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袁万里专利>正文

溶剂型腹膜液及其生产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751651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溶剂型腹膜液及其生产方法和设备,无毒、无害、无污染,使用以后可降解,对环境无污染,使用于书本外层以及其他包装产品,能够达到它的硬度要求,而且色泽光亮,透明度高,耐老化,不易发黄、变脆,既实用又美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精细化工领域的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聚物,特别是溶剂型腹膜液及其生产方法和生产这种溶剂型腹膜液所用的专用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溶剂型腹膜液,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聚物,包括原料和助剂,原料为生物性制剂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过氧化苯甲酰、乙酸乙酯;助剂为丙酮;上述各成分按重量比计生物性制剂衣康酸0.5-2g、甲基丙烯酸甲酯12-15g、丙烯酸乙酯10-14g、丙烯酸3-5g、甲基丙烯酸丁酯2-4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g、过氧化苯甲酰1-2g、乙酸乙酯35-40g;助剂为丙酮50-60g。溶剂型腹膜液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A按生物性制剂衣康酸0.5-2g、甲基丙烯酸甲酯12-15g、丙烯酸乙酯10-14g、丙烯酸3-5g、甲基丙烯酸丁酯2-4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g、过氧化苯甲酰1-2g称取原料;B将以上原料通过预混槽的原料注入口注入预混槽中,在1400-16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3-5分钟,达到充分混合;C原料在预混槽中经过充分搅拌,从预混槽的出口,经预混槽输出管,从反应釜入口进入反应釜,此时,从预混槽的原料注入口加入35-40g乙酸乙酯,待乙酸乙酯进入反应釜后,在1400-16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3-5分钟,达到充分混合;D反应釜为双层结构,外层注热水、热油或水蒸气对反应釜内的原料加热,温度控制在70-80℃,反应时间控制在6-8小时;E冷凝过程,反应釜中原料经过加热,反应过程产生的原料蒸气经冷凝回流,再利用;F反应后的原料从反应釜出口流出,经反应釜输出管流入贮槽,从贮槽上的助剂注入口注入丙酮50-60g,在1400-16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3-5分钟,使聚合物与助剂达到充分混合;溶剂型腹膜液的制作所需的设备,它包括预混槽、反应釜和贮槽三部分A预混槽为一密闭的容器,容器上盖设置原料注入口、预混槽搅拌杆入口、预混槽防爆膜、预混槽通气装置,预混槽下底设置预混槽出口,预混槽出口处接预混槽输出管,与反应釜入口相连;B反应釜为一双层密闭容器,在内层和外层之间为一空腔,内装循环热水、热油或水蒸气,对反应釜内原料加热,反应釜上盖设反应釜搅拌杆入口、反应釜通气装置,上盖上还接有冷凝装置入口,冷凝装置上设置有防爆膜,冷凝装置设置有两套冷凝管,对反应釜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原料蒸气进行冷凝回流,再利用,冷凝装置回流管接反应釜内层,下底设反应釜出口,反应釜出口接反应釜输出管,反应釜输出管与贮槽入口相连。C贮槽为一密闭的容器,容器上盖设置助剂注入口、贮槽搅拌杆入口、贮槽防爆膜、贮槽通气装置,下设产品出口。通过上面的叙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无毒、无害、无污染,使用以后可降解,对环境无污染,使用于书本封页以及其他包装产品,能够达到它的硬度要求,而且色泽光亮,透明度高,耐老化,不易发黄、变脆,既实用又美观,成为代替传统产品的新产品。(2)生物性制剂衣康酸2g、甲基丙烯酸甲酯12g、丙烯酸乙酯14g、丙烯酸5g、甲基丙烯酸丁酯2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g、过氧化苯甲酰1g、乙酸乙酯40g;助剂为丙酮50g。(3)生物性制剂衣康酸1g、甲基丙烯酸甲酯14g、丙烯酸乙酯12g、丙烯酸4g、甲基丙烯酸丁酯3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5g、过氧化苯甲酰1.5g、乙酸乙酯38g;助剂为丙酮55g。结合附图说明图1、图2对制作溶剂型腹膜液具体的操作方法和所用的设备详细叙述如下(1)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过氧化苯甲酰分别按以上各组配方称取原料;(2)将以上原料通过预混槽1的原料注入口4注入预混槽1中,预混槽为一密闭的容器,容器上盖设置原料注入口4、预混槽搅拌杆5入口、预混槽防爆膜6、预混槽通气装置19,预混槽下底设置预混槽出口7,预混槽出口处接预混槽输出管8,与反应釜入口9相连。