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纱件以及具有导纱件的用于纺织机工位的清纱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纱线监测和/或纱线加工单元的导纱件以及具有至少一个导纱件的用于纺织机工位的清纱器。
技术介绍
[0002]纱线卷绕一般以高的纱线移行速度进行,由此在纺织机的邻接纱线的和/或与纱线接触的表面区域内出现不希望有的严重材料磨损。这例如涉及在制造卷绕筒子的纺织机上的纱线监测和/或纱线加工单元、尤其是清纱器的导纱通道。
[0003]因为高速运动以及所述结构和自纱线表面突出的纱线头,纱线产生所谓的抽吸,随之而来的是沿纱线运动方向的空气流,其符合伯努利定律。相应地,该表面至运动纱线的距离的小变化和尤其是导纱通道的宽度变化导致压差,由此导致不希望的湍流,这随着时间推移导致更严重的材料磨损。尤其在导纱通道的入口和/或出口区域中,该效果表现得尤其明显。
[0004]此外,导纱通道越窄,该作用越强,由此将会优选尤其较宽的导纱通道。但对于许多应用,例如对于监测至少一个纱线参数和/或高效加工纱线,优选尤其窄的导纱通道,因此为了保证纱线监测和/或纱线加工单元、尤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纱线监测和/或纱线加工单元的导纱件(1),所述导纱件(1)具有:
‑
用于在纱线移动路径的侧向上引导纱线的导纱孔(2),
‑
用于将所述纱线送入所述导纱孔(2)的接纱孔(19),和
‑
空气流平衡孔(3),所述空气流平衡孔(3)用于平衡所述导纱件(1)两侧的静态压力和/或用于至少在被引导纱线的区域内在所述导纱件(1)的一侧上产生层流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纱件(1),其特征是,所述导纱孔(2)呈叉状构造成具有两个导纱部(4),在所述导纱部之间引导所述纱线和/或所述导纱部在U形或V形导纱区(5)中汇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纱件(1),其特征是,所述空气流平衡孔(3)在纱线走向上完全穿过所述导纱件(1)和/或与所述导纱孔(2)间隔和/或与所述导纱孔(2)邻接布置。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导纱件(1),其特征是,所述空气流平衡孔(3)被布置在所述导纱孔(2)的背对所述接纱孔(19)的一侧,尤其关于所述导纱孔(2)居中布置。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导纱件(1),其特征是,所述空气流平衡孔(3)在其孔口平面内被设计成圆形或椭圆形。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导纱件(1),其特征是,沿所述纱线移动路径的所述导纱孔(2)的长度至少在1毫米和3毫米之间,和/或沿所述纱线移动路径的所述导纱孔(2)的长度比所述导纱孔(2)的宽度至少大2.0倍。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至少一项所述的导纱件(1),其特征是,设有沿纱线走向延伸的导纱部(7)以及沿所述纱线走向延伸的与所述导纱部(7)相邻的稳流部(6),在所述稳流部(6)中不发生纱线引导。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纱件(1),其特征是,所述空气流平衡孔(3)形成在所述导纱部(7)的背对所述接纱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K,
申请(专利权)人:卓郎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