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掺杂钒酸铋薄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50921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8
一种钛掺杂钒酸铋薄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以硝酸铋、碘化钾水溶液对苯醌的乙醇溶液混合而成的前驱液为电解液、以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为工作电极、以铂片为对电极、以Ag/AgCl为参比电极,对工作电极施加偏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钛掺杂钒酸铋薄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光电催化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钛掺杂钒酸铋(Ti:BiVO4)薄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钒酸铋BiVO4作为光电催化光阳极,具有合适的导带/价带位置(~2.4eV)、储量丰富、低价、无毒、稳定较性好等优点;但BiVO4较短的空穴扩散长度(~70nm)和较弱的载流子迁移能力(~4.4
×
10
‑2cm
‑2V
‑1s
‑1),限制了BiVO4在污染物降解和分解水中的应用。为了克服上述缺点,引入氧空位、构建异质结和掺杂元素能够有效地加快BiVO4光阳极的电荷分离和转移过程。现有技术采用掺杂同价态的P
5+
取代BiVO4中V
5+
的位置,以提高载流子的迁移能力并降低极化子跃迁能垒;但是,掺杂同价态的P
5+
取代V
5+
会减少BiVO4的氧空位,载流子密度较低,不利于电荷转移,无法有效提升电极的光电催化性能。现有技术采用掺杂高价态的金属离子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钛掺杂钒酸铋薄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硝酸铋、碘化钾水溶液对苯醌的乙醇溶液混合而成的前驱液为电解液、以氟掺杂的二氧化锡导电玻璃(FTO)为工作电极、以铂片为对电极、以Ag/AgCl为参比电极,对工作电极施加偏压

0.1V vs.Ag/AgCl,在FTO上沉积一层碘氧铋前驱体薄膜;再向碘氧铋前驱体薄膜上滴加四氯化钛和乙酰丙酮氧钒的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并通过煅烧及中和处理得到钛掺杂钒酸铋薄膜光阳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掺杂钒酸铋薄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沉积,时间为300~500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掺杂钒酸铋薄膜光阳极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二甲基亚砜混合溶液,含有0.1~0.4mM四氯化钛和0.2M乙酰丙酮氧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钛掺杂钒酸铋薄膜光阳极及其制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嘉琛白晶李金花周廷生张岩周保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