进入预混槽的原料在1400-16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搅拌3-5分钟,达到充分混合;(3)原料在预混槽中经过充分搅拌,从预混槽的出口7,经预混槽输出管8,从反应釜入口9进入反应釜2;(4)此时,再在预混槽的原料注入口4按配方加入乙酸乙酯,待乙酸乙酯进入反应釜后,与从预混槽流入反应釜的原料一起在1400-16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3-5分钟,达到充分混合;反应釜2为一双层密闭容器,在内层和外层之间为一空腔,内装循环热水、热油或水蒸气,对反应釜内原料加热,反应釜2的外层上部设热浴用的热水、热油或水蒸气入口,入口相对面的下部设出口,使反应釜2中的反应温度始终处于一个较为恒定的温度。温度控制在70-80℃,反应釜上盖设反应釜搅拌杆10入口、反应釜通气装置21,上盖上还接有冷凝装置入口,冷凝装置上设置有防爆膜20,冷凝装置设置有两套冷凝管14,对反应釜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原料蒸气进行冷凝回流,再利用,反应釜上盖上连接的冷凝装置上的两个冷凝管14,均设置有冷水进水口和冷水出水口。冷凝装置回流管接反应釜内层上,下底设反应釜出口11,反应釜出口接反应釜输出管12,反应釜输出管12与贮槽入口13相连。上述原料在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控制在6-8小时;(5)反应后的聚合物从反应釜出口11流出,经反应釜输出管12流入贮槽3,贮槽为一密闭的容器,容器上盖设置助剂注入口18、贮槽搅拌杆15入口、贮槽防爆膜16、贮槽通气装置22,下设产品出口17。从贮槽上的助剂注入口18按配方注入反应助剂丙酮,在1400-16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搅拌3-5分钟,使聚合物与助剂达到充分混合,聚合物与助剂混合均匀后从产品出口流出。以上所述的预留槽搅拌杆5、反应釜搅拌杆10、贮槽搅拌杆15都分别连有电动装置。所述的原料注入口4、助剂注入口18、预混槽通气装置19、反应釜通气装置21、贮槽通气装置22、预混槽输出管8、反应釜输出管12、贮槽出口即产品出口17均设置有控制开关。权利要求1.一种溶剂型腹膜液,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聚物,包括原料和助剂,其特征在于原料为生物性制剂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过氧化苯甲酰、乙酸乙酯;助剂为丙酮;上述各成分按重量比计生物性制剂衣康酸0.5-2g、甲基丙烯酸甲酯12-15g、丙烯酸乙酯10-14g、丙烯酸3-5g、甲基丙烯酸丁酯2-4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g、过氧化苯甲酰1-2g、乙酸乙酯35-40g;助剂为丙酮50-60g。2.按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溶剂型腹膜液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A按生物性制剂衣康酸0.5-2g、甲基丙烯酸甲酯12-15g、丙烯酸乙酯10-14g、丙烯酸3-5g、甲基丙烯酸丁酯2-4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g、过氧化苯甲酰1-2g称取原料;B将以上原料通过预混槽的原料注入口注入预混槽中,在1400-16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3-5分钟,达到充分混合;C原料在预混槽中经过充分搅拌,从预混槽的出口,经预混槽输出管,从反应釜入口进入反应釜,此时,在预混槽的原料注入口加入35-40g乙酸乙酯,待乙酸乙酯进入反应釜后,在1400-1600转/分的条件下进行混合搅拌3-5分钟,达到充分混合;D反应釜为双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溶剂型腹膜液,为丙烯酸及其衍生物的高聚物,包括原料和助剂,其特征在于:原料为生物性制剂衣康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过氧化苯甲酰、乙酸乙酯;助剂为丙酮;上述各成分按重量比计:生物性制剂衣康酸0.5-2g、甲基丙烯酸甲酯12-15g、丙烯酸乙酯10-14g、丙烯酸3-5g、甲基丙烯酸丁酯2-4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2g、过氧化苯甲酰1-2g、乙酸乙酯35-40g;助剂为丙酮50-60g。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万里
申请(专利权)人:袁万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