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及注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5073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07 0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浆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及注浆系统,包括组件主体,组件主体包括可拆卸配合的安装体和连接体;安装体用于设置于修复孔内部且与修复孔内壁密封配合,连接体用于实现修复浆液经安装体向修复孔内的单向注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计一种可分离的的安装体与连接体结构的注浆管组件,使得修复浆液能够通过本组件高效向修复孔内进行单向注浆且较好地实现组件的密封,从而能够较佳的实现对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且能达到部分组件可回收实用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及注浆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浆管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及注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项目不断增多,而混凝土墙体在使用时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材料变形干缩或设计构造不合理等原因,易产生裂缝。
[0003]在工程中常用的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方法主要有填缝封闭修复、配筋填缝封闭修复和注浆修复,注浆修复是通过注浆嘴向墙体内注入修复介质的修复方法,首先在墙体上钻出修复孔,之后向修复孔内植入注浆管,最后将注浆系统连接注浆管实现注浆,这种修复方法的注浆管为一次性使用,不可回收重复使用,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及注浆系统,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其包括组件主体,组件主体包括可拆卸配合的安装体和连接体;安装体用于设置于修复孔内部且与修复孔内壁密封配合,连接体用于实现修复浆液经安装体向修复孔内的单向注浆。
[000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安装体与修复孔内壁密封配合,能够实现安装体深入修复孔内部固定,通过设置连接体,实现通过修复浆液经安装体向修复孔内的单向注浆,将组件主体分为可拆卸的安装体和连接体,实现了连接体的可回收。
[0007]作为优选,安装体包括安装体主体,安装体主体内部贯穿地设有第一流道,安装体主体一端形成出浆端,安装体主体另一端向内周收缩形成第一配合端;
[0008]连接体包括连接体主体,连接体主体内部贯穿地设有第二流道,连接体主体一端形成进浆端,连接体主体另一端向内周收缩形成第二配合端;
[0009]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可拆卸连接,进浆端用于接入修复浆液,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用于在安装体主体和连接体主体处于连接状态时形成注浆通道,出浆端用于实现修复浆液向修复孔内的输送。
[001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实现了修复浆液在安装体和修复体内部的输送,通过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实现了安装体和连接体之间的配合,从而较佳地实现了安装体和连接体的拆装。
[0011]作为优选,第一配合端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二配合端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和第一螺纹用于配合实现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可拆卸连接;
[0012]第一配合端的端部设有横截面呈正六角形的扳手槽,进浆端的外壁构造成横截面呈正六角形的扳手部。
[00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实现了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的拆装,通
过扳手槽实现了安装体进入修复孔内部,从而较佳地实现了安装体与修复孔内壁的密封。
[0014]作为优选,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之间具有密封机构,密封机构用于实现安装体与修复孔内壁间的密封配合;
[0015]密封机构包括形成于第一配合端处的第一挤压面,形成于第二配合端处的第二挤压面,以及设于第一挤压面及第二挤压面之间的密封环,密封环用于套设于第二配合端处;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构造成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在处于装配状态时对密封环形成沿轴向的压迫,密封环用于在受到沿轴向的压迫时产生向外周的形变。
[001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密封机构在第一挤压面和第二挤压面之间形成密封层,密封层实现了避免外部的空气和液体进入安装体与连接体内部且避免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内部的修复浆液溢出组件主体。
[0017]作为优选,安装体主体所述另一端的所收缩区域形成第一挤压面,连接体主体所述另一端的所收缩区域形成第二挤压面;
[0018]第一挤压面的外径不大于安装体主体的外径,第二挤压面及密封环的外径均不大于第一挤压面的外径;
[0019]第一配合端的长度为L1,第二配合端的长度为L2,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最大配合长度为L3,密封环的长度为L,L1+L2

