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邢睿专利>正文

一种防触电插座及插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5068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触电插座及插头,所述插座设有插孔,所述插头设有插头正负极导电片,所述插头正负极导电片与插孔插接,在插座的外壳中设有可旋转的插座内芯,插座内芯上设有插孔导电块,内芯外壳的背面设有总封板,总封板和插座内芯之间设有一端顶着总封板,另一端顶着插座内芯的大弹簧,内芯外壳上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和插孔导电块均设有一一对应的弹子通道,所述弹子通道内安装有弹子和小弹簧,所述插头正负极导电片的板面上均设有与弹子通道对应的弹子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所述插座具有在插头未插入之前,或者插头拨出之后,所述插座的插孔内无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触电组件,尤其涉及一种防触电插座及插头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传统电源插座主要由绝缘体外壳和其内部的两排电源导电片组成, 绝缘体外壳上设有与插头配合接触的插孔,但其插孔并没有经过任何的安全措施就直接对 着内部的两排电源导电片,使其内部的两排电源导电片裸露在插孔之内,这种结构导致了 插孔之内不间断的存在电源,给使用者留下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防触电插座及插 头,所述插座具有在插头未插入之前,或者插头拨出之后,所述插座的插孔内无电源,防止 触电事故的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防触电插座及插头,所述插座上 设有可与插头插接的插孔,所述插孔包括两脚插头插孔和三脚插头插孔,插座内设有电源 导电片和地线导电片,所述插头设有插头正负极导电片,所述插头正负极导电片可与插孔 插接,其中,在插座的外壳中设有可旋转的插座内芯,插座内芯设在固定的内芯外壳内,内 芯外壳的侧面设有一端位于内芯外壳外,另一端延伸至内芯外壳内的电源导电片,插座内 芯上设有插孔导电块,内芯外壳的背面设有总封板,总封板和插座内芯之间设有一端顶着 总封板,另一端顶着插座内芯的大弹簧,内芯外壳上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和插孔导电块之间 设有一一对应的弹子通道,所述弹子通道内安装有弹子和小弹簧,所述插头的插头正负极 导电片的板面上均设有与弹子通道对应的弹子孔。 较佳地,所述插座内芯背面中心位置设有一延伸至插座内芯中的内芯管筒,插座 内芯背面设有内芯电源隔离块,插座内芯的侧面设有凸块,所述插孔导电块一部分设于插 座内芯中与插孔对应,另一部分延伸至插座内芯的背面。 较佳地,所述插孔设于插座内芯的正面,所述三脚插头插孔所在的插座内芯的内芯管筒增设有一开槽通向插孔,所述三脚插头插孔所在的插座内芯中还增设有地线导电块,地线导电块一端与插孔对应,另一端经开槽延伸至内芯管筒内,所述总封板上设有封板管筒和封板电源隔离块,所述三脚插头插孔所在的插座内芯所对应的内芯外壳侧面增设有一端位于内芯外壳外,另一端经封板电源隔离块内部延伸至封板管筒内的地线导电片。 较佳地,所述内芯外壳内壁边缘上设有凹槽。 较佳地,所述大弹簧一端顶在内芯管筒内,另 一端顶在封板管筒内。 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插座具有在插头未插入之前,或者插头拨出之后,插孔之内都无电源的优点。弥补了传统插座中,插孔之内经常存在电源,容易造成触电事故的缺点,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使用起来会更加安全,而该配套的插头由于对传统插头改动不大,因此,不仅能在本防触电插座中使用,还能在传统插座中使用,具3有两种用途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插座正面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插座外壳正面横向剖面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实施例一的插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实施例一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实施例二的插座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实施例二的插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的实施例一的插座部分零件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插座内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实施例一的插座部分零件组装示意图; 