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具体为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建筑施工现场”或叫“施工现场”,也叫工地,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建筑物的顶墙安装各种设施,因此需要用到可移动的操作平台。
[0003]现有的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缺乏对轮子进行收纳的机构,从而导致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晃动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传统的装置当施工人员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下方人员给其传送工具或物料时,较为不便,实用性差,且同时现有的装置对平台的升降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3),且所述底座(1)底部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有移动机构,所述底座(1)上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空腔,且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1)的顶部靠近左侧处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伸缩杆,且两个所述限位伸缩杆为前后设置,两个所述限位伸缩杆的顶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升降槽(7),所述升降槽(7)的左侧设有提升机构,且所述升降槽(7)的左侧靠近底部处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升降槽(7)内腔的底部靠近右侧处固定连接有压力传感器(22),且所述压力传感器(22)的顶部贴合设有承重板,所述升降槽(7)的右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控制器(24),且所述升降槽(7)的右侧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报警器(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活动板(2),所述活动板(2)设置底座(1)底部中间位置的下方处,且所述活动板(2)的底部靠近四角处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36),所述活动板(2)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5),且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活动连接有螺纹管(37),两个所述螺纹杆(35)的顶端分别插接在相邻螺纹管(37)的内腔,且两个所述螺纹管(37)的外侧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38),两个所述第二蜗轮(38)的后侧共同啮合有第二蜗杆(33),且所述第二蜗杆(33)的左端与凹槽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凹槽内腔的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内腔的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且所述底座(1)的右侧靠底部处固定连接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内腔的右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34),所述第二蜗杆(33)的右端贯穿第一轴承的内腔,并与第三伺服电机(3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腔左右两侧靠近中间位置处均贴合设置有移动板,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反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凹槽内腔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且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活动连接在相邻第一滑槽的内腔,两个所述移动板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L形滑动杆,两个所述L形滑动杆L形结构较长的一端均与活动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固定连接在底座(1)顶部的中间位置处,且所述安装槽内腔的顶部处固定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25),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26),且所述空腔内腔的顶部与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蜗杆(26)的底端贯穿相邻的第二轴承,并插接在相远离第二轴承的内腔,所述第一蜗杆(26)的前侧靠近底端处啮合有第一蜗轮(27),所述第一蜗轮(27)上圆心处贯穿设有转动杆(28),且所述空腔内腔的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竖板,两个所述竖板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且所述转动杆(28)的左右两端分别贯穿相邻第三轴承的内腔,并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形齿轮(29),两个所述主动锥形齿轮(29)的顶部均啮合有从动锥形齿轮(30),且所述从动锥形齿轮(30)上圆心处贯穿设有活动轴,两个所述活动轴的底端均与空腔的内腔活动连接,且两个所述活动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活动齿轮(39),两个所述活动齿轮(39)的后侧均啮合有齿条板(32),且两个所述齿条板(32)的底部靠近相反的一侧处均固定...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