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面板技术

技术编号:3750940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面板,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第二防护层设有第一、第二和第三贯穿结构,第一贯穿结构贯穿第一、第二防护层且暴露第一驱动电极,第二贯穿结构贯穿第一、第二防护层且暴露第二驱动电极,第三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且暴露部分第一像素电极层;第一导电层的端部延伸至第二贯穿结构内且与第二驱动电极连接,第二导电层的端部延伸至第一贯穿结构内且与第一驱动电极连接。通过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能够分别使第一像素电极层与第二驱动电极连通、第二像素电极层与第一驱动电极连通,从而能够在制程中减少第一防护层对应的光罩,有利于提升阵列基板的制造效率。造效率。造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阵列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液晶显示器(Liqiud Crystal Display,LCD)在大视角下会发生严重的色偏现象。该色偏现象在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型的液晶显示器中较为明显。现有技术已经通过采用多畴(multi domain)显示的阵列基板设计,来改善液晶显示器在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0003]对于通常使用的多畴显示技术,每个像素单元包括主像素区和次像素区,主像素区、次像素区均包括多个畴区。为了进一步提升液晶效率、改善显示品味,部分阵列基板的主、次像素区采用两层像素电极,通过增加一层像素电极层,提升布线空间,此时对应的制程需要增加两张光罩(Mask),以分别对应制作两层像素电极之间的防护层、新增的像素电极,不利于提升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阵列基板,以提升阵列基本的制造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基板、驱动电极层、第一防护层、第一像素电极层、第二防护层和第二像素电极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防护层设有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和所述第一防护层且暴露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和所述第一防护层且暴露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三贯穿结构贯穿所述第二防护层且暴露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层背离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第二贯穿结构的侧边连通所述第三贯穿结构的侧边。
[0007]可选地,所述第二贯穿结构和所述第三贯穿结构所形成的轮廓呈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圆角矩形。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三贯穿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贯穿结构背离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的一侧。
[0009]可选地,沿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进行投影: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驱动区和显示区,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设有多个缝隙,所述缝隙沿厚度方向贯穿所
述第二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区内,且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区内,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沿所述显示区的侧边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区内的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不相交。
[0010]可选地,沿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进行投影: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驱动区和两个显示区,两个所述显示区分别位于所述驱动区的相对两侧;在每一个所述显示区内,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设有多个缝隙,所述缝隙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每一个所述显示区均设置有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区内,且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区内;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的排列方向与两个所述显示区的排列方向相交。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第二贯穿结构和所述第三贯穿结构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通孔或缺口;和/或,所述第一贯穿结构、所述第二贯穿结构和所述第三贯穿结构中的至少一个的轮廓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圆角矩形。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用于制造阵列基板,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在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层叠设置的驱动电极层、第一防护层、第一像素电极层、第二防护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
[0014]通过同一光罩,在所述第二防护层形成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和所述第一防护层且暴露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和所述第一防护层且暴露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三贯穿结构贯穿所述第二防护层且暴露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
[0015]在所述第二防护层背离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的一侧形成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和第二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连接。
[0016]可选地,在形成第一导电层和/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同时,形成第二像素电极层。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和上述阵列基板,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盒设置,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填充有液晶层,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通过封框胶粘合。
[001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一像素电极层和第二像素电极层,有利于提升对应的显示面板的液晶效率。通过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第一防护层而形成深孔,第三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而形成浅孔,再通过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而分别使第一像素电极层与第二驱动电极连通、第二像素电极层与第一驱动电极连通;能够在制程中同时在第二防护层上形成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减少第一防护层对应的光罩,有利于提升阵列基板的制造效率。
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5]图1展示了通常使用的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VA)技术中像素单元100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即沿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进行投影的视图。该像素单元100包括驱动区102和两个显示区101,两个显示区101分别位于驱动区102的相对两侧。每个显示区101通过“米”字形(有时也称为鱼骨形)的像素电极的“十”字形主干,分别形成四个畴区,则两个显示区101共计形成八个畴区,来改善液晶显示器在大视角下的色偏问题。
[0036]参照图2、图3,在本专利技术的形成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液晶效率、改善显示品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衬底基板、驱动电极层、第一防护层、第一像素电极层、第二防护层和第二像素电极层,所述驱动电极层包括第一驱动电极和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二防护层设有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所述第一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和所述第一防护层且暴露所述第一驱动电极,所述第二贯穿结构贯穿第二防护层和所述第一防护层且暴露所述第二驱动电极,所述第三贯穿结构贯穿所述第二防护层且暴露部分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防护层背离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层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贯穿结构内且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穿结构的侧边连通所述第三贯穿结构的侧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贯穿结构和所述第三贯穿结构所形成的轮廓呈圆形或椭圆形或矩形或圆角矩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贯穿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贯穿结构背离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进行投影: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驱动区和显示区,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覆盖在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显示区内的部分的上方;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设有多个缝隙,所述缝隙沿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所述第一驱动电极和所述第二驱动电极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区内,且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均设置在所述驱动区内,所述第一贯穿结构、第二贯穿结构和第三贯穿结构沿所述显示区的侧边排列设置;所述第二像素电极层和所述第一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驱动区内的部分,在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的投影不相交。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阵列基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阵列基板的厚度方向进行投影:所述像素单元包括驱动区和两个显示区,两个所述显示区分别位于所述驱动区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尚操谭桂财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