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1010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体积小、光效高的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所述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能够满足英国建筑物法规(UK?BUILDING?REGULATIONS)中“PART?L”的规定和EUP指令对光源的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底座、灯头(2)、驱动电路组件(3)、反射罩(4)、荧光灯管(5),所述灯头(2)与所述底座相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组件(3)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荧光灯管(5)的外围被所述反射罩(4)包罩,所述反射罩(4)的侧边部分透光,所述反射罩(4)的出光口设有聚光部件,所述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的光束角不大于120°。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照明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用于天花板中的防火灯具采用卤素射灯作为光源,其缺点是耗电量大,光效低,浪费能源,不符合当今国际社会节能减排的趋势。荧光灯又称节能灯,其具有节能的优点,因此目前出现了采用荧光节能射灯代替卤素射灯作为天花板防火灯具的光源的技术方案。英国建筑物法规(區BUILDING REGULATIONS)中"PART L"规定,所有用于新建筑物的光源,其光效必须大于401m/W,目前英国市场上防火灯具的光源普遍达不到该技术要求。由于防火灯具中使用的是带反射罩的射灯,因此即使提高光输出,也主要是提高照度,对光通量提高不多,光效仍然达不到401m/W的要求。为了符合该要求,目前市场上光源生产厂家在尝试加大灯管、加大反射罩角度等方法,但这些方法会引起灯具体积变大的问题,使得成本不合理增加。另外,欧盟EUP指令中对光源的光效也有相关的要求。例如在EUP指令中,对于13W CFL(紧凑型荧光节能灯),则要求其光效大于50. 9,但对于光束角小于120°的光源,则视为射灯,不考核光效的要求。因此,如果为了满足上述"PART L"规定,采用增大光束角来增加光通量的办法也有局限性,一旦光束角达到120° ,则又难以符合EUP指令中相应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光效高的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所述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能够满足英国建筑物法规(UK BUILDINGREGULATIONS)中"PART L"的规定和EUP指令对光源的要求。 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底座、灯头、驱动电路组件、反射罩、荧光灯管,所述灯头与所述底座相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组件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荧光灯管的外围被所述反射罩包罩,所述反射罩的侧边部分透光,所述反射罩的出光口设有聚光部件,所述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的光束角不大于120。。 所述反射罩的内腔设有反光件或反光涂层,所述反光件或反光涂层将所述荧光灯管的侧面遮挡部分的高度为hl,所述荧光灯管伸出所述内腔底面的总高度为hO,hl : hO =10% 90%。 或者,所述反射罩采用部分透光的塑料或玻璃制造。 所述反射罩的出光口设有透光盖,所述聚光部件为聚光膜,所述聚光膜贴合于所述透光盖上。 或者,所述聚光部件为聚光透镜,所述聚光透镜位于所述反射罩的出光口。 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凹槽,与所述灯头相适配的灯座上设有凸柱,所述凹槽与所述凸柱相适配。 所述底座包括座体、中间连接件,所述中间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座体、所述反射罩相固定连接,所述座体与所述中间连接件围成用于容置所述驱动电路组件的腔体。 所述荧光灯管为螺旋管或U型管或排管。 所述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的功率为7 18W,所述反射罩的标称直径尺寸为35 60mm。 所述灯头的型号为GU10或GU5. 3或MR16或E27或E26或E14或E12或B22。