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云杰专利>正文

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047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包括后端通过连接轴(5)互相铰接的枕芯架(1)和底板(4),所述的枕芯架(1)后侧带有后挡板(2),枕芯架(1)上还设置有与后挡板(2)走向垂直的至少两个侧挡机构(3);侧挡机构(3)与后挡板(2)围成用于放置枕芯的凹陷部分;在靠近枕头前端的位置安装有弹簧机构(6),该机构下端与底板(4)连接,上端顶在侧挡机构(3)的上板上。枕芯架和底板之间的弹簧机构受到较大压力时,即仰卧状态下,使枕头高度变低;枕芯架和底板之间的弹簧机构受到较小压力时,即侧卧状态下,使枕头高度变高。实现了枕头的高度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枕头,具体涉及一种高度随所受压力变化自动调节的枕头。
技术介绍
人在侧卧时,由于肩部支撑作用,对枕头高度的要求较仰卧时 高。即通常情况下,人睡眠时因卧姿变换需要两种高度的枕头,但现有枕头的高度无法自动 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度自动调节枕头,用于克服现有枕头的 缺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第一,枕头的高度随所受压力变化能够自动调节。第二,高 度变化时升降运动缓慢柔和。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种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包括后端通过连接轴互相铰接的枕芯架和底板,其特征 在于所述的枕芯架后侧带有后挡板,枕芯架上还设置有与后挡板走向垂直的至少两个侧 挡机构;侧挡机构与后挡板围成用于放置枕芯的凹陷部分;在靠近枕头前端的位置安装有 弹簧机构,该机构下端与底板连接,上端顶在侧挡机构的上板上。 所述的侧挡机构包括左右两块立板和位于立板上端并与立板一体的上板;弹簧机 构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侧挡机构的左右两块立板和上板围成的空腔中。 所述的弹簧机构包括筒状的弹簧座,弹簧座中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阻尼柱,该阻 尼柱的柱面开设有螺旋阻尼槽,阻尼柱下端安装有弹簧下端部连接杆;在弹簧座下端内部 安装有能够在弹簧座内自由旋转的阻尼圈,该阻尼圈上端被弹簧座内腔壁上的的环形凸台 支撑,下端被螺纹连接在弹簧座上的封盖封闭;阻尼圈上的阻尼滑块滑动装配于所述的阻 尼槽中;封盖中心开设有供阻尼柱穿过的中心孔;弹簧套在弹簧座上。 弹簧座上端带有用于对弹簧上端限位的环形卡位台。 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1)、人在侧卧时,由于肩部作用,头部对枕头的压力小于 仰卧状态;相应的,人在侧卧时对枕头高度的要求较仰卧时高。本专利技术正是利用这一规律而 设计。枕芯架和底板之间的弹簧机构受到较大压力时,即仰卧状态下,使枕头高度变低;枕 芯架和底板之间的弹簧机构受到较小压力时,即侧卧状态下,使枕头高度变高。由此,解决 了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实现了枕头的高度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的功能。(2)、本专利技术弹 簧机构的阻尼设计是本专利技术的又一项关键技术。枕头高度随弹簧受力变化而调节,但这种 升降还要受阻尼滑块螺旋运动的制约,因此,枕头升降变得更加缓慢、柔和,避免了使用中 忽高忽低的快速升降对使用者的冲击,特别是对睡眠中的使用者的冲击。这种带有阻尼机 构的自动升降枕头因此更加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弹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弹簧机构中弹簧座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弹簧座中阻尼圈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3 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枕芯架1和底板4,枕芯架1和底板4的后端通过连接 轴5互相铰接,枕芯架1能够绕所述的连接轴5转动。其中,枕芯架1后侧带有后挡板2,枕 芯架1上还设置有与后挡板2走向垂直的至少两个侧挡机构3。侧挡机构3与后挡板2围 成的凹陷部分用于放置枕芯。对于单人枕头,侧挡机构3有两个,如图l所示。对于双人枕 头,侧挡机构3有三个,即构成两个分别单独放置枕芯的凹陷部分。