L3<L<L1+L2。
[0020]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挤压面与第二挤压面之间形成挤压力,对密封环进行挤压,从而实现了密封环的形变,加强第一挤压面与第二挤压面之间的对气体和液体的隔绝作用。
[0021]作为优选,第一挤压面沿周向间隔设置多个顶升孔,顶升孔沿轴向延伸;安装体主体侧壁处与所述多个顶升孔一一对应地设有多个伸出孔,伸出孔沿径向延伸,对应的顶升孔与伸出孔间连通;
[0022]伸出孔用于沿径向可活动地设置伸出杆,顶升孔用于沿轴向可活动地设置顶升杆;伸出杆能够完全收缩于伸出孔内,顶升杆用于在沿轴向向内运动时迫使伸出杆伸出于伸出孔。
[0023]本专利技术中,顶升孔用于安装顶升杆,伸出孔用于安装伸出杆,顶升杆用于在第一挤压面相第二挤压面运动时沿顶升孔运动,并与伸出杆发生滑动连接,迫使伸出杆沿伸出孔相安装体外移动并与修复孔内部挤压,从而实现了安装体的锁定。
[0024]作为优选,第一配合端和第二配合端之间设置有单向阀机构,单向阀机构用于实现修复浆液向修复孔内的单向注浆;
[0025]单向阀机构包括形成于第一配合端处阀芯安装槽以及设于阀芯安装槽处的阀芯,阀芯包括依次连接的密封部、挡环部以及导向部;导向部用于与第一流道形成间隙配合,阀芯安装槽底壁与挡环部之间设有套设于导向部处的阀芯弹簧;密封部处形成锥形的第一密封面,第二流道的对应端形成锥形的第二密封面;阀芯弹簧用于在第一配合端与第二配合端处于装配状态时,提供第一密封面与第二密封面贴合的压紧力;挡环部处贯穿地设有中间流道。
[0026]本专利技术中,单向阀机构用于实现修复浆液自第二流道向第一流道的单向注浆,阀芯的密封部用于实现阀芯与第一流道之间的密封,挡环部用于实现阀芯弹簧的安装,导向部用于与第一流道配合实现阀芯的导向。
[0027]作为优选,安装体出浆端设置有注浆嘴,注浆嘴内部形成双螺旋状的紊流通道。
[0028]本专利技术中,注浆嘴用于实现修复浆液由组件主体向修复孔内的注浆,注浆嘴内部的双螺旋状紊流通道实现了将修复浆液由第一流道中的平流变为紊流,提高了修复浆液在修复孔内的流动性,提高了注浆效率。
[0029]作为优选,连接体进浆端设置有快接接口。
[0030]本专利技术中,快接接口用于实现连接体第二流道与修复浆液输送管的快速连接和断开。
[003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系统:
[0032]其包括以上所述任一注浆管组件。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实施例1中组件主体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组件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0035]图3为图1中组件主体的半剖视图。
[0036]图4为图3中A处局部放大视图。
[0037]图5为图3中B处局部放大视图。
[0038]图6为图1中安装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图1中安装体的俯视图。
[0040]图8为图1中安装体的半剖视图。
[0041]图9是图1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组件主体(100),组件主体(100)包括可拆卸配合的安装体(110)和连接体(120);安装体(110)用于设置于修复孔内部且与修复孔内壁密封配合,连接体(120)用于实现修复浆液经安装体(110)向修复孔内的单向注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体包括安装体主体(210),安装体主体(210)内部贯穿地设有第一流道(413),安装体主体(210)一端形成出浆端(512),安装体主体(210)另一端向内周收缩形成第一配合端(816);连接体包括连接体主体(220),连接体主体(220)内部贯穿地设有第二流道(322),连接体主体(220)一端形成进浆端(323),连接体主体(220)另一端向内周收缩形成第二配合端(925);第一配合端(816)与第二配合端(925)可拆卸连接,进浆端(323)用于接入修复浆液,第一流道(413)和第二流道(322)用于在安装体主体(210)和连接体主体(220)处于连接状态时形成注浆通道,出浆端(512)用于实现修复浆液向修复孔内的输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配合端(816)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817),第二配合端(925)内壁设置有第二螺纹(926),第二螺纹(926)和第一螺纹(817)用于配合实现第一配合端(816)和第二配合端(925)可拆卸连接;第一配合端(816)的端部设有横截面呈正六角形的扳手槽(718),进浆端(323)的外壁构造成横截面呈正六角形的扳手部(9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配合端(816)和第二配合端(925)之间具有密封机构(130),密封机构(130)用于实现安装体与修复孔内壁间的密封配合;密封机构(130)包括形成于第一配合端(816)处的第一挤压面(431),形成于第二配合端(925)处的第二挤压面(432),以及设于第一挤压面(431)及第二挤压面(432)之间的密封环(230),密封环(230)用于套设于第二配合端(925)处;第一挤压面(431)和第二挤压面(432)构造成第一配合端(816)与第二配合端(925)在处于装配状态时对密封环(230)形成沿轴向的压迫,密封环(230)用于在受到沿轴向的压迫时产生向外周的形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墙体裂缝修复的注浆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体主体(210)所述另一端的所收缩区域形成第一挤压面(431),连接体主体(220)所述另一端的所收缩区域形成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志杨东方赵金玉李慧于洋熊健鹿令鹏徐青锋叶春义陈玉高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黄淮学院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