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1471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12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有进料斗和自动输送结构,所述进料斗设置有多个沥水孔,所述自动输送结构设置在进料斗的底部或者下方,所述自动输送结构设置有输送螺杆;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设置有集液腔、进液腔、水腔和油腔,所述集液腔与进液腔连通并收集进料斗沥出的液体,所述进液腔和水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进液腔和油腔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油水分离装置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以连通进液腔和水腔,进液腔内分层的水从第一间隔流入水腔,所述第二隔板与油水分离装置的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进液腔内分层的油从第二间隔进入油腔。分层的油从第二间隔进入油腔。分层的油从第二间隔进入油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厨余垃圾,就是指餐饮服务或者就餐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由食物、油脂以及其他餐饮废弃物组成的垃圾,这类垃圾通常处理困难,而且非常容易腐蚀,招来苍蝇,传播疾病,危害人们的健康。厨余垃圾的组分有蔬菜、果皮、果核、米面、肉食、骨头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等,其中以有机组分为主。厨余垃圾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有机物,且含水率较高,几乎所有厨余垃圾的含水率都较高,其中的渗滤水经过渗透作用进入地表,流入地表径流,会对居民使用的水源造成污染。而且厨余垃圾由于含水率过高不能成为用来焚烧发电的垃圾,这就需要能够处理厨余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旨在提供厨余垃圾处理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包括:
[0005]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有进料斗和自动输送结构,所述进料斗设置有多个沥水孔,所述自动输送结构设置在进料斗的底部或者下方,所述自动输送结构设置有输送螺杆;
[0006]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设置有集液腔、进液腔、水腔和油腔,所述集液腔与进液腔连通并收集进料斗沥出的液体,所述进液腔和水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进液腔和油腔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油水分离装置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以连通进液腔和水腔,进液腔内分层的水从第一间隔流入水腔,使得水腔内的水不含油,所述第二隔板与油水分离装置的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进液腔内分层的油没过第二间隔后入油腔,使得油腔的油不含水,当油达到设定高度后从出油口流出,从油水分离装置排出的水和油能够彻底分离;
[0007]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的进料口与自动输送结构连通,所述研磨装置上设置有研磨腔和排料腔,所述研磨腔上设置有磨盘,研磨腔内厨余垃圾在磨盘的离心力下碰撞研磨腔壁以破碎,该研磨腔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楔块,所述磨盘与楔块之间设置有间隙,破碎后的厨余垃圾落到间隙上再次破碎进入排渣腔;
[0008]压渣装置,压渣装置与研磨装置连通,所述压渣装置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压渣腔,所述压渣腔内设置有送料螺杆,所述送料螺杆顶部设置有压盖以压缩压渣腔内厨余垃圾的体积,所述压渣装置的上部设置有连通压渣腔的出料口。
[0009]竖直设置的压渣腔能够减少垃圾处理器在横向的体积,合理利用竖直的空间,减少空间成本,降低了成本,同时由于大容量的垃圾桶其高度较高,竖直设置的压榨腔能够满足大容量的垃圾桶使用,提高了单次处理垃圾量和处理能力,提高处理效率,减少处理成本
和运输成本;
[0010]其工作流程如下:
[0011]S1厨余垃圾被倒入进料斗后水和油的混合液体先经过沥水孔流入油水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
[0012]S2初步沥水后的厨余垃圾在进料装置的输送下送至研磨装置进行破碎研磨形成带有水分的碎屑,碎屑在磨盘的离心力和水的冲力下从排渣腔进入压渣腔;
[0013]S3压渣腔的输送螺杆向上输送的同时压盖压缩碎屑的体积和水分,完成压渣后的厨余垃圾从压渣装置排出至设定位置。
[0014]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水腔设置有排水管,所述出水口位于排水管上,所述排水管上套接有套管以挡油,所述套管的上开口高度高于所述出油口的高度,所述出水口的高度低于出油口高度。
[0015]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液腔设置在水腔和油腔之间。
[001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油水分离装置内设置有发热装置以把凝固的油加热溶解。
[001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输送螺杆的上方设置有可拆卸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研磨装置的进料端的上方。