所述的侧挡机构3包括 左右两块立板和位于立板上端并与立板一体的上板。 如图2,在靠近枕头前端的位置安装有弹簧机构6,该机构下端与底板4连接,上端 顶在侧挡机构3的上板上。弹簧机构6的上半部分甚至全部实际上位于侧挡机构3的左右 两块立板和上板围成的空腔中。 如图3、4、5所示,所述的弹簧机构6包括上端带有环形卡位台6-1的筒状的弹簧 座6-2,弹簧座6-2中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阻尼柱6-5,该阻尼柱6-5的柱面开设有两条螺 旋阻尼槽6-7,阻尼柱6-5下端安装有弹簧下端部连接杆6-6。 如图4、5,在弹簧座6-2下端内部安装有能够在弹簧座6-2内自由旋转的阻尼圈 6-8,该阻尼圈6-8上端被弹簧座6-2内腔壁上的的环形凸台支撑,下端被螺纹连接在弹簧 座6-2上的封盖6-4封闭。阻尼圈6-8上的两块阻尼滑块6-9滑动装配于所述的阻尼槽 6-7中。封盖6-4中心开设有供阻尼柱6-5穿过的中心孔。 如图3,弹簧6-3套在弹簧座6-2上,弹簧6_3上端被环形卡位台6_1限位,下端被 弹簧上端部限位杆6-6限位。 弹簧下端部连接杆6-6与底板4连接,弹簧座6-2上端顶在侧挡机构的上板上。当 枕芯架1受到较大向下压力时,其压縮弹簧6-3,同时将弹簧座6-2下压,阻尼柱6-5与弹簧 座6-2相对轴向运动过程中,两块阻尼滑块6-9分别在阻尼槽6-7中沿螺旋方向滑动,阻尼 圈6-8随之转动。当枕芯架1受到的向下压力减小时,弹簧6-3伸展,同时将弹簧座6-2向 上拉伸,两块阻尼滑块6-9分别在阻尼槽6-7中沿螺旋方向反向滑动,阻尼圈6-8随之反向 转动。权利要求一种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包括后端通过连接轴(5)互相铰接的枕芯架(1)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芯架(1)后侧带有后挡板(2),枕芯架(1)上还设置有与后挡板(2)走向垂直的至少两个侧挡机构(3);侧挡机构(3)与后挡板(2)围成用于放置枕芯的凹陷部分;在靠近枕头前端的位置安装有弹簧机构(6),该机构下端与底板(4)连接,上端顶在侧挡机构(3)的上板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挡机构(3)包括左 右两块立板和位于立板上端并与立板一体的上板;弹簧机构(6)的部分或者全部位于侧挡 机构(3)的左右两块立板和上板围成的空腔中。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机构(6)包 括筒状的弹簧座(6-2),弹簧座(6-2)中可轴向滑动地安装有阻尼柱(6-5),该阻尼柱(6-5) 的柱面开设有螺旋阻尼槽(6-7),阻尼柱(6-5)下端安装有弹簧下端部连接杆(6-6);在 弹簧座(6-2)下端内部安装有能够在弹簧座(6-2)内自由旋转的阻尼圈(6-8),该阻尼圈 (6-8)上端被弹簧座(6-2)内腔壁上的的环形凸台支撑,下端被螺纹连接在弹簧座(6-2)上 的封盖(6-4)封闭;阻尼圈(6-8)上的阻尼滑块(6-9)滑动装配于所述的阻尼槽(6-7)中; 封盖(6-4)中心开设有供阻尼柱(6-5)穿过的中心孔;弹簧(6-3)套在弹簧座(6-2)上。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其特征在于弹簧座(6-2)上端带有用于 对弹簧(6-3)上端限位的环形卡位台(6-1)。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包括后端通过连接轴(5)互相铰接的枕芯架(1)和底板(4),所述的枕芯架(1)后侧带有后挡板(2),枕芯架(1)上还设置有与后挡板(2)走向垂直的至少两个侧挡机构(3);侧挡机构(3)与后挡板(2)围成用于放置枕芯的凹陷部分;在靠近枕头前端的位置安装有弹簧机构(6),该机构下端与底板(4)连接,上端顶在侧挡机构(3)的上板上。枕芯架和底板之间的弹簧机构受到较大压力时,即仰卧状态下,使枕头高度变低;枕芯架和底板之间的弹簧机构受到较小压力时,即侧卧状态下,使枕头高度变高。实现了枕头的高度根据需要自动调节的功能。文档编号A47G9/10GK101773350SQ20101000413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度自动调节枕头,包括后端通过连接轴(5)互相铰接的枕芯架(1)和底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枕芯架(1)后侧带有后挡板(2),枕芯架(1)上还设置有与后挡板(2)走向垂直的至少两个侧挡机构(3);侧挡机构(3)与后挡板(2)围成用于放置枕芯的凹陷部分;在靠近枕头前端的位置安装有弹簧机构(6),该机构下端与底板(4)连接,上端顶在侧挡机构(3)的上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山山姜云杰
申请(专利权)人:姜云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