水平设置的其上承载着多个喷雾器二,在喷雾器二工作时细管内还需要流动水,所以在细管上增设钢索能使其不容易发生歪斜断裂,有效的增加了结构强度。
[0017]在上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中,每根细管的端部上均安装有喷雾器二,所述喷雾器二的喷雾方向朝向背离主管所在一侧。
[0018]在细管的端部上也安装有喷雾器二,这样能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喷雾的范围,能让喷雾范围基本覆盖整个卸煤工位,而且随着细管旋转起来,位于其端部上的喷雾器二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能更好的增加射程,增加水雾覆盖范围,提高除尘效果。
[0019]在上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中,所述喷雾器一和喷雾器二均为引射式二次雾化喷雾器二。
[0020]在上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中,所述主管的端部上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呈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状结构,所述连接件的开口一端套装在主管的端部上,所述连接件的外周面上沿其周向分布有若干过水孔,每个过水孔内均承插有一根细管。
[0021]在上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中,所述卸煤工位的棚体上均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细管的高度,所述水泵固定在安装板上。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喷雾器一向下喷洒雾水能形成类似门帘的结构,只是该门帘由雾水形成,这样车辆在倒进卸煤工位内后卸煤时所产生的扬尘就会被这样的雾水门帘阻隔在卸煤工位内部进行沉降,不会扩散到外界污染环境。
[0024]2、本设计在堆棚内安装喷雾架二,喷雾架二呈伞状结构并且在喷雾架二的底部上设置有喷雾器二,在原煤卸车时喷雾器开启能喷出大量水汽从而吸附扬尘使其随着水汽滴
落到底面上有效的减少了扬尘的产生,从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外形视图;
[0026]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示意图。
[0027]图中,1、棚顶;2、棚体;21、卸煤工位;3、喷雾架一;31、喷雾器一;4、喷雾架二;41、喷雾器二;42、主管;43、细管;44、环套;45、钢索;46、连接件;5、电机;6、水箱;61、进水口;62、出水管;63、三通接管;64、自来水管路;7、水泵;71、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包括棚顶1和棚体2,棚体2内具有多个并排排列且相互独立的卸煤工位21,卸煤工位21的前后两侧均敞开且敞口处的棚顶1上均固定有若干呈长条状的喷雾架一3,喷雾架一3的底部上均连接有若干间隔的喷雾器一31,棚顶1上位于每个卸煤工位21的中间位置处均吊装有呈伞状的喷雾架二4,喷雾架二4的底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雾器二41,棚顶1上固定有能带动喷雾架二4转动的电机5,棚体2的外立面上固定有水箱6,棚体2上安装有水泵7,水泵7的进水管与水箱6连接,水泵7的出水管62均与喷雾架一3和喷雾架二4连接。本设计提供了一种原煤卸车堆棚,本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包括棚顶(1)和棚体(2),所述棚体(2)内具有多个并排排列且相互独立的卸煤工位(21),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煤工位(21)的前后两侧均敞开且敞口处的棚顶(1)上均固定有长条状的喷雾架一(3),所述喷雾架一(3)的底部上均连接有若干间隔的喷雾器一(31),所述棚顶(1)上位于每个卸煤工位(21)的中间位置处均吊装有呈伞状的喷雾架二(4),所述喷雾架二(4)的底部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喷雾器二(41),所述棚顶(1)上固定有能带动喷雾架二(4)转动的电机(5),所述棚体(2)的外立面上固定有水箱(6),所述棚体(2)上安装有水泵(7),所述水泵(7)的进水管与水箱(6)连接,所述水泵(7)的出水管(62)均与喷雾架一(3)和喷雾架二(4)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位于靠近棚顶(1)最低处的棚体(2)外立面上且所述水箱(6)的顶部靠近棚顶(1)最低处附近开设有长条状的进水口(6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6)底部连接有出水管(62),所述出水管(62)上连接有三通接管(63),所述水泵(7)的进水管连接在三通接管(63)上且三通接管(63)上还连接有自来水管路(64)。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原煤临时卸车堆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架二(4)包括一根主管(42)和若干根细管(43),所述电机(5)的转轴竖直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冀东水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