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反射罩的侧边部分透光,所述反射罩的出 光口设有聚光部件,所述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的光束角不大于120° ,本专利技术采用侧边部分 透光的所述反射罩,提高了光通量,同时配合所述聚光部件,收小光束角,增加中心光强,使 得本专利技术在体积不增加的情况下既能满足英国建筑物法规(UK BUILDING REGULATIONS)中 "PART L"的规定,即光效大于401m/W的光效要求,同时又满足EUP指令对光源的要求,即光 束角不大于120°的光源不考核光效的要求,使得采用节能灯替换卤素灯光源用于防火灯 具或其他灯具中替换方便,故本专利技术体积小、光效高、使用方便; 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凹槽,与所述灯头相适配的灯座上设有凸柱,所 述凹槽与所述凸柱相适配,带有凹槽的底座结构,既可以应用于现有的通用灯座,还可以采 用与本专利技术的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配套的灯座,由于原有的卤素灯光源没有所述凹槽,因 此能够能技术上防止重新将卤素灯应用于所述灯座,避免不节能的替换方式,故本专利技术能 够防止重新应用卤素灯。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与灯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 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为应用于防火灯具中用于替 换现有卤素灯的光源,包括底座、灯头2、驱动电路组件3、反射罩4、荧光灯管5,所述灯头2 与所述底座相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组件3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底座包括座体1 、中间 连接件6,所述中间连接件6分别与所述座体1、所述反射罩4相固定连接,所述座体1与所 述中间连接件6围成用于容置所述驱动电路组件3的腔体,所述灯头1的型号为GUIO,当然 也可以采用GU5. 3或MR16或E27或E26或E14或E12或B22等其他型号,以与灯具相配, 所述荧光灯管5为螺旋管,当然也可以采用U型管或排管等其他形状的节能荧光灯管,所述 荧光灯管5的外围被所述反射罩4包罩,所述反射罩4的标称直径尺寸为50mm,当然所述 反射罩4的标称直径尺寸为35 60mm均可以,以与现有的防火灯具相配,方便替换,使用 方便,所述反射罩4的侧边部分透光,所述反射罩4的出光口设有聚光部件,所述带反射罩 的节能射灯的光束角不大于120° ,所述反射罩4的内腔设有反光件8,所述反光件8将所 述荧光灯管5的侧面遮挡部分的高度为hl,所述荧光灯管5伸出所述内腔底面的总高度为 hO,hl : h0 = 45X,经试验,hl : h0的范围在10% 90%的范围内都能够达到本专利技术提 高光通量的目的,当然也可以通过采用反光涂层代替所述反光件8,其作用和所述反光件8 相同,所述反射罩4的出光口设有透光盖7,所述聚光部件为聚光膜9,所述聚光膜9贴合于4所述透光盖7上,用于收小光束角,增加中心光强,使得光束角不大于120。,以避开EUP指 令对光束角大于120°的光源考核光效的要求,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凹槽IO,与所述灯头2 相适配的灯座IOO上设有凸柱IOI,所述凹槽10与所述凸柱101相适配,带有所述凹槽10 的底座结构,既可以应用于现有的通用灯座,还可以采用与本专利技术的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 配套的灯座,由于原有的卤素灯光源没有所述凹槽,因此能够能技术上防止重新将卤素灯应用于所述灯座ioo,避免不节能的替换方式。 以下是本专利技术采用GU10灯头和一个固定的聚光膜9时采用不同高度的反光件8 的相关试验数据(l)hlhO=45%,光束角为112.4°,光效为43. 51m/W(2) hihO=10%,光束角为119.0°,光效为46. 71m/W(3) hihO=90%,光束角为102.0°,光效为40. 31m/W。 另外,所述反射罩4也可以采用部分透光的塑料或玻璃制造,其作用和上述实施 例中所述反光件8的作用相同,即提高光通量。所述聚光部件也可以为聚光透镜,所述聚光 透镜位于所述反射罩4的出光口,其作用和上述实施例中的所述聚光膜9的作用相同,即收 小光束角,增加中心光强。本专利技术所述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可应用于功率为7 18W的节 能灯。 本专利技术采用侧边部分透光的所述反射罩4,提高了光通量,同时配合所述聚光部 件,收小光束角,增加中心光强,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包括底座、灯头(2)、驱动电路组件(3)、反射罩(4)、荧光灯管(5),所述灯头(2)与所述底座相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组件(3)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荧光灯管(5)的外围被所述反射罩(4)包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罩(4)的侧边部分透光,所述反射罩(4)的出光口设有聚光部件,所述带反射罩的节能射灯的光束角不大于1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群力杨党委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兴皓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