图10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实施例二的地线导电块插入插座内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实施例二的插座部分零件拆装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插头未插入插座内芯时,插座部分零件和结 构状态示意图; 图13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插头插入插座内芯后的插座部分零件和结构 状态示意图; 图14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插头转动过程中,插座部分零件和结构状态 示意图; 图15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插头接上插座电源时插座部分零件和结构状 态示意图。 由图1、2、3、4、5、6、7、8、9、10、11、12、13、14、15可知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 各编号所代表的结构或零件名称为1.插座的外壳,2.插头,3.大弹簧,IO.电源导电片, 11.内芯外壳,12.插座内芯,13.插头正负极导电片,14.总封板,15.插头地线导电片,110. 凹槽,lll.基座,120.内芯管筒,121.开槽,122凸块,123内芯电源隔离块,124插孔导电 块,125.插头正负极导电片插孔,126.插头地线导电片插孔,127.地线导电块,130.第一弹 子通道,131.第二弹子通道,132.第二接触弹子,133.第二中间弹子,134.小弹簧,135.第 一接触弹子,136.第一中间弹子,137.弹子通道,138.弹子,140.封板管筒,141.封板电源 隔离块,142.地线导电片,150.弹子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以下结合实施方 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具有两脚插头插孔的插座内芯及其对应的插座部分零件和结构与其 配套的插头) 如图1、2、3、4、7、8、9U2、13、14及15所示,本专利技术防触电插座及插头,所述插座设 有可与插头插接的插孔,所述插孔为可与两脚插头插接的两脚插头插孔,所述两脚插头插孔为插头正负极导电片插孔125,所述插头2设有插头正负极导电片13,所述插头正负极 导电片13可与所述插头正负极导电片插孔125插接,具体地,在插座的外壳1中设有可旋 转的插座内芯12,插座内芯12设在固定的内芯外壳11内,内芯外壳11的侧面设有一端位 于内芯外壳11夕卜,另一端延伸至内芯外壳11内的电源导电片IO,其电源导电片10位于内 芯外壳11外的一端与电源电性连接,所述插头正负极导电片插孔125设于插座内芯12正 面,所述插座内芯12上设有插孔导电块124,其插孔导电块124 —端设于插座内芯12中与 插头正负极导电片插孔125对应,另一端延伸至插座内芯12的背面,插座内芯12背面中心 位置设有一延伸至插座内芯12中的内芯管筒120,插座内芯12背面还设有内芯电源隔离 块123,其内芯电源隔离块123为绝缘体材料,插座内芯12侧面设有凸块122,所述内芯外 壳11内壁边缘上设有凹槽IIO,所述内芯外壳11上还设有基座lll,所述基座111与插孔 导电块124之间设有一一对应的弹子通道137,所述弹子通道137内安装有弹子138和小弹 簧134,所述弹子通道137及弹子138和小弹簧134构成了控制插座内芯上锁和解锁的插座 锁,所述弹子通道137包括第一弹子通道130和第二弹子通道131,所述弹子138包括第一 接触弹子135、第一中间弹子136、第二接触弹子132及第二中间弹子133,所述内芯外壳11 的背面设有总封板14,其总封板14密封于内芯外壳11的背面,所述总封板14中心位置设 有封板管筒140,所述总封板14上还设有封板电源隔离块141,其封板电源隔离块141为绝 缘体材料,所述封板管筒140和内芯管筒120之间设有一端顶在封板管筒140内,另一端顶 在内芯管筒120内的大弹簧3。所述插头的插头正负极导电片13的板面上均设有能将插座 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触电插座及插头,所述插座上设有可与插头插接的插孔,所述插孔包括两脚插头插孔和三脚插头插孔,插座内设有电源导电片和地线导电片,所述插头设有插头正负极导电片,所述插头正负极导电片可与插孔插接,其特征是:在插座的外壳中设有可旋转的插座内芯,插座内芯设在固定的内芯外壳内,内芯外壳的侧面设有一端位于内芯外壳外,另一端延伸至内芯外壳内的电源导电片,插座内芯上设有插孔导电块,内芯外壳的背面设有总封板,总封板和插座内芯之间设有一端顶着总封板,另一端顶着插座内芯的大弹簧,内芯外壳上设有基座,所述基座和插孔导电块之间设有一一对应的弹子通道,所述弹子通道内安装有弹子和小弹簧,所述插头的插头正负极导电片的板面上均设有与弹子通道对应的弹子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睿
申请(专利权)人:邢睿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6[中国|海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