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核能作为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主要用于发电。近几年,随着核电技术的成熟,核能还可用于供暖、工业供汽、海水淡化、制氢等领域。
[0003]目前,核能供暖主要是利用核电厂汽轮机抽汽在冬季对附近建筑供暖,但是由于用电高峰时段(如白天工作时段)的用电负荷高,白天使用核电厂汽轮机抽汽供暖会降低发电量,导致发电量不足或供热量不足的问题。并且,在夏季的白天,公共场所建筑对冷量的需求较大,而在用电低谷时段(如夜间时段)对冷量的需求相对较少,因此在夜间用电低谷时存在大量电力浪费;此外,由于核电厂温排水的温度高于海水的温度,直接排放到大海会影响周边海洋生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及系统,可充分利用核能,实现供暖和供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达到对核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供暖季的用电低谷时段,利用核电厂中的汽轮机抽汽,换热制得高温供暖介质进行供暖;在供冷季的用电低谷时段,利用核电厂谷电,通过热泵机组制得低温供冷介质进行供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供暖季的用电低谷时段,利用核电厂中的汽轮机抽汽,换热制得高温循环介质,并利用相变蓄热材料与高温循环介质进一步换热后进行蓄热,以及,在供暖季的用电高峰时段,利用相变蓄热材料,换热制得高温供暖介质进行供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热材料的相变温度与所述高温循环介质的温度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供暖季,利用核电厂温排水作为热源,通过热泵机组制得高温供暖介质进行补充供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供冷季的用电低谷时段,利用相变蓄冷材料与热泵机组制得的低温供冷介质进一步换热后进行蓄冷,以及,在供冷季的用电高峰时段,利用相变蓄冷材料换热制得低温供冷介质进行供冷,实现削峰填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蓄冷材料的相变温度与所述低温供冷介质的温度相匹配。7.一种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器(6)、第二换热器(7)、热泵机组、以及供暖管线和供冷管线,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核电厂中的汽轮机(3)相连,所述第二换热器与第一换热器通过循环管路相连,所述供暖管线与第二换热器相连,所述循环管路中流通有循环介质,所述供暖管道内流通有供暖介质,第一换热器用于通入汽轮机抽汽并使其与循环介质换热,使循环介质吸收汽轮机抽汽的热量后升温,制得高温循环介质,第二换热器用于通入高温循环介质并使其与供暖管线中的供暖介质换热,以加热供暖介质,实现供暖;所述热泵机组与核电厂中的温排水系统和供电系统、所述供冷管线分别相连,供冷管线内流通有供冷介质,热泵机组用于利用核电厂谷电以温排水作为冷源对供冷管线中的供冷介质降温,以制得低温供冷介质,实现供冷。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核能结合热泵的冷热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变蓄热罐(8),所述相变蓄热罐与所述第一换热器通过所述循环管路相连,相变蓄热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冉,孙超杰,汪晨辉,王超,丁亮,时东,刘飞雪,张志成,田海静,程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