[001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料腔内的破碎垃圾在磨盘的离心力下向压渣装置方向运动以形成无动力输送,所述排料腔和压渣腔之间设置有连通管道。
[001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压盖上方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给压盖以向下的弹力以压缩压渣腔内厨余垃圾的体积和水分。
[0020]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压渣腔的腔壁上设置有多个通水孔以排水水分,所述压渣腔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连接排水管。
[0021]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研磨腔上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连接外界水源。
[0022]在处理厨余垃圾前先向进液腔内注入设定量的水,使得水没过第二隔板的下部,然后再把厨余垃圾被倒入进料斗后水和油的混合液体先经过沥水孔流入油水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初步沥水后的厨余垃圾在进料装置的输送下送至研磨装置进行破碎研磨形成带有水分的碎屑,碎屑在磨盘的离心力和水的冲力下从排渣腔进入压渣腔,压渣腔的输送螺杆向上输送的同时压盖压缩碎屑的体积和水分,使得碎屑体积极大减少后顶开顶盖从出料口排出进入垃圾桶,整个过程安全高效,能够快速分离厨余垃圾中的水和油,使得水中不含油,油中不含水,极大减小厨余垃圾,卫生环保。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快速分离厨余垃圾中的水和油,使得水中不含油,油中不含水,极大减小厨余垃圾的体积,卫生环保。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示意图。
[0025]图2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0027]图4为油水分离装置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0028]图5为油水分离装置的另一部分剖面示意图。
[0029]图6为厨余垃圾处理系统的另一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0031]参见附图1

6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包括:
[0032]进料装置1,所述进料装置1设置有进料斗11和自动输送结构,所述进料斗11设置有多个沥水孔,所述自动输送结构设置在进料斗11的底部或者下方,所述自动输送结构设置有输送螺杆12,所述输送螺杆12被输送电机驱动13以实现输送螺杆12转动;
[0033]油水分离装置2,所述油水分离装置2设置有集液腔21、进液腔22、水腔24和油腔23,所述集液腔21与进液腔22连通并收集进料斗11沥出的液体,所述进液腔22和水腔24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25,所述进液腔22和油腔23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26,所述第一隔板25与油水分离装置2的底板28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以连通进液腔22和水腔24,进液腔22内分层的水从第一间隔流入水腔24,所述第二隔板26与油水分离装置2的顶板29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进液腔22内分层的油从第二间隔进入油腔23,在进液腔22内预放略高于第一间隔的水量,当油和水的混合液体进入进液腔22后,由于油和水的密度不同且不融,油浮在水上方,当油层没过第二隔板26时,油层进入油腔23,水从第一间隔进入水腔24,水腔24内水不含油,同时油腔内的油也不含油,油和水分离彻底;
[0034]研磨装置3,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设置有进料斗和自动输送结构,所述进料斗设置有多个沥水孔,所述自动输送结构设置在进料斗的底部或者下方,所述自动输送结构设置有输送螺杆;油水分离装置,所述油水分离装置设置有集液腔、进液腔、水腔和油腔,所述集液腔与进液腔连通并收集进料斗沥出的液体,所述进液腔和水腔之间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进液腔和油腔之间设置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与油水分离装置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第一间隔以连通进液腔和水腔,进液腔内分层的水从第一间隔流入水腔,所述第二隔板与油水分离装置的顶板之间设置有第二间隔,进液腔内分层的油从第二间隔进入油腔;研磨装置,所述研磨装置的进料口与自动输送结构连通,所述研磨装置上设置有研磨腔和排料腔,所述研磨腔上设置有磨盘,研磨腔内厨余垃圾在磨盘的离心力下碰撞研磨腔壁以破碎,该研磨腔壁上设置有多个凸起的楔块,所述磨盘与楔块之间设置有间隙,破碎后的厨余垃圾落到间隙上再次破碎进入排渣腔;压渣装置,压渣装置与研磨装置连通,所述压渣装置设置有竖直设置的压渣腔,所述压渣腔内设置有送料螺杆,所述送料螺杆顶部设置有压盖以压缩压渣腔内厨余垃圾的体积,所述压渣装置的上部设置有连通压渣腔的出料口;其工作流程如下:S1厨余垃圾被倒入进料斗后水和油的混合液体先经过沥水孔流入油水分离装置进行油水分离;S2初步沥水后的厨余垃圾在进料装置的输送下送至研磨装置进行破碎研磨形成带有水分的碎屑,碎屑在磨盘的离心力和水的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桥森卫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