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稳定性、耐高温、免调多次反射长光程激光气体吸收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稳定性、耐高温、免调多次反射长光程激光气体吸收池。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总排口气体监测仪表大致可分为三类:原位法、冷干法、热湿法。原位法即在烟道外侧面直接固定测量装置通过激光穿透的方式进行吸收测量,该方法受壁面震动变形影响造成光点探测困难,测量不稳定;冷干法通过伴热带将待测气体取样至CEMS间,后通过冷凝器除去气体内的水蒸气,而后引入吸收池进行浓度测量;热湿法为全程伴热的测量方式,主要目的也是去除液态水,避免堵塞及腐蚀。
[0003]具体的现有设计有以下几个问题:
[0004]1)现有高温吸收池受启停机影响产生的自身热变形造成光路变化,使设备不能进行冷态调试,且反射光点数量对热变形敏感,光程不确定,需要标气标定确定实际光程,操作繁琐以及等待系统预热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0005]2)现有吸收池调光部件零散,且无逻辑相关性,调光自由度较多,调光效率低,对使用人员的调试技术要求高;
[0006]3)因整个系统分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稳定性、耐高温、免调多次反射长光程激光气体吸收池,包括光学调整架(1)和吸收池腔室,吸收池腔室内设置有光学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整架(1)包括球形调整架机架(1
‑
1)和第一球面支架(1
‑
2),球形调整架机架(1
‑
1)与第一球面支架(1
‑
2)通过螺栓相连接,其中,第一球面支架(1
‑
2)的配合面(1
‑2‑
1)为圆弧面,第一球面支架(1
‑
2)的两端设置有燕尾槽,第一球面支架(1
‑
2)的前方设置有第二球面支架(1
‑
3),第二球面支架(1
‑
3)设有第一层圆弧面(1
‑3‑
1),第二球面支架(1
‑
3)的一端设置有燕尾槽一(1
‑3‑
2),第二球面支架(1
‑
3)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球面支架调整板(1
‑
8),第二球面支架调整板(1
‑
8)的内侧设置有卡位结构(1
‑8‑
1),第一球面支架(1
‑
2)的配合面(1
‑2‑
1)、燕尾槽与第二球面支架(1
‑
3)的第一层圆弧面(1
‑3‑
1)、燕尾槽一(1
‑3‑
2)以及第二球面支架调整板(1
‑
8)的卡位结构(1
‑8‑
1)相配合,形成第二球面支架(1
‑
3)沿第一球面支架(1
‑
2)的配合面(1
‑2‑
1)滑动接触,还包括调整架中板挡板(1
‑
9)和第三球面支架(1
‑
4),调整架中板挡板(1
‑
9)安装在第二球面支架(1
‑
3)的前面的下部,第二球面支架(1
‑
3)的前面上部设置有燕尾槽二(1
‑3‑
3),第三球面支架(1
‑
4)安装在卡位结构(1
‑3‑
3)和调整架中板挡板(1
‑
9)之间,第三球面支架(1
‑
4)的两面均为圆弧形状,第三球面支架(1
‑
4)的内侧与第二球面支架(1
‑
3)的第二圆弧面(1
‑3‑
4)及燕尾槽二(1
‑3‑
3)相配合、第一球面支架(1
‑
2)与第三球面支架(1
‑
4)的圆弧面的圆心重合,两个圆弧面成90
°
交叉,第三球面支架(1
‑
4)的外侧面设置有准直器固定孔,准直器固定孔垂直于第三球面支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天庆,周佩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