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驱动电路层、发光层和遮光层,所述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光敏器件;所述发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防窥子像素和多个显示子像素;所述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所述遮光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位于所述透光区至少一侧的遮光区,所述光敏器件至少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区接收部分经指纹反射的光线,所述防窥子像素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内。本申请中借用透光区作为指纹识别的光通道,可减少占用显示面板设计空间,同时可实现全屏指纹识别,提高指纹识别速度及便捷性。速度及便捷性。速度及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OLED(Organic Light
‑
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不需背光源,具有可弯曲、厚度薄、亮度高、功耗低、响应快、色域广等优点,被广泛地用在手机、笔记本等设备中。
[0003]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为显示面板添加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解锁手机、笔记本等设备,可有效保护商业机密和个人隐私。现有的OLED显示面板中,指纹识别模块设置在屏下,进行指纹识别时,需指纹识别模块上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经手指反射并由指纹识别模块接收。由于指纹识别模块在屏下固定位置,解锁时需用手指精确按压指纹识别,解锁设备速度慢且不方便。此外,进行指纹识别时频繁点亮指纹识别模块上有机发光二极管,提高了显示面板烧屏残影问题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采用全屏指纹识别,提高指纹识别速度及便捷性。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光敏器件;发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防窥子像素和多个显示子像素;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所述遮光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位于所述透光区至少一侧的遮光区,所述光敏器件至少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区接收部分经指纹反射的光线,所述防窥子像素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内。
[0006]可选的,所述光敏器件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至少部分重叠。
[0007]可选的,所述遮光单元包括两个所述遮光区,两个所述遮光区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行方向上的两侧。
[0008]可选的,所述遮光单元包括四个所述遮光区,两个所述遮光区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行方向上的两侧,另外两个所述遮光区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列方向上的两侧。
[0009]可选的,所述防窥子像素包括第一镂空区和边缘区,所述边缘区环绕所述第一镂空区设置,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区内,所述边缘区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区内。
[0010]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压电膜,所述压电膜包括多个压电单元,所述透光区在所述压电膜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压电单元内或与之重合,所述压电膜包括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在受到按压时所述压电膜呈透明状态,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压电膜呈不透明状态。
[0011]可选的,所述压电单元位于所述透光区,或所述压电单元位于遮光单元一侧,或所述遮光层为所述压电膜。
[0012]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阳极层、像素定义层和阴极层,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阳极层、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发光层、所述阴极层以及所述遮光层依次形成;所述第一阳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阳极和多个第二阳极,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过孔和第二过孔,所述显示子像素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内,所述显示子像素与所述第一阳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防窥子像素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过孔内,所述防窥子像素与所述第二阳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第二阳极至少包括反射层,至少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二镂空区,所述光敏器件在所述第一阳极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镂空区内。
[0013]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阳极层、像素定义层、第二阳极层和阴极层,所述驱动电路层、所述第一阳极层、所述像素定义层、所述第二阳极层、所述发光层、所述阴极层以及所述遮光层依次形成;所述第一阳极层包括多个第一阳极,所述第二阳极层包括多个第二阳极,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第一过孔,所述显示子像素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过孔内,所述显示子像素与所述第一阳极一一对应连接,所述防窥子像素和所述第二阳极均位于相邻所述第一过孔之间;所述第二阳极至少包括反射层,至少所述反射层包括第二镂空区,所述光敏器件在所述第一阳极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镂空区内。
[001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主板,与所述显示面板连接。
[0015]本申请公开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驱动电路层形成在衬底基板一侧,驱动电路层包括光敏器件,发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显示子像素和多个防窥子像素,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遮光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位于所述透光区至少一侧的遮光区,所述防窥子像素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内,所述光敏器件至少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区接收部分经指纹反射的光线以识别指纹,借用透光区作为指纹识别的光通道,可减少指纹识别结构占用显示面板设计空间,同时可实现全屏指纹识别,提高指纹识别速度及便捷性。
[0016]本申请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申请的实践而习得。
[00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中显示面板的防窥原理示意图。
[002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四中像素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五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00、衬底基板;200、驱动电路层;201、光敏器件;310、第一阳极层;311、第一阳极;312、第二阳极;3121、第二镂空区;320、像素定义层;330、发光层;331、防窥子像素;3311、第一镂空区;3312、边缘区;332、显示子像素;3321、红色显示子像素;3322、绿色显示子像素;3323、蓝色显示子像素;340、阴极层;350、封装层;351、第一无机封装层;352、有机封装层;353、第二无机封装层;360、遮光层;361、遮光单元;3611、透光区;3612、遮光区;370、色阻层;380、减反层;390、压电膜;391、压电单元;10、显示面板;20、主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驱动电路层,形成在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驱动电路层包括光敏器件;发光层,形成在所述驱动电路层远离所述衬底基板一侧,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防窥子像素和多个显示子像素;遮光层,包括多个遮光单元,所述遮光单元包括透光区和位于所述透光区至少一侧的遮光区,所述光敏器件至少能够通过所述透光区接收部分经指纹反射的光线,所述防窥子像素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遮光单元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器件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透光区至少部分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单元包括两个所述遮光区,两个所述遮光区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行方向上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单元包括四个所述遮光区,两个所述遮光区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行方向上的两侧,另外两个所述遮光区分别位于所述透光区列方向上的两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窥子像素包括第一镂空区和边缘区,所述边缘区环绕所述第一镂空区设置,所述第一镂空区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透光区内,所述边缘区在所述遮光层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遮光区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压电膜,所述压电膜包括多个压电单元,所述透光区在所述压电膜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压电单元内或与之重合,所述压电膜包括透明状态和不透明状态,在受到按压时所述压电膜呈透明状态,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压电膜呈不透明状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周婷,黄添钧,康报虹,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